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响书单2023.7

“就业冰河期中作为正式员工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点的雇佣安定换来的是长时间的工作,在无法与这样的工作方式相匹配的工资水准上喘息。年轻人们切身感受着严峻的雇佣环境,他们看不到像经济高度成长时那样的未来,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此外,感到工作有价值却很难继续的年轻人,为工作的内容感到烦恼而离职的年轻人,因过劳而落下一身病痛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是正式员工,却被剥夺了稳定工作的机会。”小林美希的《就业冰河》描述的是十多年前的日本,但当下读来格外令人感同身受。在这本书中,她踪了30余位二三十岁不同职业的年轻人,讲述了他们面临的职场困境,无论是提高收入、平衡家庭与事业、提升职业技能,还是实现个人价值或获得荣誉感,在就业冰河期,这些可能性都越来越渺茫。不稳定的工作、低收入令人感到生活无望,而长时间的工作也会造成抑郁和过劳死,人们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

本期回响书单除了反映年轻一代的工作困境、追问工作意义的#就业冰河之外,还有探讨动保与生态的#家园与同伴,呈现各国女作家的笔下世界的#她们以文字为业,剖析不同国家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政治经济与国家兴衰,从各种角度解读厌女社会的#什么是厌女,面向普通人介绍科学常识并作出反思的#科学的力量,以及有关族裔问题的#肤色之殇

1 #家园与同伴

和城市流浪动物一样,人类对待野生动物,同样经历着由屠杀到保护的转变。

不是所有文化都信奉人/生态的两分法。

因为喜欢动物,所以学了动物保护相关的专业,却在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突然被调职,去了定期批量杀害动物的机构?这是熊本市动物管理中心一些新入职员工所面对的惊愕和失落。十年后,这家更名为熊本市动物爱护中心的机构在内部的推动和外部各方的配合下,努力实现了零扑杀的目标,流浪猫狗的断魂之处成了幸福之门。这一奋斗过程,都记录在《我要它们活下去:熊本市流浪动物零扑杀十年奋斗纪实》([日]片野由佳,三辉图书,古吴轩出版社,王华懋 译)之中。和城市流浪动物一样,人类对待野生动物,同样经历着由屠杀到保护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屠海:北美生物灭绝档案(16世纪到20世纪)》([加]法利·莫厄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见、刘莹 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书中所记述的野生物种因人类行为而减少乃至灭绝的事实,催生了保护生态的热潮。

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信奉人/生态的两分法。《森林如何思考:超越人类的人类学》([加]爱德华多·科恩,新行思、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毛竹 译)是一本以亚马逊地区的鲁纳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经典,记述了他们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世界观:万物有灵,人与雨林同在。这种未祛魅的世界观在《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英]陈学仁,光启书局,耿金 译)也有所体现。在这本研究1931年长江水灾的历史学著作中讲到,有人认为这场灾难源于龙王之怒,除此之外,书中也论述了其他自然的和社会的致灾机制,也表达了超越人类的生态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江水患同气候变化的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Not Too Late: Changing the Climate Story from Despair to Possibility(《从未太晚:将气候故事从绝望变为可能》,Rebecca Solnit (Editor), Thelma Young Lutunatabua (Editor),Haymarket Books)通过富有希望的案例,号召人们立即采取行动。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立即采取行动正是其希望之所在。

那么该如何行动呢?《巫师与先知:两种环保科学观如何帮助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美]查尔斯·C·曼恩,中信出版集团,栾奇 译)介绍了巫师派(以威廉·沃格特为宗师的“世界末日环境论”)和先知派(以诺曼·博洛格为宗师的“技术乐观主义”或“丰饶主义”),为读者提供了人类应对环境危机方法谱系的两端。Planta Sapiens: The New Science of Plant Intelligence(《明智的植物:植物智能新科学》,Paco Calvo, Natalie Lawrence (Primary Contributor),W. W. Norton & Company)则研究了植物智能,展现了一个同周遭环境高度融合的植物世界,从而呼吁人类在思考生态问题时跳出“动物中心主义陷阱”。

2 #她们以文字为业

文坛上永远不乏一些传奇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笔触,描绘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世界的另一重样貌。

文坛上永远不乏一些传奇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细腻笔触,描绘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世界的另一重样貌。西班牙作家梅尔赛·罗多雷达即是一例。同样写西班牙内战,她的《钻石广场》(磨铁图书,四川文艺出版社,王岑卉 译)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把战争作为主人公娜塔莉亚的生活背景予以展现。与此类似,日本作家林芙美子《浮云》(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吴菲 译)以二战为背景,塑造了主人公雪子的命运浮沉;林氏的短篇文集《晚菊》(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刘小俊 译)中展现出的是同样的悲悯。

