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 渡

——看一匹陷入泥淖的野马脱困

眼瞧着这匹失足于沼泽而落难的野马

即将在泥淖里活生生死去

我的心为之颤栗

这匹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野马

正遥望着远去的马群背影

空自悲鸣……

茫然四顾这海一般辽阔的大草原

它身陷绝境

一种命运的戏弄感緾绕着它 令它悲催……

就在它已然放弃生的欲念

走向死亡边缘的当口

它听见了远处传来的惊蛰之声

这迅疾如骤雨 狂暴如雷霆的天籁

是马蹄击打大地的交响

是海潮冲撞礁石的轰鸣……

原来是马群回来了

它喜出望外 有了生的希冀

马群并未靠近 只在外围绕圈而奔腾

这种力的激励

是对生命的昭示与唤醒

也是对死亡的抵御和抗争

集体无意识的善行

有如神的引渡与救急

使沼泽里的野马得以心理治疗与慰藉

在团体力量的带动下

身陷泥淖的野马 奋然跃起

举生命之力跳出陷阱 回归朝夕与共的马群……

大 河

——写于“蒙晋秦”三省交汇处的黄河水浒

我站立于“鸡鸣三省”的黄河岸边

临近秋杪 江风如咽

而脚下这条周期性泛滥的河

显得旷远荒寒

千百年来

这“常覆三军”的古战场

雄风依然 杀气也依然

无定河边

西夏军的白骨堆积如山

永乐之战

宋神宗所部全军覆灭

赫连台畔的兖兖诸公 情何以堪

辽阔的北地边境有毛乌素沙漠

羌笛吹落了关山之月

日落时节

所有的活物都会照见

只有沙枣骆驮刺 被黄昏掩埋

萨日伦花 黄红两色

在九月的草原 放肆摇曳

其实 九月的草原还不是真正的秋天

真正的秋天是铜质鎏金的大器皿

装着内蒙古整个大 地和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 生

——记一位草原助产士

老额吉接生回来的时候

弦月也有点晕眩

善良如佛的她有如佛般的善良

全苏木嘎察的狗都不咬她

她是伊金霍洛草原的助产士

接生草原未来的牧人

看见母亲产后第一缕微笑

听见婴儿第一声嘹亮啼哭

接生者总是双手合十

心静如佛……

其实 助产士是个快要入土的老妇

自身已享受不到生儿育女的幸福

荒誔岁月褫夺去了她的青春

接生成了她一世的营生

都说助产士是神的圣徒

何人能解她内心的酸楚

当鲜活的婴儿在贫寒中冷却

她的心如结了冰似的疼……

现如今 巡回医疗接生车温暖如春

能让每一个小生命安然降临

那一声声雄鸡样的啼鸣

带给她以无限的欢欣……

鸿雁飞到南方

总要回头叫几声

何况人这万物之灵

进入暮年的她

仍在为草原接生

草原不死

她的接生就不会停顿

为草原

她接了一辈子生

我相信

她即将要去的天堂

也是会一片绿茵……

曾凡华先生,著名作家、诗人、编剧。新加坡国际华语诗歌艺术节中国主席,历任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解放军报长征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中国线装书局总编辑等职务。著有诗集《洞庭军号》《辽远的地平线》《士兵的维纳斯》,散文诗集《绿雪·野性的土地》,散文集《月蚀》,长篇小说《碧血黄花》,中篇小说《桐花雨》,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战》《牺盟·牺盟》等。作品《最后一战》《韶山红松》《政委上山来》等,被翻译成日文、英文、法文。(曾凡华与诗人、作家合影、曾凡华采风、曾凡华参加诗会等照片)

曾凡华先生,湖南溆浦人,夫人爱莲,贤淑聪敏,举案齐眉,幸福美满(曾凡华夫妇照片)。曾先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后又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系文化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68年入伍,1978年调入解放军报社,军衔为大校。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全球机构新加坡国际华语诗歌艺术节中国区主席,曾凡华先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积极参与中外诗歌艺术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国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