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情况下,打仗是解决矛盾、征服他人比较有效的办法。然而在中国古人眼里,打仗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文德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办法,而且这种办法要比打仗所取得的效果好得多。

比如在三王时代,有一次舜帝派遣大禹率军去攻打不肯归顺自己的三苗部落。虽然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十天,然而仍然有一些苗民还在激烈地抵抗,他们不愿意听从舜帝的命令。这时候有一个叫伯益的人,奉命前来辅佐大禹。看到苗民还在负隅顽抗,他深深感到,仅仅使用武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用文治,所以他就建议大禹说:“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够感动天地,哪怕再远的地方,道德的力量也能达到。骄傲自满者会招致损害,谦虚谨慎者会得到好处,这是天之常道。至诚之心不仅可以感动神灵,同样也可以感动三苗。”

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就整顿队伍,然后就班师而回了。舜帝也接受了伯益和大禹的建议,开始广施文教,大布文德。舜帝在自己朝堂的东西两阶之间的空地上,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舞蹈:武士们举着自己在战争中所用的盾牌和雉尾而载歌载舞。舜帝用这种方式向三苗显示,自己要停止使用武力,准备修习文德。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舞蹈表演结束七十天后,三苗竟然主动前来归顺舜帝了。看得出来,只有文武兼备,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后世诸葛亮收服南蛮时所采取的方法,也是从这里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