本期推荐的另一本文集《我以文字为业》(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夏笳 译)出自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之手,68篇文体各异的短文筑成了这名可谓奖项等身的女性的思想自传。法国文学家、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也撰写了自传,《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上海译文出版社,罗国林 译)是她系列回忆录的第一卷,讲述的是她人生的前21年,这些童年和青春经历展现了成为波伏瓦的开端。

3 #政治经济与国家兴衰

政治和经济是一国的根本,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历来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一系列广泛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措施创造了一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并引发了关于“智利奇迹”的讨论,却也使得智利滑向了不平等和撕裂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治和经济是一国的根本,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历来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更有甚者,通过重点培养信奉特定流派的人才来影响他国政策,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的战略目的。The Chile Project: The Story of the Chicago Boys and the Downfall of Neoliberalism(《智利计划:芝加哥男孩与新自由主义的垮台》,Sebastian Edward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一群在芝加哥大学接受教育的拉美经济学家在美国“智利计划”的推动下,将新自由主义思想引入智利,使得智利采取了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和需求的政策。美国的目的是在冷战中遏制左翼势力,不过,一系列广泛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措施创造了一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并引发了关于“智利奇迹”的讨论,却也使得智利滑向了不平等和撕裂的深渊,最终爆发了全国性的抗议,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新自由主义兴衰和全球衰退的重要视角。

不仅是当代的智利,现代的土耳其和西班牙的发展也同样不如人意。《失衡的世纪:1820年以来土耳其的发展》([土]谢夫凯特·帕穆克,中信出版社,安晶璐 译)复盘了1820年以来土耳其的经济发展状况,探索了制约该国发展的种种因素,以及该国为突破这些掣肘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百年腐朽:一部西班牙政治史》([英]保罗·普雷斯顿,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何晓鸿 译)则将矛头直指西班牙统治者,认为拖累该国发展的首要因素,正是以佛朗哥为代表的腐朽政权。

也有历史评论莫衷一是的状况。美国的进步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即是一例。这是一个美国政策大转向的时代,对于这些奠定现代美国基础的政策,许多人持赞赏态度,但《现代美国的起源》([美]默里·罗斯巴德著、[美] 帕特里克·纽曼整理汇编,燧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粟志敏、陈玲、姚晨辉、蔡建娜 译)提出了不同观点。在罗斯巴德看来,进步主义带来了有组织种族主义的胜利,南部黑人被剥夺选举权,移民终止,联邦政府推动建设的大政府、大企业和大工会三方联盟,对军人形象和征兵的大肆赞美,以及美国的海外扩张。简而言之,进步时代启动了美国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形成。日本历史学者则一度热衷于争论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其中,京都大学中国史研究会代表学者渡边信一郎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起于战国,终于隋唐。以此历史分期为基础,他的《中国古代的财政与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吴明浩、吴承翰 译)细致探讨了中国汉唐财政史的沿革和特征。

4 #就业冰河

年轻人们切身感受着严峻的雇佣环境,他们看不到像经济高度成长时那样的未来,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不稳定的工作、低收入令人感到生活无望,而长时间的工作也会造成抑郁和过劳死,人们到底为什么要工作?

“就业冰河期中作为正式员工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点的雇佣安定换来的是长时间的工作,在无法与这样的工作方式相匹配的工资水准上喘息。年轻人们切身感受着严峻的雇佣环境,他们看不到像经济高度成长时那样的未来,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此外,感到工作有价值却很难继续的年轻人,为工作的内容感到烦恼而离职的年轻人,因过劳而落下一身病痛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是正式员工,却被剥夺了稳定工作的机会。”小林美希《就业冰河》(万川,中国工人出版社,赵婧姝 译)描述的是十多年前的日本,但当下读来格外令人感同身受。作者长期关注年轻人的工作、结婚、生产与育儿、重返职场等问题,著有《不让生育的社会》《中年漂流》《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等。而在这本书中,她踪了30余位二三十岁不同职业的年轻人,讲述了他们面临的职场困境,无论是提高收入、平衡家庭与事业、提升职业技能,还是实现个人价值或获得荣誉感,在就业冰河期,这些可能性都越来越渺茫。

