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10月4日,网传一名4岁女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海滩走失,目前搜救仍在继续。

根据寻人启事,10月4日17时20分左右,一名4岁半女童在上海南汇新城海滩上走失,截至发稿已失联超80小时。其父发布的寻人信息在网络引发了大量关注。

救援力量仍在搜寻

10月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发布警情通报,介绍一4岁女童在海边游玩时走失情况。据了解,目前,搜救仍在进行中。

据警方通报,10月4日18时40分许,一对夫妇到浦东公安分局临港新城派出所求助,称其4岁的女儿在海边游玩时走失。接报后,浦东警方立即组织大量警力沿海边展开拉网式搜索,消防部门出动了红外感应无人机,相关人员进行了彻夜搜寻,始终未发现女童踪迹。

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一位参与现场救援的消防员表示,10月4日当晚接警后,消防力量迅速赶赴现场,和公安民警以及家属等在现场共同搜索走失女童。有两组消防力量分别自东到西和自西到东展开地毯式搜索,同时在海边的小河沟里用工具搜寻,开启热成像模式的无人机把三块电池耗尽后,直至夜间海水涨潮,也未发现女童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救现场。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消防员称,女童走失的海滩是一片没有经过开发的“野海滩”,淤泥较多,软硬不均,还有一些小河沟,不是非常平坦。暑假期间,到此游玩的游客很多,接警处置的救援类警情不少,主要是人员被困,救援方式包括开船救援,或是消防员游至人员被困地,再将被困人员带回。

据上海蓝天救援队消息,10月5日,该队17名队员携带有热成像和红外功能以及带照明的2台专业无人机参加搜救;10月6日,27名队员携带了2台专业无人机参与搜救。至10月7日上午,搜救仍然在进行中,救援队正收集当天在海滩上的照片,协助家属做一些轨迹分析。

浦东警方10月6日的警情通报介绍,目前,警方已协调上海海洋大学和海事大学的水文专家分析水流走向,以进一步开展搜寻工作。

走失女童父亲深夜发布多张照片

10月6日深夜,走失女童黄元芯爸爸公布了多张带时间点标注的照片,并表示都是走失女童黄元芯的照片,来源于网友提供的线索。

其称第一张照片摄于17:33,女童正跟爸爸在一起;目前最后拍摄到的照片,摄于17: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失女童一家系原生家庭

目前,有网络传言称女童父亲为继父、此前女童曾被丢过一次。

据媒体报道,10月7日9时许,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获悉,走失女童一家系原生家庭,不存在曾丢过该女童的情况。

记者还注意到,10月7日疑似走失女童妈 妈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几条帖子有更新,这些帖子包括走失女童信息和女童弟弟的一些动态。这也引起一些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认为女童母亲在女儿还没有找到的情况下就发了儿子的动态,认为孩子父母“不正常”。

对此,女童母亲表示,那几条帖子都不是10月7日发布的,都是9月份发布的,她今天偶然看到有网友评论认为以前发布的帖子不合理,就修改了一下,所以显示是10月7日发布的。10月7日晚10时许,记者浏览该账号主页,发现上述几条信息已无法查看

女童父亲表示,关于网传的阴谋论,他们都不关心,现在的重点还是在搜索上,但是现在没有新的线索,事件无结果。

女童的父亲还提到,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上海南汇海滩玩耍。孩子已经走失3天了,他虽然觉得孩子被抱走的可能性变小,但还不能排除。据女童父亲了解,搜索区域已到了浙江舟山

本次事件中

女童因脱离监护人的视线而走失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

切莫因一时疏忽大意

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家长请牢记!

●坚决禁止孩子单独外出游泳!

这些地方不能去——

开放的自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溪、海等;

人工开放性水域,包括池塘、水库、人工湖等;

工地或人为的水坑,包括蓄水池、石灰池、深水坑。

●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准备正规的泳具;游泳前先做热身运动,如有不适不能下水;在泳池里,和孩子保持一臂距离,随时看护;游泳时,感到身体不适或疲累时,应该马上上岸休息。

在沙滩上,和孩子一起行动,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范围,不要独自下海游泳;

●在亲水平台和水上乐园,要阅读安全指引,让孩子穿好救生衣;远离护栏,不要翻过栏杆去玩水;戏水时,不和他人发生冲撞,更不可将人压入水中;

●在漂流时,必须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能脱下救生衣;

●在家中,不用大型容器储水,做好家周围与水体的隔绝。

如何让意外减少、减少、再减少!万一发生了,最有效的做法是什么!

