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以色列突然空袭伊拉克,炸掉了奥斯拉克科研核反应堆,给全球核安保形势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反应堆的援建国——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以后,苏联一直担心核电站受到武力攻击后,核反应堆的安全停运问题。为此,在1983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投运后电站进行了多次惰性试验。

1986年4月26日凌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政府为了阻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放射性核污染,特意用混凝土做成封闭设施,即切尔诺贝利核石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受长年自然风雨侵蚀,到了2008年,核电站西面外墙开始倒塌,工作人员只能利用支架支撑。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事故25周年,当地举行了纪念活动。乌克兰希望筹措资金7.4亿欧元,为4号反应堆建造新石棺,其使用寿命期达到1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石棺”为中心,安装两个可以合在一起的半拱形建筑物,两个半拱形建筑物通过一根铁轨滑到四号反应堆的“石棺”上方合并, 高度为108米、宽度为250米长度为15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可以继续“捂住”放射性物质,防止其“四处逃逸”长达百年时间,还在更大程度上有利于研究人员拆除封存在“石棺”之下的核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便于拆除破损的核反应堆, 在其拱形结构的上面悬挂了四个起重机,每一个都能够举起百吨重的物体。 研究人员还可搭乘隔绝辐射的铁柜小车进入新建筑的心脏地带,进行“善后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