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1943-2023)在她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她优雅、敏锐而又热烈的生命,从此去往彼岸的世界,如她所写的珀耳塞福涅在秋天回到冥界。

她生前最后的一些诗或许已让我们明白,她做好了离去的准备,并且试图从死亡的景象和预感中,获得平静与慰藉。“你明白,我正进入死亡的国度。”在诗集《忠贞之夜》里,格丽克如此写道,她也提出这样好奇而轻松的问题:“我们已经逃脱了死亡——/还是说,这是来自悬崖的景象?”

露易丝·格丽克1943年4月22日生于纽约长岛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生前已出版14部单行本诗集、两部随笔集和一部小说,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类奖项。2020年,格丽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她那具有朴素之美的、精确的诗意声音,令个体的存在获得了普遍性”。

格丽克从小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和她因为厌食症而接受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她的创作。23岁,她出版了处女作诗集《头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写作深受希腊神话等古典资源的影响,也常常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获得启示。死亡和丧失既是露易丝·格丽克个人生活中时有的遭遇,更是她创作中不变的主题。

1980年她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场大火,被焚烧殆尽。1985年,她又一次遭遇了死亡的打击——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在这一年所写的一篇随笔里说自己是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是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二十年来等待着忍受无法逃避的丧失”。1990年出版的《阿勒山》和1992年的《野鸢尾》里都有寄托对父亲的哀思的作品。其中《野鸢尾》获得1993年普利策诗歌奖,将诗人的声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诗集一直是格丽克最为奇特、传阅最广的作品。

2003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露易丝·格丽克美国桂冠诗人称号,作为第12位获此殊荣的诗人,她和此前获封的罗伯特·潘·沃伦、约瑟夫·布罗茨基、罗伯特·哈斯等人代表了美国当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2006年,格丽克第十部诗集《阿弗尔诺》出版,并于2007年获得新英格兰笔会奖。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诗人、小说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指出,格丽克提醒了我们:“诗歌应该把我们带到我们不想去的地方,然后把我们带回,而我们已不复从前。”他还断言:“《阿弗尔诺》可能是她的杰作,无可置疑地表明她正处于创造力的顶峰。”此话诚然不虚,近年来,露易丝·格丽克依然佳作不断,语言风格逐渐向口语转化,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题材上,对生与死、爱与性、存在与丧失的思考越发深邃,越发接近伟大诗歌的可能。

在《例证与理论》这部文集里,格丽克曾表示,“吸引我的是省略,是未曾道出的部分,是暗示,以及雄辩的、深思熟虑的沉默”。现在,她自己的生命也融入了这样的沉默,成为了更广大的诗。

据悉,除了已经出版的《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忠贞之夜》,世纪文景公司还将继续出版她的其他作品《冬日食谱》《例证与理论》《美国原创性》《玛丽戈尔德与罗丝》以及过往的诗歌单行本。让读者在对她持续、长久的阅读中,纪念这位诗人,她曾给我们带来无可比拟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落

那边,太阳正在沉落,

农工在这边焚烧落叶。

这火,算不得什么。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控制有度,

就像一个家,由独断的人管着。

可是火烧旺了的时候,农工就会消失;

在路那边,看不见他。

与太阳相比,这儿所有的火

都很短命,业余得很——

叶子没了,它们就会结束。

然后,农工重新现身,耙起灰烬。

但死是实在的。

似乎太阳已经做完了它生来要做的事,

催生田野,然后

促发大地上的燃烧。

所以太阳现在可以落了。

(范静哗 译)

晚祷

我不再想知道你在哪里。

你在花园里;你在约翰在的地方,

在泥土里,心不在焉,握着他的绿铲子。

他就这样整理花园:十五分钟的剧烈劳作,

十五分钟的出神沉思。有时

我在他旁边工作,做零星琐事,

拔草,给莴苣间苗;有时

我从花园北面的门廊观看,直到暮光

让最早的百合成为灯泡:从始至终,

平静从未离开他。但它急速地流过我,

不是作为那朵花抓住的支撑,

而是像透过那棵秃树的亮光。

(柳向阳 译)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