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1945-1949年那场国共内战,为什么相对强大的国民党会最终败给相对弱势的共产党,历来众说纷纭,两党各自的说法更是大相径庭。有没有相对超然的解释呢?应该是有的。

曾深度介入中国抗战和内战的美国人,对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出了一些成果。比如美国著名政治传记作家布赖恩·克罗泽(Brian Rossiter Crozier)的《蒋介石传》,又如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中国的内战》。

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克罗泽的《蒋介石传》在解释国共内战之所以会以国民党惨败而告终的原因时,就提供了一些对中国一般读者而言可谓比较陌生的观点。

该书在有关中国内战的章节中,涉及了当时的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战所采取的中立政策,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停止了自全面抗战以来延续多年的对华军援。

而另一方面,抗战后期出兵中国的苏联,对东北解放军的援助却在内战期间不时发生。这样的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在克罗泽看来足以构成国民党败北共产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克罗泽所提供的上述原因,在决定国民党最终失败的诸多因素中究竟占了多大比重,尚不能形成定论。

这方面,胡素珊的《中国的内战》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即共产党在军事斗争背后的政治斗争的成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民党的最终失败。这也正是胡素珊要给《中国的内战》取一个副标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的原因。

实际上这部五十多万字、厚近五百页的关于“中国内战”的专著,却几乎没涉及具体的战争进程和军事分析。显然,作者确实认为在1945-1949年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内战中,战场上的得失并非两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的内战》中,作者所谓“政治斗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国共两党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层面经济政策的不同。在如何对待贫苦农民、地主、工人、资本家、学生、知识分子等等社会阶层的政策上,国共两党展开了激烈的“政权攻防战”——这当然属于典型的政治斗争。

而实际上这些经济、社会政策本身,不仅仅属于广义的“政治”范畴,在战争动员方面,甚至是“最大的政治”。所以胡素珊女士认为,唯有这种涉及亿万人的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政治斗争,才是最终决定战场上鹿死谁手的根本原因。

胡素珊通过悉心研究后发现,在土地占有多寡差别并不十分大的广袤的中国乡村,共产党发动的土改却相当激烈。就发动群众的秘诀而言,国民党确实要甘拜下风。

而在城市里,共产党的政策却温和得多。他们对治下的民族资本家、大小工商业者,不仅不剥夺其财产,还允许其发展,甚至对城市工人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也会区别对待……所有这一切,当然是为了确保城市经济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须知,战争最离不开的就两样东西,一是大量的兵源,二是强大的物资保障。

胡素姗的研究表明,“国共两党争夺权力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从现有的政权手中收回资源”,而在1945-1949这一轮“政治资源交换”的国共博弈中,共产党成了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