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是银行股三季报密集发布期,苏州银行率先发布三季报。敢于第一个发财报的企业,要是没两把刷子,那就是自取其辱。毫无疑问,苏州银行的三季报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业绩不错,但是它的股价表现却不如人意。

苏州银行是10月24日发布的三季报。虽然是收盘后发布的,但是发布当天一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信息流出。如果是利好,可能就会反映到当天的股价上。

可是,发布当天,苏州银行的股价却下跌了2.76%,对于苏州银行这样振幅偏小的银行来说,2.76%的下跌幅度已经创下了自2022年10月31日以来的最高记录。不仅跌幅大,成交量相较前一日也是大幅增加了2.51倍,达到了53.86万手。最近一次达到53.86万以上成交量的交易日还得追溯到2022年12月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苏州银行自9月20日就开始进入到了下跌浪潮中,且不说到10月24日发布三季报时没有止跌,就是到当前(10月27日),三季报的影响已经发挥了一段时间以后,苏州银行依然没有止住下跌趋势。

喜欢苏州银行的朋友此时会比较纳闷:为何它的业绩不错,但股价却没涨上去呢?

咱们还是要回到苏州银行的业绩情况,判断一下究竟如何:

苏州银行2023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81%,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1.36%,不良贷款率0.8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524.13%。

单看数据也许得不到结论,咱们横向纵向对比一番来看。

苏州银行三季报显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是过去两年来最低的,甚至可以说是逐个季度在降低的。2023年一季报和半年报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还能达到5%以上。事实上,在三季度(7-9月),苏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还是-4.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发稿(10月27日),共有25家银行发布了三季报,苏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虽然不高,但是也排到了第12名。同属于江苏“小而美”银行的常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2.55%。

很明显,营业收入表现算不上优秀。

再看净利润表现,苏州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表现不俗,在25家银行中排第3,高于一季报和半年报表现。这是许多股评朋友们认为苏州银行业绩表现优异的主要论据之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常说,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不同步时,大家要留个心眼,这极有可能是财务数据调整后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中间要经历成本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各种税费等。其中税费基本没有调控空间;营业外支出占比一般也不大,要不也不会算作“营业外”了;成本费用也大多都是与业务相关,而且一般会在年初定下目标,很难通过财务处理来调高或调低。银行有调整空间的也就是信用减值损失了。

2023年三季报显示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3.24亿,2022年三季报显示的信用减值损失为21.34亿,相比之下,2023年少计提了8.1亿。假设2023年和2022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一样,那么苏州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可就变成了-4.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样的路径还原之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就基本同频了。净利润表现究竟如何,那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了,这也极有可能是因为苏州银行的不良确实是下降了,不需要计提那么多的信用减值损失了。

2023年三季报显示苏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4%,达到了历史最低值,相较半年报数据下降了2个bp。再看贷款迁徙率,无论是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还是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都高于2022年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它的不良生成率表现还是堪忧的,这与其不良贷款率逐渐降低所表现出的优异资产质量有些矛盾。

不良虽然产生,但是可以用利润来进行核销,这体现在报表上的不良贷款率就会比较好看,但是利润就会承压。

总结:

单从苏州银行披露出来的业绩表现来看,不能武断地说非常优秀,因为这当中有很多数据是值得推敲的。银行股投资者其实最关注的就是盈利情况,风险控制能力也是为盈利服务的。但是从苏州银行的业绩表现来看,似乎并没有比过去要优异,这可能也就是投资者不敢用股价投票的原因吧!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BANK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真诚希望你转发这篇文章,给更多的朋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