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伟人指示福建前线总指挥叶飞立即来北戴河。叶飞一到就把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做了汇报,伟人边听边看地图。伟人突然提出一个让叶飞意想不到的问题: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
1958年7月,正是北方酷热难耐的季节。比之这酷暑夏季更让人感到憋闷的,是东南沿海的形势。
一进入7月,来自各方面的报告如雪片一样飞向北戴河。 伟人详细阅读了一份份报告材料:7月中旬,美军在派遣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入侵黎巴嫩的同时,声称根据1954年美蒋《共同防卫条约》,要把装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运到台湾,弹头对准大陆;
7月以来,蒋在美国的支持下,对东南沿海加紧袭扰。频繁出动飞机轰炸沿海城市,派军舰和小股匪特在沿海登陆袭扰;
蒋千方百计地要挑起中美战争,为制造紧张局势,他公然宣布台、澎、金、马等地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此时,大量的国内群众来信表达着同一个愿望,人民强大起来了,不能听任美蒋这样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和骚扰。有的来信甚至直截了当地发问:建国这么些年了,连大陆这么大的地方都解放了,近在咫尺的金门、马祖难道就解放不了吗?
伟人放下手中的材料,点燃一支烟,慢慢地踱着步。是啊,都解放这么多年了,沿海这么多城市随时都在遭到蒋军飞机的空袭,学生不能安静上课,工人不能安心生产,群众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由于美国人一直武力霸占着台湾,对台、澎、金、马的军事行动,我们一直采取比较克制的态度,目的在于避免和美军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看来这一切都被对方视作了软弱可欺。
蒋仗着他与美国人签订的《共同防卫条约》作保护,愈加为所欲为,气焰似乎一天比一天嚣张,大有重返大陆之势。特别是美国人宣布要把"斗牛士"导弹运到台湾的消息公布之后,蒋的这种嚣张气焰日盛一日。
这个《共同防卫条约》到底有多大的效能呢?美国人对蒋的保护到底有多大的限度呢?伟人使劲抽了一口烟思考着,就在某一瞬间,伟人完成了一个构想:炮轰金门。用炮击检验美蒋《共同防卫条约》的效能。
其实,对金门的炮击,建国后数年间,炮击没有停止过,只是规模不等而已。1953年,我军曾对大、小金门发动过一次相当猛烈的炮击,一下子就摧毁蒋军炮兵阵地7个,击沉炮艇、拖轮各1艘,击伤猎潜舰3艘,击毁水上活动码头1个。
1954年,美蒋准备签订《共同防卫条约》时,我军又对金门施一惩罚性打击。
伟人筹划中的这次炮击,无论时间、规模及猛烈程度,都是以往任何炮战所无法比的。
根据伟人的指示,国防部长彭总、总参谋长黄克诚召开军委作战会议,制定炮击金门的具体方案。
根据这次作战会议的决定,陆军以福州军区为主,调集22个炮兵营,部署在厦门、莲河地区,打击大、小金门的蒋军目标;空军以福州空军为主,先以两个歼击机团进驻福州、龙田各机场;轰炸机、侦察机随后进驻江西樟树等地,以夺取东南沿海的制空权,并准许必要时轰炸金门。
海军以东海舰队为主,除以歼击机掩护策应汕头、连城空军作战,并掩护三都澳海军基地外,另集中8个岸炮连,配合陆军打击大小金门;调5个鱼雷快艇大队、2个潜艇大队,1个高速炮艇中队,分别进入泉州、东山、三都澳等地,准备从海上打击蒋军的舰艇部队。
陆、海、空三军参战部队的火炮共459门,舰艇80余艘,飞机200架。这些部队全部于7月部署完毕。
炮击金门,这是三军将士盼望已久的。各部队接到命令后,欣喜若狂,纷纷要求参战,希望早打、狠打。然而,由于当时福建沿海遭台风袭击,连续多天暴雨,道路泥泞不堪,公路塌方也十分严重。

部队在阴雨中作业,病员骤增,加之空军、海军的部署要作局部调整,对国际形势也需要再观察几天,于是,伟人致信彭总、黄克诚,信中说:睡不着觉,想了一下,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
叶飞是伟人提议任命的炮战总指挥。他接到伟人的信,认为推迟炮击时间比较有利,于是立即复电:根据前线情况,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再进行炮击,较有把握。
后来证明,伟人对这次炮击时间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此前,敌空军控制了福建前线的制空权。当时,我沿海机场的飞机起飞,不能朝大海方向,只能往后飞,然后再掉过头来。
如果朝前飞,一起飞就到台湾海峡上空了。我军要在福建前线站稳脚跟,必须掌握制空权。利用炮击推迟的这段时间,我空军与敌空军进行了连续半个多月的空战。结果,蒋空军损失飞机50多架,大约占它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军损失20多架。
空战之后,制空权完全被我们控制了,蒋军老实了,为炮击金门扫清了障碍。若没有掌握制空权,我军那么密集的火炮和舰艇是不可能在沿海一线展开的。
8月,伟人在对国内外形势作了进一步观察以及我军各种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决定对金门立即予以猛烈炮击,要把金门封锁起来,造成要解放金门的声势。
同时,伟人指示福建前线的总指挥叶飞,立即飞到北戴河。叶飞到了北戴河伟人的住处,叶飞就把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和部署做了汇报。
当时,地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摊在地毯上。伟人一边听汇报,一边看地图,精神集中。

汇报完了,伟人突然提出一个让叶飞意想不到的问题:"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当时,美顾问配备到蒋军的营一级。
叶飞说:"那可是打得到的呀!"
听罢,伟人考虑了十多分钟,然后又问:"能否避免不打到美国人?"叶飞回答很干脆:"无法避免!"伟人听后,再也不问什么问题,也未作任何指示,便宣布休息。熟悉伟人习惯的人都知道,这是他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了。
次日,伟人请叶飞参加会议。谈到打美国人的问题,伟人的话很简单:"那好,照你们的计划打。"伟人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实际上是伟人在直接指挥,福建前线则由张翼翔、刘培善代叶飞指挥。
军委根据伟人的命令,决定对金门蒋军进行首次大规模炮击,着重打击蒋军指挥机关、炮兵阵地、雷达阵地和蒋海军舰艇。
伟人一声令下,我军万炮齐发,猛轰金门。炮声惊天动地,在金门飞起数不清的烟柱。炮兵阵地同时向金门开火,一小时密集发射了几万发炮弹,映红了整个上空。
片刻工夫,整个金门岛为一片硝烟所笼罩,蒋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我军的炮火打得很准,一下子摧毁了蒋军的许多阵地,特别是集中火力猛击金门胡琏的指挥所,打得非常准确。当即击毙蒋金门防卫司令部中将副司令等三人,击伤蒋国防部长俞大维和中将参谋长一人。
可惜打早了五分钟,后来得到情报,我军开炮的时候,胡琏和美国总顾问刚好走出地下指挥所,炮声一响,赶快缩了回去,没能把他们打死。若是晚开炮五分钟,这两人必死无疑。在阵地上的美国顾问被打死两人。对此,美国人一直没有吭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