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今天是周六,平常我们单仁行总会跟大家聊很多商业上的事,大家偶尔也会有点审美疲劳,对吗?

今天就讲一个我前几天遇到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不沉重,但也不轻松。

02

前几天跟来访的客户吃完饭,我让司机先送客户,我打了个网约车回去也方便。

但这次来的网约车有点特殊,上车之后,我发现除了司机之外,副驾驶上还坐了一位乘客。

我拿出手机看看是不是自己打错了,对照了司机名字、车牌又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司机叫曾师傅,他看出我的疑问,赶忙跟我歉意的说,边上是他的妻子,今天她休息就陪着自己一起跑车,跟他聊聊天,希望不会打扰我。

我表示理解之后,也好奇问他,你平常都需要妻子陪你跑车吗?

曾师傅连忙解释说,不是。

但想了一会又说,他最近每天需要出车14-16小时左右,长时间的跑车加上一般乘客也不会主动跟他聊天,他差点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出了事,感觉身体有点吃不消。

所以,让妻子休息的时候跟他一起跑车,跟他聊聊天,让他把生物钟调整过来,让身体大脑去适应更长时间的跑车。

我问他,为什么要跑这么久?

曾师傅叹了口气,可能也是难得碰到一个主动聊天的乘客,他打开了话匣子。

他和妻子都是湖南人,原本并不是开网约车,而是跟着老乡来深圳找活干,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来就不稳定的工作没了,想进工厂因为学历和年龄没人要,听说开网约车挣钱,就在深圳租了一辆车开始跑,主要跑滴滴和T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因为有平台的奖励,基本上每天跑8、9个小时,甚至还可以休息一两天,一个月流水就能跑到1万6左右,去掉4000的车租和平台抽成,自己差不多有近万的收入。

他其实非常感谢有这样的平台,能给他这样年龄大、没学历的人一个维持生活和家人的工作。

但是,他也发现,打车的单量开始减少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没订单了,但看到路边空跑的同行越来越多,他就只能继续加时间,再加时间。

把原本8个小时提高到10个小时,12个小时,14个小时,少睡一点,但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出车。

同时,他也压缩自己的开销,租房租到了深圳的松岗,离东莞很近,原本中午晚上还去吃个快餐,现在车里放着方便面,或者是一天就吃一顿。

我跟他说,深圳网约车数量已经超过10万辆了,过去半年时间,深圳网约车司机多了35224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每天完成10个订单的网约车只有4成,日均订单金额只有477.79元。

运力和需求不是饱和,而是运力已经超过了需求。

曾师傅连忙点头,说自己现在每天流水就是400多元。

我跟他说,你还没听懂我意思,现在是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我这么问你吧?

你每天14个小时,你算过有多少时间是载客,有多少时间是空跑的?

曾师傅说大概有一半时间都是在空跑,我问他,你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空跑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师傅说没有仔细想过。

我又问他,你每天早上6点出门,是为了争取早高峰,你算了早高峰堵车,你能跑几单吗?除开高峰期,你平常去哪里接单,你算过哪里的单比较多吗?

曾师傅说我没有算过这些。

我说,你现在应该把自己当个老板,车是你的企业,身体和时间是你要付出的成本,你最大的资源不是车,也不是成本。

而是你跑车的数据。

那些订单和路线其实可以翻出来规划一下,几点到几点去哪里,我曾经遇到的一位司机,他早上5点就挂上各种打车平台,在深圳的人才房小区等着去机场的订单,去完机场就转道去西丽的城中村送人上班。

如果只是一味增长时间,反过来减少身体每天需要的能量,这不是减少成本,而是在追加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生个病,车出个事,你花的比你省下来的钱要多的多,你得把自己当管理者去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成本,花在有价值的地方。

可能我一下子说的太多,曾师傅听完犹豫的说,我没读过什么书,但好在一旁的妻子听的很认真。

我又换了个问题问他,每个月这么辛苦,省吃俭用能省下8000多块,有没有长期的打算,比如自己去买辆便宜的车,把每个月4000的车租覆盖掉。

但接下来,曾师傅的话让我沉默了很久。

03

曾师傅说省下来的钱都给孩子了,自己有三个孩子。

老大是男孩,中专毕业,没怎么读书,现在在东莞的工厂里打工,现在要给他准备结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因为老大没怎么读书,曾师傅怕他走自己的老路,全力供养剩下两个女孩,让她们好好好读书。

老三在湖南老家读寄宿制的高中,每年将近要2万。

老二在湖南长沙的师范学校读大学,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可能也是一个家庭的骄傲。

我好奇多问了一些,但曾师傅连学校名字都答不上来,因为自己忙于生计,不断压榨自己的时间,所以,他很少回过老家。

唯一的印象就是两年前去过那所学校,在岳麓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年16800的学费,要读5年,以及每个月要给2500,偶尔3000的生活费给孩子。

我听了有点纳闷,师范专业什么时候这么贵了,如果是5年的定向师范生那不应该是公费吗?

我问曾师傅,你挣钱很辛苦,但这些钱如流水一般花出去,你知道花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吗?比如你女儿读的学校是不是包分配,是不是全日制本科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师傅摇摇头说真的不知道,反正孩子只要读书需要钱,自己就拼命挣钱转给孩子,希望孩子能读个好学校,未来有份好工作。

讲到这的时候,车也到了,我就侧面去提醒他,你不希望你的老大走自己的路,那就应该鼓励他去学习技术,或者考个成人高考,而不是急急忙忙结婚。

你的大女儿你应该问问她的学校和专业,这些钱交了最终有什么价值,每个月可不可以节省一点?

04

回到家我就在想,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跟曾师傅一样,勤劳、质朴,善良。

他们会为后辈无条件的付出,为一份收入,不断压榨自己的时间和身体。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困于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有些给了家人,有些花得不明不白,没有一分投入给自己,也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过积累和投资。

今天技术在飞速发展,人们的认知边界应该不断被打破。

要想创造更大价值,得到更多回报,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否则这种勤劳和善良都是非常廉价的。

当然,曾师傅一路都很感谢网约车平台,给了他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网约车行业今天已经饱和了。

任何红利都会因为竞争者的不断增加而被拉平,想要成为行业顶端,就需要不断从数据,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效率和方法去适应和改变。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数学当中的代数一样,如果不能从正面得到答案,你必须从逆向去思考,反推出可行的方法。

当然,特别对于就业的主体“企业”来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高的薪水,这是我们每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网约车平台是一种创新,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就业群体。那么,下一个网约车平台,下一个创新的机会在哪里呢?

这同样需要我们这些企业经营者不断去学习和成长,只有有质量的向上升级,才会有能力去回馈给社会。

责任编辑|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