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了皈依戒以后,就有三条必须放弃的行为,以及三条必须遵守的戒律,总共有六条戒。《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比较详细,于此我们只简单地介绍一下。

必须要遵守的三条戒:

第一、要发自内心地恭敬佛。如果你们的环境不允许从行为上恭敬也没有关系,只要内心恭敬就可以。当然,在方便的时候,见到佛像就应当顶礼、合掌等等。还有就是不但要恭敬佛像,包括佛像碎片都应当恭敬。比如说:如果发现在不干净的地方,有一块佛像碎片,就要拿起来先搁在自己的头顶,然后找一个干净地方,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在那里;

第二、要发自内心地恭敬法。不论是大乘小乘,凡是佛法都要恭敬,不能毁谤。恭敬法就必须恭敬法本,要将经书放在干净的地方,而不能放在地板上、屁股下面、凳子底下,或者不干净的地方,脚不能在法本上踩跳,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不但要恭敬法本,哪怕经书上的一个字,也都要像对待佛像的碎片一样恭敬。总而言之,就是要恭敬法本;

第三、要发自内心地恭敬僧众。无论大乘小乘,凡是僧众都要恭敬。不但恭敬僧众,对僧众的衣服,都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

这就是必须要做到的三条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不允许做的三条戒:

第一、皈依佛以后,不允许皈依世间的鬼神。世间的所谓护法以及外道的一些造物主、万能神等等,都属于世间鬼神的范畴。不能将他们作为我们的依怙,也不能向他们磕头。

第二、皈依法以后,不允许伤害众生。作为一名凡夫,要完全不伤害的确很困难,但是要尽量减少伤害,最起码也不能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要杜绝随便伤害昆虫,踩死蚂蚁等行为。如果无意或者是有意地伤害了其他众生,就必须忏悔。

很多人对佛法的认识不够,以为佛法就是念咒、磕头、烧香之类形式上的佛事活动。其实,这些都不是佛教的核心。

佛教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悲和智慧。

不伤害众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小乘佛教的不伤害众生,只是单纯地不伤害其他众生。比如:不要去杀人,不要去偷别人的东西等等,但没有提到要去度化众生,这是小乘佛教不伤害众生的含义。

二、大乘佛教却是以不伤害众生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去饶益众生,度化众生,要帮助所有的人从轮回中解脱出去。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怎么去离苦得乐,这就是大乘佛教最关键的核心。当然,从见解上来说,大乘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虽然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佛与众生,也不存在慈悲与伤害,但是众生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还一无所知,还需要大乘菩萨的帮助,所以,作为菩萨就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让他明白真理的含义,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第三、皈依僧以后,不允许与外道同住。

当然,无论在单位还是家庭,都会遇到很多外道,如果与他们有一些交往,或者仅仅是身体跟他们住在一起,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已经认为这些外道的法超凡绝伦,修外道的人也让你五体投地,并以此发心而经常接近他们,经常跟他们来往,这种情况就是不允许的。

皈依的六条戒律中没有一条是不可企及的,只要愿意皈依三宝,都能够做到,所以,受皈依戒不应该有什么顾虑。这就是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修法已经介绍完毕,如何在修行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就在于自己了。事在人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成绩单。

出处:《慧灯之光》

回向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责编:彩虹丹青|校对:普普君|美编:南宫铁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