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物·居园”二期当代艺术展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主办,中国民协彩塑专业委员会、中国民协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协办。《长物志》是晚明文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完整总结,留下了时代和过往的吉光片羽、雪泥鸿爪。继《长物·居园》一期古代文人园居生活日常再现之后,再次重磅推出展览二期当代文人艺术家眼中的“长物”。

本次展览通过2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70件当代艺术作品以全新独特的视角审视“物”与园林的关系及其存在的意义,呈现“物”更丰富的形态和深刻内涵,展示独特的审美创意。邀您一起透过艺术家的“眼睛”,看见万“物”之美。

- 参展艺术家名单及参展作品 -

董书兵、陈 辉、李惠东、史延春、赵健磊

苏云龙、王 强、吴 寒、张 莹、郭子龙

祁杰飞、郭东来、夏 青、张有魁、张 杨

张晴、姚瑞江、倪建锋、孙得菁、吴金滢

张京刚、张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飘动的彩虹》

董书兵

动态装置作品《飘动的彩虹》,彩虹是平和与美好的象征。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彩虹被赋予了神秘的寓意,是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梁和大门。作品像不停摆动的时间,引导人们跨越时空,放下繁杂享有闲时。作品拥有独特的创意,抽象的形式语言,通过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力量展现新的人文景观,建构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山流水》

陈辉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关系更多的体现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老子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孔子的“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庄子“山林欤!皋址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到魏晋玄学中“性本爱丘山’,再融入佛教“见山见水”。山水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象征,是中国文人墨客最为诗意的的表达。作品旨在创造东方意境和西方雕塑构造结合的雕塑模式。雕塑形体以具有刚毅方块组合和流水的曲线组合而成,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作品强调形体之间转折的力量感,和不同形态之间的对立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江仙•涉》

李惠东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作品见人不见水,却借人喻水,探讨人与自然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作品用少女涉水时既好奇又犹豫的心态,表现我们内心对新生事物追求与尝试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勇于探索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无所住》

史延春

作品《应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意:不生执念(繁杂),且生本心(清净)。

山洞为如云水之飘逸的自然根雕,人物采用泥彩塑的制作手法,将两种材料融合一境,人与自然相融一炉,人与物浑然一体。正如《长物·居园》讲求的是黯雅古朴的材质与形态之美,其营建的是古雅天然的物态环境,与作品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相•实相》

赵健磊

《空相•实相》,作品以现实风景中的装饰之山与抽象极简的线性之山有机结合,虚实相间的形体表现了对于“山”“窟”“禅”“相”“水”“舟”的思维映像的转换,体现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中的现实性与精神性的二元统一,也体现出源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的意象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石为开》

苏云龙

《金石为开》由九幅画组合而成,左右两侧为纸本重彩设色,太湖石部分以银箔贴制,并以烧箔技法表现太湖石表皮的肌理,中间部分为铜版凹版,利用腐蚀的技法来表现被剖开石头露出动植物骨骼化石的效果,化石由下至上表现的是生物进化乃至神话的过程,通过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完整的太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No.2》

郭子龙

将镜子置入盆景之中,希望观众可以在镜子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像与作品的互动融合,镜子即是观众影像与作品“对话”的媒介,同时在形式上也借鉴了宋画团扇与明月松间照的形式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橱窗》

祁杰飞

作品以一组奢侈品橱窗的样式加以呈现,“奢侈品”变古建构件,将“物”与“物”置换,运用印象块面的形状视觉转换形成空间的错位关系。现当代消费观念和过度商业化的表象,迷茫而缺乏精神内核。作品全部运用采买的形式创作,作者本人也参与到这场“商业化”的交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013025.110.118.3》

郭东来

作品尽量降低“人”和“我”的痕迹,通过物与物的相遇或组合激活了孤立之物。模糊手工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展现出物与物的组合生成新的存在状态及其观念内涵,并以此来消除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界限,更进一步讨论了“物”的原初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雀鸣窗外图》

