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在后台问我,小学阶段是不是有必要进行超前学习。对于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办法给一个统一的答案,只能说,超前学习,有必要,但非刚需。

为什么有必要

课业内容分配不均

小学阶段的课内知识量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比仅3%,却长达6年。初中只有3年,却要学小学3倍的知识量。

一旦上了初中,学科门数除了语数英物理化学,还有地理、政治、历史和生物小四门。

不光是量变大的问题,课业内容的难度和灵活性也大大提高。因此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知识深化和刷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不算完,体育纳入中考,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初中生有多忙,可想而知。

压力程度不均

小学阶段大力的提倡双减,不留作业、不考试,孩子有大量的空闲时间。6年晃悠下来,考试是咋回事儿娃都不知道。

而到了初中,铺天盖地的课业和考试压力迎面袭来;青春叛逆期以及中考分流问题的到来,使这种压力更加得到很大程度的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一整个初中靠砸钱补课进行供养,力求一个好的中考成绩;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补课问题屡禁不止,补习班和家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就前瞻一点,对标中高考要求,帮孩子把课业匀一匀,把压力匀一匀,把缓冲和衔接做一做,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非刚需

因为还有一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能力不同。不同孩子相比,能力也不同。

因此,超前学习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孩子有余力、有时间去接受这样的安排;二是学习的计划、进度和深度必须为孩子量身定制的、量力而为的。

如果孩子能力不足,小学课内知识都吃力,那么就不适宜安排超前学习。

如果孩子天生学霸,适应能力极强,也没有必要安排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和规划,是普娃通向学霸之路的有效方法。

如何规划和操作

英语篇

英语是一门太太适合提前学的科目了。因为是语言,对心智要求不高。0岁开始都ok,而且越早越有利于走母语路线,无痛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多花时间将英语打造成优势学科!

关于英文启蒙,相信展开能写好几篇,大概路径是:

磨耳朵听原声音->刷分级读物(raz、海尼曼、牛津树)->跟教材(新概念、剑桥)

一门优势学科,能给初高中省太多时间!

语文篇

文言文是重点

背完必背古诗,以及初中文言文,有余力可以将高中文言文一起背。(注意,不是不求甚解的背,要搞懂。)

引入内容和阶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语文靠积累

大语文时代,对知识量、阅读量、文言文能力的要求,注定需要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积累。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补课,解决不了问题的。

大语文是个慢功夫,讲究熏陶,讲究小火慢炖。凯叔、钱儿爸、平哥。。。各种音频内容,特别适合在碎片时间当故事听。

听历史故事,地理故事,搭历史和地理的框架。听诗人故事,古代名人和典故故事,积累古代文化文学常识。听科普故事,做科学启蒙。

大量阅读。

跟一套大语文课程。(诸葛大语文、新麦大语文、王芳大语文都可)

数学篇

数学是对心智发展有要求的科目,可以三年级之后再抓超前。

平日跟学校课程,假期做超前学和拔高。

超前学习大概超前一到两个年级,拔高学习看孩子能力,一般来说浅奥的难度就够了。(厉老师、学而思、傲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一步一步跟着走的孩子,到了初中会更加从容,从经济账来说,补课费也能省下不少。

科学的超前学习,不是家长变态或者家长疯了。也不是给孩子加压,而是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