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洁提醒: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应筛防并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我妈妈最近讲话时总是思路不大清楚,前言不搭后语,一句话会重复多次。”王洁的诊室里,刘阿婆的女儿提起62岁母亲最近的“古怪”之处。

“记忆力减退比较明显,早中餐吃了什么,或者刚刚和谁打电话,说了什么 她都不记得,但提示一点能想起来大部分。”根据刘阿婆的症状,王洁怀疑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并在经过之后的临床检查、神经心理量表评测及影像学检查后得到了证 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尔茨海默病(AD),也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较为隐匿,早期主要症状为记忆力减退。随着症状的加重,会出现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的减退,同时常伴有人格和行为的改变,如暴躁易怒、自私多疑,出现幻觉、妄想和攻击行为等。

“阿尔茨海默病人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就是记忆障碍,因此我们要区分这是正常老化引起的良性记忆障碍,还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王洁提醒,一旦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近视遗忘,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情绪低落,都应引起重视,尽早就医进行疾病筛查。

“阿尔茨海默病大多数在65岁后发病,但实际上它的病理改变在前20年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的治疗重心会放在中年以后生活方式的改善。”王洁建议,步入中年以后,应该重视养成长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疾病的尽早干预。“尤其是女性患者,有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房颤、抑郁或少社交的病人,通常都是高危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病人进入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治疗的重心则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音乐行为治疗、运动指导等非药物因素都有助于认知康复。”王洁介绍,“照顾者的积极沟通,能够缓解病人的语言困难和情绪失控。即使病人遗忘严重,也能感觉到照顾者的关爱,从而提升自我感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何郁柠(见习)

编辑:李冰倩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