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午后时分,秋后的暖阳有了一丝的倦意,街道上的车辆也少了许多。一走进诊所,宁静而典雅的室内风格,让进入诊所的患者内心有了些放松,大厅显眼处挂着的“大医精诚”牌匾格外醒目,让进入诊所的患者也多了一份慰藉。大厅的右侧是一组舒适的木质皮面沙发,有两三位患者正在沙发中输液,斜靠在沙发里,玩弄着手机,还有两三位护士穿梭在大厅和诊室之间。这时,一位穿白大褂的年长者从里面的诊室走出来,与笔者热情打招呼,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人公——衢州龙游县同林诊所负责人楼英宏。

同林诊所

法医转向医院医生,义无反顾下基层

出生于1964年的楼英宏,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背景,出生时,是我们国家困难时期,学生时代即将要毕业,赶上了国家的大好时光——改革开放。1984年卫校毕业之后就开始走上医学之路,至今为止,从事临床工作已有40余年,有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听闻楼医生一开始从事的是法医的职业,不禁对楼医生更加崇拜了。

楼医生是金华人,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龙游。在龙游这边一呆就是40年。当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安排去做了法医,两年的法医工作之后,楼医生开始走向医疗系统。先是在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了两年。当时塔石中心卫生院有一位医生因年纪大了面临退休,在那个年代医疗人员人数少,走了一位就需要另外一位医生补缺。相关负责人找到了楼医生,希望他能过去做这份工作,楼医生当下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思考道:“年轻人,随便的,去就去呗!”楼医生便离开了人民医院来到了乡村卫生院。乡村卫生院的事情比较杂,内科外科都干,后来主要以儿童保健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诊所一角

在塔石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十五年,楼医生从一名普通的医生晋升为院长助理。随后,局里又调他到七都卫生院,担任院长职务。当时,七都卫生院亏损的厉害,几乎无法运营。楼医生在三年之内让七都卫生院转亏为盈。当时的领导特别认可楼医生的管理能力,之后又调楼医生去横山中心卫生院去当院长,楼医生再次在三年内扭转横山中心卫生院亏损的局面。据楼医生描述,当时的卫生厅厅长下基层做调研都会来楼医生管理的卫生院。

楼医生和医家头条总编交谈

预防意识超前,2003年便提出“医养结合”,引领时代潮流

在聊天过程中,楼医生提到自己当时有自己的一套观念,早在2003年,他就提出过医养结合。“那时候我认为“养”就是预防疾病,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我多年来在急诊摸索出来的经验。”楼医生说到这,笔者注意到楼医生的脸上带着一丝自豪。

“医养结合”理念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出现,而楼医生2003年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真的是思想意识超前,引领时代潮流。

但是楼医生称当时老百姓普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太关注,楼医生就在这方面做好宣传工作,让周围的居民有所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做到治疗未病。预防到位了,很多病就可以避免了。

当时的卫生厅副厅长非常支持楼医生的想法,认为这是以后发展的大趋势,让楼医生大胆去操作。楼医生主张医生下基层,去老百姓身边宣传预防疾病和保养身体的好处。并且,楼医生定期在卫生院举办交流会,请来外面的乡村医生,召集周边的百姓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据楼医生回忆,当时的气氛非常好。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受到很多阻力。正所谓,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走在前列的人注定会背负更多。

楼医生的预防意识一直都比较到位。疫情一放开,就自己熬中药,和诊所的员工每天吃一包。楼医生称诊所的员工身体素质都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因为新冠肺炎倒下的。就算是之后放开,大面积的中招,但诊所的员工基本没有倒下,一直奋战在一线,有阳了的也很快就控制好了,给基层抗疫减少了很多压力。

真心实意为百姓干事,医者仁心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过去,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现在,交通也不大发达。百姓过来看病很不方便,楼医生便自费买了一辆小车,接送病人。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子女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可能只剩老人和小孩。有时候老人和小孩生病了,子女不能及时赶回来,那患者如果有需求,就打个电话给楼医生,楼医生便开车过去接,看完之后再送回去。车接车送服务让楼医生在百姓当中大受欢迎,深受百姓信赖。楼医生表示,现在还有很多病人从大老远的地方跑过来专程找他看病。

楼医生继续向我们一行人讲述他以前的一些故事,听完这些个故事,我们都感慨“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在楼医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借用当下一句网络流传语,楼医生简直就是“YYDS(永远的神)”。听到我们的赞美,楼医生只是淡然的说:“我们在基层工作了这么多年,对老百姓的情况都比较了解。理解老百姓的难处,家里情况不太好的,我们能帮助解决的就尽量帮助他们解决。”

三服中药,拯救濒死老太,老太直呼“神医”

有一位70多岁的病人,消化道出血,在人民医院治疗的时候没止住,便转院去了浙一医院,住了大概半个月也没有治好,又再次辗转回到人民医院,当时医院的医生基本上已经对患者判了死刑。让她的孩子把患者接回家并且可以着手准备后事了。

正好,她的孩子是楼医生的同学。老太太回家之后需要吸氧气,楼医生受老同学之托便把氧气筒送过去。当时老太太已经昏迷,楼医生提出要帮老太太看一下,摸了一下老太太的脉,对他儿子说:“你妈妈气还没绝,这两天还不会死的。现在都已经是这个情况了,我帮你开点中药试一下。”家属甚是意外。

征得家属同意后,楼医生为老太太开了三服中药,服了三服中药后,老太太清醒了过来,家属很高兴,便又找了楼医生继续治疗。继续服了五服中药后,楼医生建议患者家属炖点红豆草鱼,但不可多吃。红豆健脾,草鱼补充蛋白质。吃了20几天,老太太竟然能下床走路了。老太太直称楼医生为“神医”,并称自己这条命是楼医生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

楼医生和患者交谈

“中药是有很大奥秘的。在疫情期间,我们在中药这一块弄得很出色。中药都是诊所按着标准自己熬,患者自己熬的话,如果熬不好,那就没效果了。当天的药都要提前一天熬好,那段时间,基本上都得忙到凌晨两三点。”楼医生笑着和我们说,“那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还是蛮幸福的。很多患者喝中药喝个三天,症状基本就能控制。”笔者很明显能感觉到楼医生讲述这段故事时的欣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楼医生讲述的故事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魅力,并且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价值,我们一定要传承、发扬好中医药。

基层医院要接地气,基层医生要下基层

对于基层医疗这块,楼医生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基层医院应该接地气,为百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一些小病,用简简单单的方法去治疗就行。基层医生应该要下基层,不能就只坐在办公室。经手的病人要定期回访,必要时带点慰问品,这样,患者都会跟你讲真实情况。

聊着聊着,又回到了“医养结合”这个话题。楼医生认为医养结合对国民大健康来说是一个好的方向。一定要加强宣传,增强百姓的健康意识。这个不是一定要让百姓去吃某一个产品,而是让他们去做一些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事情。从观念、认知上去改变,让百姓从内心深处去接受。

在楼医生看来,如果有社会团体或民间团体去宣传大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百姓转变观念大有益处。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楼医生也会和百姓聊一些医学常识。比如身体出现某种状况了,那有可能是身体在预警了,这时候就要注意了,调整饮食、睡眠或者吃点药预防一下。

“百姓把身体交给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百姓身体恢复了,他们开心了,我们也就开心了。”楼医生笑着说。随着这句话的结束,我们的采访也接近尾声。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基层医疗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线服务。楼医生当年义无反顾下基层,在基层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给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疗事业贡献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份力。“妙手仁心医患,杏林春暖人间。”这便是对楼医生最好的写照。

此文由医家头条撰写

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