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架构,两个终端:PC后台管理端、APP移动端

基于微服务、Java、SpringBoot、Vue、Flutter、MySQL开发的智慧工地系统源码

目前,中国有24个城市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程,其中包括北京、广州、深圳和广西等城市。智慧工地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举措,已经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应用,迈向高质量、精细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工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已经经历了单一信息在线化应用和统一平台集成化应用等阶段。然而,仍然存在应用系统众多、数据相互孤立等问题,迫切需要能够进行整体分析和实时管控的新型管理平台。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设计,推出了以“数字化工地”为核心的智慧工地3.0解决方案,旨在满足对工地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全面高效需求,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降本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工地3.0平台基于政策监管和企业数字化建设管理的需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BI等技术打造智慧工程管理平台。该平台加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流程的不规范操作等的有效监管。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判研,结合可视化技术,形象展示公司运行关键指标,直观展示公司项目建设整体态势,助力领导精准分析、智能研判,实现工程建设的统一管理和降本增效,助力打造品质工程、亮点工程,推动国央企数字化转型。

工地“现场管理”,实现远程智能调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施工现场岗位一线,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数字化工地平台与现场多个子系统的互联实现了工地业务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能够盘活工地各大项目之间孤立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接入、处理与维护,提高现有系统的利用率。同时,随着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流通,工地建设数据得以高效共享,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各施工现场动态,进行远程智能调度,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员管理高效化

结合物联网和人脸识别技术,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对人员档案、进出场等进行管理,实现劳务实名制、考勤自动化、人员定位、人员教育培训、人员资质证书、人员考核等管理功能,有效解决“用工难,管理难”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险感知全面化

围绕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主线,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全周期、全覆盖实时监测,将管理动作前置,实现从事后被动补救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例如塔吊运行监测,超重预警,升降机、高支模等机械设备危险监控等,通过安全关键指标设定,全面掌握现场安全情况,防患于未然。

项目进度清晰化

在施工进度管理层面,从项目计划填报、里程碑节点设置、任务管理、逾期预警、进度验收、项目收尾等进行进度监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总进度计划和阶段进度计划进行任务分解和派发,各施工负责人根据进度情况反馈,对工程进度进行调整和纠偏。

环境监测实时化

在工地的环境监测系统上,通过多系统信息融合应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引入双碳数据分析、水电资源消耗分析等,实时、远程、自动监控工地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噪音等情况,并在大屏上实时展示项目现场环境数据,一旦数据超标,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联动喷淋系统等功能。

远程监管便捷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工地的远程监管,是工地负责人掌握施工现场情况的必要手段,可以加强施工现场的动态监管。通过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管理者即可对多个在建项目工程进行远程监控,实时了解现场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操作过程。例如,在工地扬尘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系统会通过大屏预警、手机推送等方式予以提醒,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端开启智能喷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工地的进一步融合,施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将会更高。在智慧工地建设上秉承着“用科技创新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助力工地实现精细化管理,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