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选择—孩子的路

父母的选择,就是孩子的路。虽然很多孩子都非常反感父母帮他们做选择,但几乎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和父母的选择息息相关。“孟母三迁”就是很好的例子。要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跟谁在一起玩、学习、成长,这些都是家长给孩子做的一些选择。还有一些父母,即使不直接为孩子做选择,也会在日常言行中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选择。父母对一件事的态度和评价,就会引导孩子的潜意识跟着他的思路往前走。比如,路上有人把车开得非常危险,父母见到可能会说,“这人自己不要命了还危害别人的生命,真是不负责任!”孩子就会认为,

“对,这个人不负责任。”所以,父母的选择并一定指直接要求孩子做出某种选择,更指父母的人生态度以及选择的做人做事的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跟父母的财富、学历都没有关系,只跟父母的选择有关,如父母选择的相处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对问题的态度、对世界的态度······父母选择的这一切就形成了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进而影响孩子未来的路。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缺少自觉性,遇到问题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缺少担当。而且,这个孩子的脾气很不好,一点小事都能引爆她的脾气。第二个孩子则习惯于按照计划做事,遇到问题总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并且主动承担责任。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因为两个孩子天生的性格不同。事实证明,两个孩子完全不同的做事态度源于他们的母亲。

以督促孩子写作业为例,两个孩子母亲的态度完全不同。

第一个孩子的母亲总是在孩子回到家的第一时间要求孩子写作业,然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孩子并没有在写作业,而是在玩游戏。她立刻大声呵斥:“让你写作业,你在干吗呢!”孩子敷衍地说:“一会儿就写。”母亲听后就继续忙自己的事。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发现孩子的作业还没写,就大发雷霆:“让你早点把作业写完你偏不听!看你明天到学校老师检查作业怎么办!”

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在第一次提醒孩子写作业却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先玩半个小时,然后再写作业。”然后,孩子高兴地去玩了。20分钟后,母亲提醒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然后就必须写作业了。”再过10分钟后,母亲发现孩子还在玩,严肃地要求孩子停止玩耍,开始写作业。然后,她带着孩子来到书桌前,和孩子一起确认当天的作业,并要求孩子认真完成。

在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写作业而沉迷于玩耍的时候,两个孩子的母亲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第一个孩子的母亲选择批评、指责孩子,并且最后把孩子没完成作业的责任完全推给孩子;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则选择督促、提醒孩子,培养孩子自觉的习惯。所以,才有了两个对人、对事完全不同态度的孩子。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事实上,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选择就是他们的地图。尤其是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三观”尚未形成,所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不能做出有效的选择。这个阶段,父母的观念就是孩子的人生地图,指引着孩子的未来。只有这张地图准确无误,我们才能指引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否则,一张充满瑕疵、漏洞百出的地图,只会让孩子迷失方向,走上一条我们完全不希望他们走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