于是,许多人为了抓住眼前的就业机会,不知不觉进入了超时工作的过劳怪圈。过劳死为何会成为一种并不罕见的社会现象?它的根源在哪里?对人们有何启示?《过劳死:这份工作比命还重要?》([日] 牧内昇平,上海译文出版社,梅新枝 译)一书的作者在《朝日新闻》刊登的过劳死案例特集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1个案例,深度采访了这11个丧亲家庭,揭露了日本职场过劳死问题的真实情况。不仅仅是过劳死,就业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人数可观的失业现象,收入的丧失又会引发一系列后果,而社会是否已准备好为这一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结果买单?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上海教育出版社,李燕 译)一书中揭示了当今日本社会年轻人的生存困境、背后的原因,以及衍生的各种问题,最后作者针对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和问题,从家庭社会学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不稳定的工作、低收入令人感到生活无望,而长时间的工作也会造成抑郁和过劳死,人们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曾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为了感受工作带来的压迫并尽可能真实地追求她所认为的自由社会。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轮流做切割工、包装工和铣床工,经历疾病、事故、解雇的折磨,遭受服从、羞辱和不公。《工厂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王天宇 译)就是薇依在此期间的记录,她写下自己的观察、遭遇、工作时间和收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对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的思考。

5 #什么是厌女?

厌女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而在女性身上表现为“自我厌恶”。

她们最大的不幸,仅仅是生而为女。

上野千鹤子的经典著作《厌女》(读客,光启书局,王兰 译)近日再版,这部书所阐释的概念“厌女”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和大众针对一些事件的热议之中,究竟什么是厌女?上野先生在《厌女》这部书中指出,厌女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而在女性身上表现为“自我厌恶”,在一个父权制结构的社会中,没有人能逃脱厌女症的浸染,而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厌女症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小至一句玩笑,大则构成犯罪,甚至将影响受害者的一生,而性侵事件往往从谋划到发生、从报案到舆论,可谓一场厌女盛宴,与之抗争绝非易事,《捕杀:保护猎艳者的谎言、监视与阴谋》([美]罗南·法罗,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尹楠 译)的作者曾因报道著名的哈维·韦恩斯坦性侵事件获普利策新闻奖,该书便是基于作者对该事件历时2年的新闻报道写成。书中详细记录了报道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阻挠、威胁和监视,也讲述了女性受害者们如何在受到巨大身心压力的情况下选择站出来,重新撕开自己的伤口,提供哈维·韦恩斯坦最终被定罪的关键证据。女性受害者面临的压力之一就是舆论的污名化,这并非今时今日才有的现象,《生而为女:开膛手杰克案女性被忽视的生活》([英]海莉·鲁本霍德,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小水 译)还原了19世纪末“开膛手杰克”连环杀人案中5名受害女性的的形象,她们曾被媒体歪曲为不检点的妓女,事实上,“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姐妹和爱人”,更重要的是,“她们是人”,而她们最大的不幸,仅仅是生而为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厌女症不仅有更极端的表现,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系统的演进过程。《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后浪,上海三联书店,龚瑨 译)回顾了15-18世纪期间数十万“女巫”被处死的历史,而这三百年恰好也是欧洲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300年,作者将猎巫放置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指出资本与父权合谋制造的厌女氛围和对女性施加的种种暴力为的是将女性禁锢在再生产劳动中,从而合理化其中的压迫与剥削。

如何面对一个对女性不公的社会?在艺术圈,美国艺术史家琳达·诺克林对历史上女性艺术家的“缺位”展开了探索,她写下《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建群 译),从而开始了一连串围绕着性别、艺术与权力的思考,也正式吹响艺术领域女性主义的号角。《她厌男,她是我女友》([韩] 闵智炯,磨铁·文治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黄莞婷 译)则是一部相对轻松的小说,它以“直男”视角描述了前女友从当年的温柔、不谙世事到成为主张鲜明的女性主义者的转变,真实反映了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动与主流环境间的冲突,以及身处其中的年轻人的迷茫与困惑。

6 #科学的力量

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诚实面对证据和真理。

为什么所有人都保持着如此疯狂的乐观?

