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预制菜”一词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随后“锅气香精”的出现,以及“预制菜进校园”的新闻,更是进一步点燃了网友们的抵制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很多人开始担心预制菜在健康和安全上存在隐患,纷纷表示要回归厨房,带饭上班上学。而一切料理皆可DIY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

不过,真的是所有饮食都是自制的更好吗?


别的咱不敢说,但葡萄酒,还是别DIY了。不知道多少热搜和社会新闻已经告诉我们,自酿葡萄酒它既不好喝,也不健康,更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酿着酿着,就爆炸了


因为自酿葡萄酒,家中突然发生爆炸的例子,不要太多。基本上,只要是涉及到“发酵”这个步骤的食品,都有内爆的可能。

这是因为发酵必然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当容器处于密封状态时,所有气体都被封在瓶内,无处可逃,这就导致容器内部压力上升。当压力超过容器可承受的临界点,它就会突然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密封发酵的爆炸威力不容小觑▲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这种爆炸几乎是没有预兆的,不仅会把你的地板、墙板和天花板弄得一塌糊涂,如果你恰好在它旁边,还可能因此受伤。毕竟,自酿葡萄酒所用的容器一般都是玻璃制品,爆炸碎裂的安全隐患值得重视。

其实,别说自家那设备简陋的作坊了,哪怕是大型酒庄里的发酵罐,也有爆裂的风险,随时可能“酒”流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喝着喝着,就中毒了

一般来说,崇尚自酿葡萄酒的朋友,都以“健康无添加”为傲。殊不知,在缺乏严格管控的生产环境下,“无添加剂”往往意味着更危险——超标的甲醇含量,会导致中毒
几乎隔一阵子,就会看到类似的新闻:“某某因为喝了自酿酒导致甲醇中毒送医”。

也许很多人会好奇,明明发酵应该得到乙醇,为什么还会产生甲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这主要和葡萄果皮中含有的丰富果胶有关,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果胶会被分解成甲醇。也就是说,其实甲醇是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副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那为什么酒庄生产的葡萄酒,不会有甲醇超标的危险呢?

这和原料筛选以及生产技术有关。

首先,酒庄对于酿酒葡萄的筛选是很严格的。成熟度良好、新鲜、无霉变腐烂的葡萄,可以减少酿酒过程中甲醇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其次,酒庄的发酵车间,通过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消毒除菌等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甲醇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产生。

另外,大部分酒庄在最后装瓶的时候,也会注入少量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让酒液的状态保持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当然了,在葡萄酒进入市场前,还会通过相关食品安全部门的检测。这么多关卡的控制下,才得以保障葡萄酒的安全性。

而自酿葡萄酒,无论是生产环境、还是设备技术,都远远够不上及格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只说味道,也真的不好喝

最后你历经艰难险阻,成功酿出了一瓶葡萄酒,恐怕它的味道也并不如你所期待的那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毕竟,自酿酒用的大多是水果摊上买来的鲜食葡萄,其风味物质、成熟度和集中度,都比不上酒庄精心栽培管理的酿酒葡萄

更别说后续酿造工艺上的差距了。比如,为了让发酵更充分,自酿酒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糖,这不仅会影响风味和口感,也不符合“健康”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隆酒业/富隆美酒学院

总之,为了健康和美味,饭菜可以自己做,但葡萄酒还是现买的好。如果担心买到假酒,认准大型进口商、从正规渠道购买就好啦!

* 图片涉及版权,不得转载至其他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否则后果自负。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富隆酒业美酒学院编辑
富隆酒业,胜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