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上海召开的进博会上,"迷你"心脏起搏器现身。其实就在临床一线,这一尖端技术已为医生应用,救治命悬一线的患者。

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名叫小媛的女孩竟是一名"心路"历程十分艰辛的病人。小媛今年26岁,在她17岁时,就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8年后,她胸腔里这颗"不安分的心",又要经历胶囊起搏器的植入。

2014年2月,刚就读高中不久的小媛,出现颜面及双腿浮肿,并伴有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小媛患有多种心律失常,右房、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反流,左心收缩功能减低,心包积液等。

简单说,小媛得了很严重的心脏疾病。

当地医院迅速给予对症治疗,但小媛的病情在持续加重,已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父母带着女儿来到瑞金医院寻求治疗。

经瑞金医院心内科吴立群教授诊断,小媛为右室心肌病,并累及左室,导致心功能减退,且心跳非常乏力,左室收缩功能只有25%左右,不足正常人心功能的一半,且正处于急性心功能衰竭状态。

若不采取措施,小媛恐怕就没救了!

这个病没有特效药,唯一根治的办法就是心脏移植。

听到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父母由起初的忐忑,变成坚决。"她只有17岁,人生还没真正开始,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她的生命!"

终于,小媛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供体!5月30日,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赵强教授为小媛做了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顺利。

出院后,她如愿完成学业。

8年寒来暑往,小媛一切安好,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心脏移植病人。直到今年10月,小媛发现走路很吃力,"没走几步就觉得累,要休息一下"。

难道心脏又出问题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来袭。

心电图提示:小媛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看到报告那一刻,小媛跳出一个问题:难道要再换一个心脏?

"回想8年前,是瑞金医院的赵强主任、吴立群主任、康磊护士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他们的精心治疗,我不会有8年的幸福人生。"想到这些,小媛重回瑞金医院,寻求治疗方案。

这次并不需要换心脏,只是要给这颗移植的心脏装一个起搏器。

心内科主任吴立群和他的团队对小媛进行会诊,考虑到小媛心脏移植病史,且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感染风险较高;同时,传统起搏器导线需要跨过三尖瓣,可能会造成反流,影响心功能;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成为最好的选择。

10月25日,吴立群主任和潘文麒、凌天佑医生通过股静脉建立通路,顺利将Micra(微型)起搏器送入右心室,同时避开疤痕组织,植入到右心室中位间隔。经反复确认无导线起搏器固定牢靠且参数稳定,手术全程仅用时45分钟。

术后,小媛的心跳恢复了正常的房室同步起搏,坚强而有节律地跳动着。这是国内首例心脏移植后,植入"最小起搏器"的患者。

出院后一周,小媛已开始居家办公了,她目前从事的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小媛说,在外界看,一名26岁的女孩,换了心脏、又装了起搏器,确实不幸,但父母给了她第一次生命,医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要用努力来回报关爱。

作者:唐闻佳 李东

文:唐闻佳 李东 图:瑞金医院提供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