科学与技术是构成现代世界与文明的基石,它对人类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的改变是巨大的,这种变化具体是如何发生的?《欢迎来到物理学的世界》([英]吉姆·勒阿尔-哈利利,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黄佳磊 译)清晰简明地为读者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全貌,借管窥物理学的方法论、大范围尺度、重要概念、问题、理论系统及学科发展等,廓清了现代物理学的三大支柱 :相对论、热力学、量子力学,并呈现了何谓科学精神: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诚实面对证据和真理。《几何学的力量》([美] 乔丹·艾伦伯格,鹦鹉螺,中信出版集团,胡小锐、钟毅 译)则结合现代世界的现实,颠覆我们对中学课本中几何学就是证明题的枯燥印象,而是试图通过发现几何学的力量,帮助我们思考有关政治、社会、数据、技术、宇宙等领域的重要问题。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法]布鲁诺·拉图尔、[英]史蒂夫·伍尔加,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丁 译)则是一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经典之作,由法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撰写,他深入到美国的一个神经内分泌学实验室并与那里的教授共度两年时光,对科学家进行观察,看他们如何选择课题和申请基金,如何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揭示了科学事实发现背后的过程。而科学塑造现代世界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将其转化为生产,制造出人们所需的物品,《追求精确》([英]西蒙·温切斯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曲博文、孙亚南 译)就是一部250年来的精密制造发展史,作者从英国北威尔士的铸造厂到曼彻斯特的工厂,再到美国迪尔伯恩的汽车生产线,以及美国的实验室,追溯了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历程,带读者见证公差是怎么一步步缩小为零的。

然而,科技的发展并不能解答人类永恒的困惑。《困惑》([美] 理查德·鲍尔斯,中信出版社,王敬慧 译)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父亲是一名天体生物学家,探寻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母亲两年前就已去世,留下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子,但他们的生活所面对的不止是科学研究或疾病治疗,还有无处可躲的政治恶化带来的影响。作者将天地万物与政治现实联系在一起,对这个破碎的世界发出质问:为什么所有人都保持着如此疯狂的乐观?

7 #肤色之殇

种族或民族间的歧视、欺压和暴力可能发生在任何族裔或多种族/民族国家之中。

我们每次提到种族主义首先就会联想到美国和非裔,而事实上,种族或民族间的歧视、欺压和暴力可能发生在任何族裔或多种族/民族国家之中。Biting the Hand: Growing Up Asian in Black and White America(《咬伤之手:在黑白分明的美国成长的亚裔》,Julia Lee,Henry Holt and Co.)讲述了作者作为一名亚裔在美国的生活,审视了她自己在白人至上的社会结构中遭边缘化的经历,她的失落感和羞耻感,以及种族身份对其自身的意义。The Rediscovery of America: Native Peoples and the Unmaking of U.S. History(《美国的再发现:土著民族与美国历史的解构》,Ned Blackhawk,Yale University Press)讲述了长期被忽视的美国土著的历史,正视土著在近现代美国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认可土著民族的生存能力、持久力量及其主体性。Beyond the Shores: A History of African Americans Abroad(《越过海岸:海外非洲裔美国人的历史》,Tamara J. Walker,Crown)聚焦的群体则是生活在美国以外的非裔美国人,该书一部分是有关历史的探索,一部分则是作者的旅行回忆录,揭示了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一批批离开美国的多元化的非洲裔族群的历史,讲述了他们为逃离美国种族主义所经历的漫长旅途。

接下来几本书则回到美国本土,书写美国非裔较少被关注到的历史及现状。在近几年“白人工人阶级”的书籍和文章铺天盖地的氛围下,Black Folk: The Roots of the Black Working Class(《黑人民众:黑人工人阶级的根源》,Blair L.M. Kelley,Liveright)则试图将黑人工人阶级置于美国历史叙事的中心,强调在白人不愿意接受的工作领域里,黑人为社会运转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White Burgers, Black Cash: Fast Food from Black Exclusion to Exploitation(《白色汉堡,黑色现金:从黑人排斥到剥削的快餐》,Naa Oyo A. Kwate,Univ Of Minnesota Press)则揭露了一个常见却被刻意无视的现象:以非裔为主的快餐营销,以及快餐在黑人社区过度集中化的趋势。但这种现象并非历来如此,作者描绘了快餐受众在种族方面的转移、快餐店开设空间的转变,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饮食不平等的现实。Built from the Fire: The Epic Story of Tulsa's Greenwood District, America's Black Wall Street(《来自火焰:美国黑人华尔街,塔尔萨格林伍德区的史诗故事》,Victor Luckerson,Random House)围绕被称为“黑人华尔街”的塔尔萨格林伍德区的历史展开,从种族大屠杀到城市士绅化,书中呈现了一个长期受到种族主义政策打压的黑人社区的真实面貌,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所展现出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