01

6大走失高发场景里

一定要把把娃盯紧!

1、父母玩手机

父母一旦关注力在其他事物上,就没办法注意到孩子的情况,尤其专注于玩手机时,孩子走丢的几率就更高了。

2、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

经常有这样的新闻,家长说自己孩子不见了,但最终原因是父母双方在激烈吵架,没注意到可能受到惊吓的孩子自己开门出去了。

3、故意吓唬孩子

有的家长为了教育孩子,想吓唬一下:“再不听话我就走!”假装离开,结果没想到一转眼,独自在街上等候的孩子真的不见了。

4、单独带孩子上厕所

父母单独带孩子出门,会让孩子在厕所门口等,但是对孩子来说,一旦时间稍微长点,可能就原地待不住了,乱跑的几率就比较大。

5、带孩子结账、取钱、安检

结账、取钱、安检等情况,都是家长没办法随意走动,但孩子却像小兔子一样跑来跑去,家长这边忙着付款或者收拾东西,顾不上孩子。

6、带孩子到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

因为人多,孩子个子小,如果淹没在人群中,就很难找到了。

02

娃如果走失,做这三件事

孩子一旦走失,24小时内是最关键的搜救期!所以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就做好3件事。

1、发现孩子失踪的当下,就要第一时间拨打110!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报警!

网上有一种说法,“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不是的!

发现孩子失踪或走失时,我们就要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并让一名家庭成员到最近的派出所立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警察会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我们在报案的时候,记得要把下面这些信息表达清晰:

孩子的年龄、面部特征、衣着打扮、智商程度;给警察展示孩子的近期生活照,并且回忆一下孩子走失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2、发动亲友用“十人四追”法进行搜寻

“十人四追”是国际上公认的寻人利器,每个当爸妈的都有必要了解一下,具体就是:

母亲原地不动等待孩子,父亲发动亲友10人向4个方向寻找。

首先是粗的搜索,要锁定要2公里以内,排4个人沿着大路赶快去追,就是一个方向1个人赶快去追。

其次是细的盘查,就是在2公里之外,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左右。

派1个人迅速去报警,让民警使用“团圆”系统展开搜索。

留1个人守在家里,确认孩子有没有自己找回家。

3、使用公安部“团圆”系统

向办案民警申请,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发布失踪信息。

“团圆”系统是公安部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而开发,一旦有儿童失踪信息发布,该平台可协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

03

这些“熟悉”的陌生人

不能跟着走!

除了要不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还要寻找机会给他们多讲一些安全防走丢的知识——

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或者给陌生人带路;不要在外面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等等。

但,大多数娃其实没办法真正的识别“陌生人”。

比如在校门口遇到一个面善的叔叔,“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他今天临时有事来不了,我来接你回家”,或在公园里陪自己玩耍了一会儿的亲切的阿姨,在孩子的认知里,这些叔叔阿姨大概率不算是“陌生人”。

还有一些远房亲戚,比如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曾经照过一两面的那种,这些在孩子心里也不算是“陌生人”。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安局提供的数据里,熟人犯罪也屡见不鲜。

所以他们统统都属于不能跟着走的“陌生人”。

04

光是大喊“救命”可能没用

要学会这招

在娃走失的各种可能性中,我想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被坏人拐带。所以如何从坏人手中挣脱是必须告诉孩子的。

此前,东莞五年级孩子放学回家。怪叔叔用一根棒棒糖诱惑不了小孩,就直接把他抱走。小孩喊救命也没用,因为绑架的人当街骂小孩是不孝子。

没想小朋友很机灵,马上闭口不再喊救命。倒是到了一个小区口上,见到一个男的,就大喊:“爸爸!爸爸!”假爸爸对假爸爸,绑架者心虚跑了。

这则新闻就告诉咱们一个很有用的经验:遇到危险,一定要向固定的人求救!

心理学很著名的理论——“旁观者效应”说的也是这个。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曾经进行过一次实验,来测试人们面对紧急情况时的态度。

实验中,72名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方式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交谈。假癫痫病人会在交谈中突然“癫痫”发作,大呼救命,然后晕过去。

事后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一对多通话的那组,只有31%的人去帮忙了。

由此明白了,遇到危险,向一个人求救,他伸出援手的几率高,因为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可能会困扰他一辈子;向一群人求救,原来聚焦在一个人身上的责任感就分散了,甚至压根感觉不到责任感,因为“有人会救”的。

最后,依然为失踪女孩祈愿平安!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央广网、海报新闻、中国应急管理、妈咪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