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房!退房!

一群人挤在售楼处里,振臂高呼,眼神里满是怒气,恨不得把开发商嚼碎吃了。

外面的人往里挤,看热闹,还以为是楼盘烂尾或者质量维权,细一打听,原来是楼盘五折促销,已购房业主价格买贵了。

开发商连发公告,意思是:

降价销售就是为了年底回款,求求大爷们,不然很难运作下去了。

然而老业主坚决不同意,必须将低价售出的房子全部退款。刚签合同的买房人也不干了,你们买贵是你们的事儿,凭啥不让我们买。

这一幕每年都会上演,只是今年频率有些高。

最后大家发现,不让房子降价的,除了地方政府,其实还有买过、买错房子的人。

很多人问我怎么看这件事。

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但站在客观角度讲,买房是投资行为,那就得有买有卖,有赚有亏,如果只能享受赚,而不能承担亏,很难走得长远。

在这点上,买房的远不如炒股的更懂规则。

这次爆出降价退房的楼盘,一个在惠州惠阳,一个在武汉汉阳南部,位置都很差。

当初行情好的时候,跟随大盘普涨,现在行情降下来,这些边缘板块便陷入了僵局,甚至死局。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唯有降价。

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只要价格足够低,以价换量完全可以达到。

一些城市最近已经默认解除了“限跌令”,楼盘打骨折不绝于耳,因为大家都明白,一切的前提,是先有流动性。

逼急了,开发商摆烂躺平,价格维权也没用,因为项目回不了款,最后维的不是价格的权,而是烂尾。

预计年底全国大概率会有一波轰轰烈烈的降价潮,集中发生于边缘板块和刚需产品,这是分化型市场的必然结果。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把该挤的泡沫都挤出去,众城归位,价格匹配价值。

自从皮带哥被抓以后,整个地产行业异常紧张,活着的忙着“求活”,暴雷的则忙着“寻死”,纷纷去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为什么?

害怕……

当初很多房企,抵押国内资产,到国外融资。

暴雷后,老板们老脸一横,躺平求救,救活了继续做地产大亨,救不活,脚底抹油,跑到国外做亿万富翁。

国内无法追溯被转移的资产,但美国可不惯着他们,债权人状告以后,美国可以实现全球追索……

什么意思?

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美利坚合众国都可以将你捉拿归案,倒闭也要拿出解决方案,给债权人一个交代,于是他们才会选择靠美国的司法程序庇护自己。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讽刺。

国内房企不怕造烂尾楼,不怕国内业主,不怕债权人,也不怕国内司法程序的惩治,反而到了美国,主动低头认错,给予解决方案。

国内太需要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和优质的经商环境了,皮带哥被抓就是一个信号,接下来还会有大量非法逃离的老板落网,玩金融游戏套利的房企,将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除了接二连三下场整顿市场,昨晚发生一件大事,国家队下场抄底股市——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了4大行的股份。工商银行增持2761万股,农业银行增持3727万股,中国银行增持2488万股,建设银行增持1838万股。同时公告里还提到,未来6个月内会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但没有提及增持的目标范围。

昨天股市既不是大跌,也不是股市崩溃,国家队下场,主动买四大行,提前发布公告,就是要告诉市场:

“我要拉盘”。

今天北上资金从卖出转买入,应该是被惊到了。

而且几乎同一时间,多地披露中央正在大规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额达数万亿,替代之前被隐藏在城投公司中的隐性地方债。

这意味着什么?

——拉动经济,已经从“吹喇叭”,进入实质性“给钱给方案”阶段。

如果用货币“淹没”债务的手段处理市场,那么接下来,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强行带动经济的格局会缓缓展开,我们将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量化宽松的到来。

我看一下,从去年年底到现在,货币超发已经接近50万亿。

之前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和普通百姓的口袋,是因为资金更多被用于金融市场的短期操作,借新还旧或者投资重大基建项目。

而接下来,财政量化宽松后,将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迫使市场强行走向通胀路径。

过去没有施行这一套,应该是考虑美联储加息,为了保汇率,而现在,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尾声,量化宽松的窗口期也徐徐打开了。

从年底开始,积压的货币将从各个渠道喷涌而出,叠加低利率环境,新财富的时代又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跟2009年越来越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