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一类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俗称胆囊息肉,也称之为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在病理学上分为肿瘤性息肉(真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假性息肉)等两大类。前者包括胆囊腺瘤等,后者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等。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占全部胆囊息肉的80%以上,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10-15%,肿瘤性息肉占5%。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本质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并无恶变风险。常表现为多发,直径多小于10mm,主要位于胆囊体部,呈强回声,调整体位时可见摆幅明显,有棉线样细蒂悬垂于胆囊腔内。典型的表现为“草莓样胆囊”。80%以上的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的随访观察,在出现明显症状或继发胆囊炎、胰腺炎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胆囊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还有少见的纤维瘤、脂肪瘤等。多数情况下,仅靠超声检查进行定性诊断极为困难,需结合大小、数目、基底宽度、有无血流等信息综合判断。超声造影可能对其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而肿瘤性息肉则包括胆囊腺瘤等,其典型的超声影像表现为中等或高回声结节,好发于颈部及底部,自胆囊壁向胆囊腔隆起,平均体积比胆固醇性息肉大,基底较宽,且有彩色血流信号。

目前对于胆囊息肉是否考虑手术治疗,应首先区分息肉为真性息肉或假性息肉。息肉的大小是判断真性息肉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对于最大径超过10mm的胆囊息肉,高度怀疑其为真性息肉,均建议其行手术治疗。而当最大径小于10mm时,应考虑通过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测,判断息肉的血流信号。目前认为,对于存在血流信号的息肉,考虑其真性息肉的可能大,应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以胆道恶性肿瘤(胆囊癌、胆管癌和壶腹癌)的精准化诊疗、胆道结石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微创治疗、复杂性胆石病和胆管损伤等胆道疑难杂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为特色。近十年来,专业组发展迅速,每年完成2000余例胆道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占60%。自2013年起,刘厚宝主持成立“胆道疾病多科诊治MDT”。MDT成员包括十三个相关科室的数十位专家,为许多复杂胆道疾病包括胆道肿瘤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可切除性的全面评估、术前合理的胆道引流和规范化手术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每年行胆道癌根治性手术约300例以上,并逐年递增,迄今已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超过3000例,包括围肝门切除,扩大左、右半肝联合全尾叶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术等,是国内较早开展此项手术、累计病例数较多的单位之一。

胆道疾病的微创治疗是该专业组另一特色:

①在胆道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内较早开展胆道微创手术的单位之一(1992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10年采用联合微创技术(双镜或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石症以及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2012年)等新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体内冲击波碎石结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胆道残留结石”获2007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多镜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胆石病”获中山医院2016年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奖三等奖。

②本专业组是国内最先开展胆石症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单位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管炎、胆结石的碎石和溶石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随后,又应用取石篮、碎石篮、体外冲击波碎石等多种非手术疗法治愈了一大批胆管结石病人。

随着内镜和微创技术的开展,胆石症的诊治水平就更上一层台阶: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解决复杂性胆管结石和胆胰肿瘤的诊治问题;

鼻胆管引流(ENBD)使不少危重和老年胆管炎病人渡过危险期;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EST)使不少胆总管结石患者免于手术;

胆道镜和体内冲击波碎石仪的应用使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成功率达95%以上。

“应用多种非手术疗法治疗胆管结石”获1995年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胆石病基础和临床防治”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内镜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