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业处在蒸蒸日上的阶段,前途无可限量,但是因为父亲经营不当欠下千万借款,年迈无法偿还,他知道后毅然放弃事业单位工作,决心替父亲还债。回家创业的他一直在被质疑,但他坚持己见,靠冬笋2年内创收百万,5年内替父亲还清全部欠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他在这条路上又遭遇了哪些问题呢?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和你一起看看这个替父还债的孝子赵西凯,是如何将冬笋,变为他的生财之道。

辞职替父还债

赵西凯是浙江湖州安吉县人,安吉人对竹子的感情非常深厚,竹竿制成地板,家具,凉席,工艺品,竹笋制成食品,竹叶还能制成黄铜。

他的父亲就种植竹子,做春笋加工,前几年父亲的加工厂还算景气,这让在事业单位上班的赵西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在单位的职业前景是一片光明,但一切的转变发生在了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加工厂的产品单一,卖价低没还有特色,所以导致连年亏损,以前大家都卖一种产品,只要产品够好就会有人光顾,而如今消费者选择的已经不仅仅是品质了。

于是在连续几年的亏损后,2016年工厂的欠款已经高达1000万元。巨额的债务,父亲已经瞒不住了,向他和盘托出,赵西凯知道后不忍心父亲如此辛劳,因为巨额欠款到处奔走。

就打算辞职回家为父亲分担,帮他归还巨额债务,可是父亲觉得儿子的事业才起步,并不想耽误儿子,坚决反对。但是赵西凯已经下定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回来就要带领父亲的工厂创新,改革,决定将工厂经营十几年的春笋加工改为冬笋加工。这迎来了他与父亲的第一次冲突。

父亲觉得之前没有加工冬笋的经验,这么做非常冒险,而且冬笋采挖难度大,产量低 ,还不好找,但春笋就不一样了,春笋虽然卖价低但是好挖,相对于冬笋一天只能挖十几斤,春笋一天就能挖几百斤。

而赵西凯想的则是,冬笋是春笋在地里时的嫩笋,口感更好更嫩更加清甜,更受消费者的喜爱。面对和父亲的意见不统一,他能否说服父亲,他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准销路赚大钱

其实之所以要更换主营产品,是因为当时的安吉没有农业公司专门做冬笋加工,要想赚钱就要找到其中的差异化,才能在激烈的斗争中脱颖而出。

心意已定,他就要干成这件事,冬笋难挖,他就花高薪给员工跟自己上山;冬笋不好找,他就自己总结出挖笋的的秘诀教给员工,挖冬笋分两步。

第一步往上看,竹子枝叶往哪边偏,竹子就长在哪一边;第二步是往下看,观察土地是否有裂痕,只要观察这两点,就能轻易的找出竹子在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看他如此坚决,就帮他收冬笋。收笋时,经销商对于冬笋都要一个一个的进行挑选,个头小的冬笋经销商都不愿意要,全都要挑出来。但赵西凯收笋时,他不分大小全收,价格还比别的经销商要高几角钱。

“收笋不挑,价格还高”,这让其他经销商表示不理解,这不是亏本买卖吗,放到市场上没人会买小笋,他为什么这么干呢?如果是以前父亲经营时,只有一种产品,在农贸市场售卖,农贸市场利润低,竞争激烈,当然会有这样的困扰,可他想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

他外出考察时注意到了冬笋在江浙沪地区的餐饮行业很受欢迎,炖菜一般会用笋块和笋片,炒菜一般会用笋丝或者笋丁,有了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想根据饭店的需求,把冬笋加工成饭店需要的半成品,不需要二次加工,可以直接烹饪,对于饭店来说不管是在时间方面还是人工成本方面都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这样一来在农贸市场卖7、8块钱一斤的冬笋,在他手上一斤能卖25元。

因为不是销售整根的冬笋,所以冬笋的个头大小影响不大,不足二两的小笋别的经销商不要,他却能物尽其用,把小笋切成丁能百分百的利用。

因为收笋不挑,价格还高,当地许多农户就把自家产品从春笋换成冬笋。2018年,跟他合作的饭店有六七家,年销售额有1300多万元,带动了30多户农户增收。这一年赵西凯帮父亲还掉了两百多万元的外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也不在用老想法禁锢他,年轻人有想法有文化,跟他们老一辈有差别,更了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2019年,跟他合作的饭店增加到了十几家,又还掉了300多万元的外债。他不满足于此,还想让冬笋销售额翻倍增长,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亏本营销,复购率狂涨

由于他并不满足现状,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七百多亩,还想打开新的销售渠道。当地卖笋都是通过经销商上门收货,或者自己拿到集市上售卖,销售渠道单一,想要增加销量就得扩宽渠道。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销售这条路,如果能在电商平台销售,冬笋就能从江浙沪地区卖向全国各地,冬笋销售量也会大幅度增长。可怎么从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突然开始大量的收购鸡,这让工厂员工疑惑,不理解,但他认为在电商平台只要有一个火爆产品,就能比传统销售渠道销售的产品利润要高出很多。而他把这个火爆产品瞄准了安吉的特色菜鸡肉炒冬笋上,他想将冬笋和鸡肉搭配在一起销售。

在互联网上购物的大多是上班族,工作忙碌,下班时间晚,在平台上买菜大多只能一样一样的购买,如果能一站式购齐所有食材岂不是更加便捷?

于是他将500克鸡肉和240克冬笋搭配销售,消费者买回家正好是一份菜的量,他还贴心的将食谱打印出来,和产品一起寄给消费者。产品做出来了,他的另一个举动又让他和父亲发生了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想做一个活动,为期一个半月,原本卖60多元的冬笋鸡肉套餐,在不降低品质和克重的情况下只卖35元,还赠送一份小包装的的竹笋产品,这样算下来不仅不赚钱还亏钱,活动期间他就亏掉了8万多元。

但是他却有另外的盘算,活动中消费者以低单价,购买品尝到这款产品后,如果觉得好吃,就会复购,后期复购就会将亏掉的钱再赚回来。

一个多月的促销期结束后,商品恢复正价,这时的消费者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因为产品的品质和味道依旧会继续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仅冬笋配鸡肉这一个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就达到200多万元,总销售额有1800多万元,这一年的年底,创业仅四年的他就帮父亲还完了全部外债,压在父子俩肩上的担子也终于放了下来。

冬笋做出了名堂,2021年他又生产春笋增加产品种类,不仅能增收,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不一样的口味,这一年他的总销售额又创新高,达到了2000多万元。

赵西凯成功的背后藏着的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他一直在不断创新,不断的保持动力,才能这么快的父亲还清债务,销售额屡创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了赵西凯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喜欢本期内容的可以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收看下期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