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病的原理

原创 王元启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再一次觉醒,对绿色的追求,中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上升点。

本期,以当下热门的针灸为话题,简单谈谈针灸治疗的机理。

首先,要正名。

针灸,顾名思义,包括针与灸,指针刺与艾灸,也是传统中医的两大治疗手段。

其次,要正意。

在旁人看来,针灸无外乎包括各种类型的针和不同长短粗细的艾柱、艾条。

那么这些简单的工具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呢?

答案在于两个字: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人体能量的载体,也是一切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每天的吃吃喝喝就是补充气血(营养物质)的过程。

电视剧经常提到任督二脉,其实,人体除了任督二脉以外还有十二条正经,这些经脉都是气血(营养)运行的通道。

正是在这些经脉上布满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孔径,就是我们常说的穴位。

如果把经脉比作水管,气血就是管道里的水,穴位就是这些管道上面的阀门。

针灸,调气血,其实靠的就是人体经脉上大大小小的穴位(即阀门)。通过针灸刺激这些穴位,使穴位产生正向(补)或者反向(泻)作用,进而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是所有的疾病吗?

理论上来说是肯定的,除了一些外伤引起的开放性疾病(如大失血、内脏破裂),针灸确实可以一路从感冒发烧治到肿瘤、癌症。

正常的身体,气血阴阳是一个平衡态。一旦外因或内因破坏了这种平衡态,疾病就产生了。

所有的疾病都可归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

既然针灸可以调整气血,那么只要调的到位,使之回归到正常状态,理论上疾病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不过,考虑到针灸诊断的复杂性、治疗又难成体系,目前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诊疗的手段,接下来一段时期我们还将一一为大家科普,届时欢迎围观。

最后是题外话:当下,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中医的没落,新老交替之际中医人才的断层,使得我们很难看到真正的古针灸。

应该说,古针灸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恢复与传承的过程,不过我们坚信,只要不断的挖掘与抢救,未来,一定能培养一批极其优秀的针灸人才,更好更快的服务和解决人们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