夏青

作品主要突出在装裱的形式,四个窗口 ,四个画面 ,不同的焦点 ,又汇聚在一个结构内,同园林的景致结构巧妙契合 ,寓意着园林的四个季节轮转 。以窗外的禽鸟为主体,形神各异,姿态万千。时而低沉、时而幽鸣,令观者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古典园林之间。进而体现出文人雅士对自然生活之向往,把内心中的自由寄托在燕雀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有魁

收藏系列,分别以《收藏之一盒海》《收藏之一盒云》《收藏之一盒夜》 《收藏之一盒温暖》《收藏之一盒星辰》《收藏之一盒路》《收藏之一盒仕途》以及《收藏之一盒风》组成。作者将不可收藏的抽象以及具有浪漫色彩的“物”收藏到不同形态的盒子中,以表达对精神收藏的一种生活态度,运用中国古典彩塑手段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鱼游戏》

张晴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画中物像:鱼的隐喻,得之、失之?人物看似最稳定的三角形关系,相互联结又相互排斥。每个人的怅然若失,在机械地寻找。终究是没有人能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亦或许,答案的形状就倒映在你看到这幅画的瞬间,足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墨相》

张杨

一种优秀的艺术精神,一种经典的美学精神,应该不受制于笔墨纸砚的时代局限。利用现代材质来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作品的一个初衷。

借用工业材质,将宣纸中沉寂千年的笔墨唤醒,平面的写意转换为空间中的真实。沧桑而富有磅礴之力的铁条默默的变化着。锈迹斑斑无需人为,它凭着自身材质,敏锐的感受着天地的变化,变化万千。只因锈色表诉着周遭的变化而产生另外一种生命的迹象,在无生命无人为的空灵中,慢慢表现一种人文趣味,一种静止到慢慢动起来,安以动之徐生,枯中见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闲》

吴金滢

“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一种自由、宁静的精神态度。它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注重内在修养,放下纷扰和杂念,过上宁静、舒适的生活。闲椅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紧密相连,对于现代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庭芳》系列

倪建锋

花草植物历来都被文人雅士所喜爱,它凝聚着大自然力量,今人用当下的笔墨去描绘心中的花草,也古代是对文人生活状态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熟酤酒》

姚瑞江

作品用洗练的笔墨表现《长物志》中果疏的题材,我国民间喜用成熟的果实来酿酒,不同水果酿出的酒也口味不同,画室窗前一角,摆一块花布,几只酒瓶,三五果实,一幅生动的现代清供就跃然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折技清供》系列

张京刚

“长物”自古既为文人雅士的案头陈设与雅玩之物,不同的长物也暗和了文人的格调和修养,此次作品写传统文人雅玩之器,比如:兰、竹、湖石、如意、香炉等,以绢为载体,通过色彩与形式之间的视觉感受体现器物之美,呈现雅趣之意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俗故远天游故静》

张建设

绝俗故远、天游故静。此是恽南田先生题画句。画贵乎静,虽咫尺而意得万里,天机妙趣,贵乎画外,得乎诗思。一方砚,一团石,几丛蒲草,一本闲书,心无杂尘,闭门亦是深山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盆景松韵》系列

孙得菁

作品画面结构精谨、和谐自然,细线勾描与淡墨渲染巧妙融合,每一笔都贯通着艺术家的笔意。松树形态苍劲有力,枝叶繁密而直立,曲线展现出内在之美。蟾蜍形象栩栩逼真,寓意着灵动和吉祥。湖石玲珑剔透,凹凸有致,起伏变化,展示了精研秀丽的技艺。这三者相互映衬,共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灵性。

更多优秀作品,欢迎至中国园林博物馆观展。展览现场以多媒体形式由艺术家为您讲述作品中的“物”。

- 展览信息 -

《长物•居园》当代艺术展

展览地点

中国园林博物馆临二主题展厅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12日—12月10日

中国园林博物馆

协办单位

中国民协彩塑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协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

合作/出版/投稿:13381187142(微信)

了解更多雕塑学术、展讯、相关雕塑行业资讯请关注雕塑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