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者:小学一年级及以上青少年

活动地点:1楼黄河文化研学中心

活动人数:10人/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博物馆里也保留着很多与玉兔相关的文物,圆月皎洁,玉兔相望,今年中秋,让我们身随玉兔,以器传情,手制灯笼,道一声中秋安康,月圆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者:小学四年级及以上青少年

活动地点:1楼黄河文化研学中心

活动人数:10人/场泱泱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文明,滨河而居的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在这里不仅能亲眼目睹五千年前的先民“智造”的惊艳世人的文物,而且能够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沉浸式体验黄河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者:小学一年级及以上青少年

活动地点:3楼18号展厅

活动人数:10人/场每年的7、8月份在遥远的东非大草原上,都会上演一场生命赞歌,上百万的非洲野生动物会选择一起踏上一条充满曲折的道路,让我们跟随迁徙大军,开启探索非洲大草原之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者:小学三年级及以上青少年

活动地点:1楼黄河文化研学中心

活动人数:10人/场“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明代服饰宽大飘逸、潇洒富丽,乃中华汉服文化集大成的时期,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度谈起印刻在汉服上的故事时,仍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山东博物馆精心创制专属互动材料包,邀你来“海岱日新”展厅沿着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品味华服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人数:10人/场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回溯历史追忆文化,体验传统的投壶游戏,在欢乐气氛间,品读历史,过一个传统文化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黑陶杯,代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这样薄如“蛋壳”的黑陶杯,利用了什么工艺和技术呢?来山东博物馆探寻“不一般”的蛋壳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人数:10人/场《墨子》中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在纸发明和普及之前,我国经历了1700多年的简牍时代,来山东博物馆一起欣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者:小学五年级及以上亲子活动

活动地点:1楼黄河文化研学中心

活动人数:10人/场书籍是时间的使者,而读书就是在和时间交流,孔子学堂将为你一一展开关于阅读的方式、文字字体、不同的书写载体等,与你一同感受从古至今的文字之史,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