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 | 阿龙

排版 | 阿龙

1949年1月,因为撤退不及时,杜聿明被我军包围在了陈官庄地区。

整整四十天,因为缺少粮食,士兵们饿的头昏眼花,为了活命,他们开始成群结队的往解放军的阵地上跑,整个部队的士气,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样的部队,被击垮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1月6日,解放军向陈官庄发起总攻,国军部队一战击溃。

杜聿明本想乔装打扮,趁乱逃出去,没成想,最终还是被认出来,做了我军的俘虏。

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我军是如何将杜聿明的认出来的?

身份曝光后,杜聿明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呢?

1、“他们愿意去就让他们去吧。”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

杜聿明本想将队伍带到淮南再做打算,没成想走的时候,蒋介石又突然改变主意,让杜聿明去双堆集救黄维兵团。

结果,黄维没救出来,杜聿明自己也被困在陈官庄动弹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为了方便突围,杜聿明让士兵们轻装简行,只携带一个星期的口粮。

没成想,这一困就是四十天的时间,士兵们吃光了粮食,饿的头晕眼花,虽然南京时不时的往陈官庄空投粮食,但僧多粥少,这点粮食,还不够士兵们塞牙缝的。

人一旦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阵地上开始出现士兵为争夺粮食大打出手的情况,因此被打死、打残的不在少数。

再到后面,士兵们连打架的力气都没了,只能躺在地上哼哼。

见此情形,杜聿明心急如焚,却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窝在指挥部里,等待奇迹的降临。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这天,杜聿明闲来无事,便在院子里理发。

理到一半,孙元良兵团的一位军官路过,看到院子里种着一棵树,当即报告道:“四四方方一个院子,里面种着棵树,这不就是个‘困’字吗?怪不得我们会被困在这!”

闻言,杜聿明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便让人将院子里的树给砍了。

没成想,树砍了,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就只剩下一个“人”字,那不就是“囚”吗?

可见,自此时起,杜聿明被俘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杜聿明的日子越发不好过起来。解放军也知道,国军士兵这边已经断顿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将蒸好的馒头、猪肉炖粉条往国军阵地上送。

不仅如此,还招呼国军士兵们随时到我军阵地上吃。

在解放军的善举下,越来越多的国军士兵被感化,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往我军阵地上跑。

到了后期,甚至出现成建制的士兵脱离队伍投诚的现象。

见此情形,国军军官们大怒,想掏出手枪,将这些统统士兵给枪毙。

杜聿明见状,长叹一口气,及时制止了军官的行为:“他们愿意去,就让他们去吧!”

此时杜聿明,早已知道败局已定,但他又是否已经预料到,自己被俘的命运了呢?

2、神秘的“军需官”

1949年1月6日,针对陈官庄的总攻正式打响。

到1月10日,战斗基本上全部结束,战俘的收容工作也基本上接近尾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责管理战俘的华野四纵政委陈茂辉刚安顿下来,想休息一会,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卫生处长赵云宏告诉他:“好像抓了个国军大官,官职还不小!”

两个小时后,俘虏终于送进了陈茂辉的办公室。

最先走进来的,是一个颇为文雅的中年军官,自称《徐州日报》的随军记者,后面还跟着司机、厨师、军需官等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赵云宏告诉陈茂辉,这个“记者”气质不凡,很有可能是伪装的国军高官。

但陈茂辉的心思却没有放在“记者”身上,反而对他身后的“军需官”颇感兴趣,于是多看了他两眼。“军需官”也注意到了陈茂辉,见他正在打量自己,便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报告长官,我是军需官!”

“军需官,我看不像!”

陈茂辉发现,这个“军需官”虽然其貌不扬,但身边人看向他的神情却颇为恭敬、畏惧,很明显,他才是这个小团体中官职最大的。

徐州副“剿总”司令不是下落不明吗?自己这次可能还真逮住大鱼了。

想罢,陈茂辉从口袋中掏出“飞马”牌香烟,递给了“军需官”:“抽一根?”

没想到“军需官”连看都没看,自顾自的从口袋中掏出一包未开封的美国骆驼牌香烟,身边的“记者”见状,身份娴熟的掏出火机,毕恭毕敬的给“军需官”点燃了。

见此情形,陈茂辉更加笃定,这位“军需官”才是条大鱼,于是询问道。

“你是哪个兵团的?”

