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鉴于教育的现状吧,教育主管部门屡屡发文,采取多种措施,想让老师安心从教,让老师们安安静静教书。

我是一名资历较深的一线老师,根据我的观察,效果不是很理想。

什么原因呢?

我国有句成语叫:心浮气躁。心静不下来,沉不下去,何来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管校聘,教师不再属于学校而是属于系统,今天在这个学校教书,说不定明天又被调到那个学校教书,教无定所,何来心安?

职称评聘,指标有限,竞争激烈,参评条件水涨船高,内卷激烈。你有校级荣誉,他有县级荣誉,她有市级荣誉,我有省级荣誉,谁高谁低,立马见分晓。于是乎,在荣誉面前,你争我抢,明争暗斗,就是为了职称评聘加足竞争筹码!

为了晋升职称,把教学业务放在次要地位,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拼命写论文,搞课题上,因为职称评审要看这些硬件!

绩效工资,一度被称为“讥笑工资”,羊毛出在羊身上,每个月从老师的钱袋里扣掉一部分钱,然后根据绩效考核成绩分成三六九等,有三分之一的老师拿不完整自己被扣的那部分钱,弄得干群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破解的方法也就有了。

各位看官,请问党政机关的从业人员,是不是比较安心自己的工作呢?当然除了个别人为了提拔而奔波、窜跳之外,多数人还是很安心的。什么原因?因为他们不存在职称晋升,不存在绩效工资,不存在县管校聘!

或许有网友说,其他一些事业单位也有职称评审的。但是,我提醒一句:哪个事业单位好像也没有教师的工作更操心吧?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思想工作、家校沟通等等,有哪个事业单位能够赶得上?教师的工作性质就需要静下心来、安下心来,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心烦就会意乱,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懂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不心烦呢?

1、县管校聘要合理有序。

千万不要搞形式,搞面子工程,在自己的地盘上,轰轰烈烈大搞县管校聘,导致大量教师无序流动。教师需要静,教育也需要静。各学校之间为啥发展不均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单凭调配几名老师甚至校长,就想扭转乾坤?做梦吧。

2、职称评审必须要改革。

有些有志之士曾经呼吁,把教师纳入公务员管理体系,变成教育公务员,也是非常好的建议,这恰恰能够体现国家对教师的重视。

就算不能纳入公务员管理体系,仍然保留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必须要保留职称,也好办啊。采取教龄年限晋升职称的办法就解决问题了。

比如,任教5年自然晋升中级职称,任教10年自然晋升高级职称,任教20年自然晋升正高级职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的心难道还会是惴惴不安吗?还是心浮气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自然晋升职称,会使得老师失去奋斗精神和前进的动力。这个也好解决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应职称的资格条件,每年进行考核,或者每两年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继续聘任原职称,不合格的降级聘用。当然,这个条件只是门槛条件,合格即可,否则引发内卷,又会走老路了。

如果真能实施的话,老师们还会争抢荣誉吗?还会沉迷于搞课题、写论文吗?没有了烦心事、挂心事,他们自然就会安心、静心搞教学了!

3、绩效工资制度要改革。

从老师身上扣钱,然后再重新分配,美其名曰绩效工资,实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无数老师对此非常不满,感到有些欺负人了。

我的建议是,地方政府从地方财政里面,拿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这样的话,发多发少,老师们没有意见,反正不是自己扣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网友会说:别瞎叨叨了,不愿意当老师,赶紧辞职滚蛋!我在网上见多了这种戾气十足的人。他们说话不嫌腰疼,看热闹不嫌事大,从来就不会换位思考。

对这种人,我只是回答一句:如果你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不值得尊重,请你闭嘴;如果你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已经很不错了,欢迎你报考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一员吧。

作为一名老师,盼望着教育主管部门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老师们送上这些“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