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飞拉蝶飞ABA国际代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我是可爱的林凡裕老师~

01

心情随笔

我在天津的时候,吃到新疆餐厅的一款牛奶饭。我从来也没有吃过、见过、甚至听过这道菜。菜还没有上来时,我们开始大乱猜,那会是什么模样? 像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鸡蛋牛奶布丁吗? 会更像印度点心中的米布丁呢? 还是更像美式秋令甜品中的烤面包布丁? 又或者,他可能是咸口,配上手抓羊肉和烤串的主食? 但在我们尝到之前,它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可以满心期待它的独特风味。

来了来了! 牛奶饭上桌的瞬间,我有些诧异。它是热的、甜的、柔顺的、丝滑的、好吃的。跟我想象的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虽然厨师不会随意告诉我们牛奶饭是怎么做出来的,但会做菜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复刻这道美食。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我们心里也有个尺子,因为我们看过了、尝过了、了解过了这是一个什么属性的甜品。

02

心中的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融合梦。

有些人盼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资源与辅助。从经费、政策、渠道、与执行力上,帮助更多偏远地区的特殊儿童能够进入公立学校。我们梦想的就是政府的导向与前瞻

有些人希望学校能敞开大门,让影子老师以及专业督导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校园,衔接从机构到融合教育之间的鸿沟,帮助特殊儿童过渡到这个新环境。我们梦想的就是普教系统的宽容与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希望老师们能做出调整。在普教老师与特教老师的合作下,布置合适特殊儿童的环境设置,进行合适特殊儿童的教学设计。我们梦想的就是专业人员的支持与助力。

也有些人盼望家长能舒缓心情、重新审视融合概念。纳入融合班,也许不是一个最适合所有特殊儿童的答案。它仅仅是开始,不是结束。我们梦想的就是家长的正视与持续调适。

每个梦想都不同,但是谁能告诉我们,这些都做到了,就是好的融合吗?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成果? 什么指标能告诉我们我们正在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参观融合幼儿园时,小朋友送我的作品

看看特殊孩子吧! 有人说,看看他们有没有进步? 我想说,这个相对比较固然极为重要的,但是却是不够的。如果孩子没进步,我们还可以归结融合不好,对于孩子没有助益。但是如果孩子有进步呢? 事实上,就算我们什么也不做,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之前曾在机构或家庭干预的基础,孩子仍旧有可能会有进步,这个进步不见得来自于真融合。这样的进步真的足以证明或推翻融合的意义吗?

看看特殊家庭吧! 有人说,融合是一种人权的体现。所有的孩子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就是一个国家平等、尊重、公平、正义的体现。我想说,这个价值观上的扭转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却是不够的。当社会整体对于特殊人群没有足够的关爱与接纳,也不清楚要如何互惠共荣,往往体现出来的态度与作为反倒是 “我必须牺牲我的权益,才能成就特殊儿童的入学”。牺牲大多数人的大福祉,以成就少数人的小福利。融合不能这么搞,它也不该背这个锅。

所以当我们希望普通教育能多为我们的特殊儿童想一想,我也希望特殊群体能将心比心,为普通教育里的孩子、老师、家长想一想。融合对于普教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因为老师对于教学环境与技术的整体改变,也会使得普通儿童的学习得到提升? 是不是因为学校氛围的转换与接纳,减少隐藏的霸凌与歧视,也会使得普通儿童在学习社区里更加有归属感? 是不是因为在跟特殊儿童的接触互动过程中,学习到了人际间的不同,体察到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也会使得普通儿童在社交上更加灵活? 是不是因为融合这个新观念的进入,所迎来的挑战与激励,大大打开老师们孩子们的格局,也会使得普教体系更加创新? 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融合并不是”特殊儿童的"融合,而是我们所有人的融合。

03

融合教育

在天津的融合幼儿园参观时,老师跟我说这个班级有特殊孩子、有特教老师,我却看不出来。因着这个发现,让我特别欣喜。当特殊儿童不再“特殊”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都配得合适学习的环境,都值得班级老师用心浇灌培育。没有孩子需要被贴上标签,没有老师需要分楚河汉界,没有你的孩子或是我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融合便能真正敞开大门,充满热情地迎向所有的孩子。

参观融合幼儿园时

小朋友进行中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对融合的梦想都不同,但是我们都还没走到那里。国外成熟的融合体系可以参考,却不能照搬照仿,因为我们的国情、制度、资源、条件大不相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融合理想的参照物,更需要我们自己去琢磨如何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这个独特社会的融合。即使同样在中国,也会因为城乡差距、各地区资源与政策各异、专业人才的不均,而需要去细细琢磨融合可行的模型。融合的道路道阻且长,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得做,从行业前辈先驱近二十年的经验中,我们得窥那美好的图像。接下来,就轮到我们专业人,每一个愿意启行,行之不辍的专业人,采用科学的方法、具有理论架构的模型、符合伦理的考量、经得起实证考验的技术,一点一点去实现我们的融合梦。

和融合老师们交流融合进行的历程与现状

然后,它就不再会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理想,未来可期的理想!

特别感谢天津宜童自闭症研究中心的老师们提供融合教育的现场示范与研讨机会,也让我体会了一把天津浓厚的人情味!

图文:可爱的林老师

编辑:可爱的小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