“十三兵团!”

“姓名?”

“高文明!”

“什么职务?”

“军需处长!”

“军需处长?”陈茂辉一脸不信的问道。

“那你说说十三兵团有几大处?”

“六大处!”

“你把这六大处的处长名字都写下来!”说着,陈茂辉递给“军需官”一张白纸。

之后,这位“军需官”开始了蹩脚的表演,他的口袋就像个小仓库一样,为了让陈茂辉相信自己真的是军需处长,他先是掏出一包未开封的美国进口香烟,又拿出一包牛肉干,还有打火机、水果糖之类的,从包装上看,无一不是高级货。

就连他放在口袋最里面,随身携带的那支派克笔,都是从美国进口来的。

这更加让陈茂辉笃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杜聿明本人。

要知道,杜聿明部被困四十天,早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这位“军需官”随身携带的东西,就连国军中的中层军官都无法享用,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一个小小的军需官呢?

这位杜长官,本想用“变戏法”般的手段,以证明自己真的是“军需官”。没成想弄巧成拙,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3、“你就是杜聿明!”

拿出笔后,杜聿明开始在纸上写六大处的处长姓名,刚写到一半就卡壳了。

“我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军需官’!”陈茂辉笑道。

“杜先生,这应该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识破了身份,“军需官”脸上显出一丝慌张。虽然很快被他掩盖过去,但依旧逃不出陈茂辉的火眼金睛,他已经百分之百确认,眼前这个人,就是杜聿明本人。

“杜聿明,我怎么会是杜长官呢?”

见杜聿明依旧不承认,陈茂辉将他单独关在一个磨坊中,让他好好想想。

没成想,还不到半个小时,一位解放军战士便气喘吁吁的跑进了陈茂辉的办公室:“陈政委,杜……杜聿明他自杀了!”

“自杀了?”陈茂辉闻言大惊,赶忙披上衣服,向磨盘方向走去。

到地一看,杜聿明果然一身是血的倒在磨坊里,但经过军医查看,杜聿明的伤并无大碍,只是额头蹭破了点皮。因担心他再次自杀,陈茂辉将关在了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让哨兵面对面盯着他。

走出磨坊后,为彻底弄清楚“军需官”的身份,陈茂辉将随军记者带到办公室,一顿说服教育,对方终于承认,这位“军需官”,便是国军中将,徐州副“剿总”司令杜聿明。

淮海战场上这条最大的“大鱼”,终于被逮住了!

陈茂辉赶紧这件事上报给了四纵指挥部,与此同时,杜聿明被单独关押,精神已经十分紧张,不断地让解放军战士给他找把剪刀,说是剪指甲,实际上还想自杀。

经过我军五个小时的谈心,杜聿明的情绪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其实,杜聿明之所以被俘后如此紧张,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解放战争后期,国军颓势尽显,因此在开会时,蒋介石一再强调,被俘之后是没有好下场的,特别是高级将领,一旦被抓,都会落个被枪毙的下场。

杜聿明是徐州副“剿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是淮海战场中国军的实际指挥者,翻遍整个战场,怕是再也找不出比他官更大的了。

因此,杜聿明认为自己被俘后,一定会被枪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给自己个痛快的。

但事实上,我军从来没有枪毙杜聿明的打算,恰恰相反,作为在抗战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抗日将领,虽曾误入歧途,但只要他肯迷途知返,接受改造,人民还是很愿意接纳他的。

就这样,在被俘后不久,杜聿明被转移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改造所接受改造。

一开始,由于担心被枪毙,杜聿明表现得十分悲观,一度拒绝改造。

但功德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不仅经常找他谈心,还请来医生,将他身上常年困扰的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顽疾给治好了。

随着长时间的相处,杜聿明终于反应过来,解放军是真的想救自己。

而他最忠心的“党国”,却在其战败之后,逼得他差点自尽,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从这之后,杜聿明开始积极改造,因为有过在缝纫厂工作过的经历,他自告奋勇,当起了功德林缝纫组的组长,带着一帮曾经的国军高级将领,为前线的士兵们缝制了不少衣物。

1959年,因表现优秀,杜聿明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法,走出了功德林。

之后,他在人民公社劳动一年后,被分配到政协工作,担任文史专员,

1981年,杜聿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