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去北京工作,妻子借口北京太冷暂时留在上海,并于次年送来了离婚协议书。html郑洞国是国民党党员。辽沉战役期间,他投降了共产党,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度过。虽然很辛苦,但他也积累了很多荣誉。

但感情上,他却没有那么顺利。他有过三段婚姻,最令人费解的就是第二段婚姻——陪伴了他二十年的妻子陈碧莲却因为北京太冷而不愿意嫁给他。同居的他却残忍的抛弃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坎坷的婚姻路

郑洞国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覃腊娥,是家乡包办婚姻。覃腊娥比郑洞国大八岁,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们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进步年轻人的包办婚姻都会以悲剧收场。不过郑洞国和覃腊娥很恩爱,

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夫妻俩相处得很好。

郑洞国的气质非常温柔。他在妻子面前宽容、包容,对婚姻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在他的三段婚姻中都有体现。

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当一名小学老师,每月赚取稳定的工资,过上妻儿的生活。但在那个灰暗的时代,谁不想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突破呢?

他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去黄埔军校报名。从此以后,他就很少见到覃腊娥了。他无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结果。

1930年,中原战争期间,已经当上团长的郑洞国突然听到覃腊娥在前线突发病逝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像是当头一棒,让郑洞国措手不及,当场昏倒了。

这一年,他才27岁。随后,周围的人都发现,这个原本活泼、温和的年轻人,渐渐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郑洞国孤独的生活持续了三年。这三年里,郑洞国从未想过再婚。他似乎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这么合适、这么贴心的婚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一天下午,他偶然遇见了陈碧莲,一阵暖风吹进了他长期孤独的心。那年是1933年,他偶然路过南京,去医院看望老乡肖志忠。

正当他和老乡闲聊时,一位年轻女孩走进来,引起了他的注意——陈碧莲是当地著名美女肖志忠夫人的表妹,今年才17岁。

陈碧莲的颜值并不逊色于当今的女明星。可以说任何男人都会爱上陈碧莲,郑洞国也不例外。

郑洞国冷静英姿的外表也让陈碧莲非常欣赏。

很快,他们坠入爱河,并于同年秋天结婚。

这种自由恋爱形成的婚姻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郑洞国几乎是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兴奋。

爱大家羡慕

说实话,这对夫妻的差距还是蛮大的。首先是年龄。郑洞国比陈碧莲大十三岁。二是生活背景——郑洞国的父母都是湖南的底层民众。他的父亲既是农民又是裁缝。培养出军事人才,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意外之喜。

陈碧莲的父亲是南京著名大律师、中山大学教授。陈碧莲出身名门,在小资产阶级氛围中长大。他会说英语并写书法。”。

从她流传至今的几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生活品味高雅,对衣着也十分讲究。看得出来,她是一个“不仅在乎眼睛,也在乎诗和远方”的人。

和上一次婚姻一样,郑洞国婚后不久再次出征,留下新婚妻子在家。但陈碧莲与覃腊娥不同。覃腊娥是一个诚实的女人。他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妻子应该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成为丈夫的后盾,这样她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陈碧莲有着小女孩般的浪漫和热情,丈夫走到哪里她都会跟着丈夫,不会让自己焦灼的思绪耽搁一秒钟。

1939年,日寇声称进攻云南。国民党军为了表示坚守阵地的意愿,派出部分部队进驻云南。许多军官带着妻儿前往云南,表明了决心,郑洞国也不例外。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军队开始举办慈善舞会,陈碧莲出众的外貌总能在舞会上抢尽风头。

官兵还称她为“怒江之花”。在捐款方面,陈碧莲也从来没有马虎,用自己的钱帮助郑洞国带领的全体将士向阵亡将士的家属捐款。大家一提到她,都会竖起大拇指。

1943年,郑洞国出任中国驻印度陆军司令,陷入了长期在异国他乡的苦战。陈碧莲独自在家,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与丈夫分离是她最痛恨的事情,战争哪有时间表?没有人知道郑洞国什么时候能够回家。这场别离从春天一直拖到秋天。

终于,陈碧莲忍无可忍,索性收拾行李,追随郑洞国的脚步,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前往印度的航线尤其危险,飞机失事频发,战争的残酷,加上军长夫人的敏感身份,陈碧莲面临太多困难。

她不知道自己是疯了还是太勇敢了,她不在乎这些因素,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热情冲到了郑洞国的身边。

郑洞国看着妻子风尘仆仆的样子,这个腼腆寡言的男人被她的浪漫深深感动了。

战败投降爱情敌不过北京太冷

1945年,郑洞国被国民党任命为京沪警备区副司令,随陈碧莲移居上海。夫妻俩的生活一直跟随战场,现在终于有了固定的家。

他们一直没有孩子,所以陈碧莲收养了弟弟的女儿作为养女

。一家三口度过了短暂的温馨时光。

陈碧莲生活在上海,就像一朵花种在最合适的土壤里。她和郑洞国家里经常有聚会。夫妇俩与昔日的战友、朋友交往十分密切。屋子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不久之后,国共两党开战,郑洞国再次上战场。他没想到,这一次的离家,却给他的感情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郑洞国性情温和,但在战争和政治事务中,他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军人,有着绝对的血性。

这次,他是被老蒋派到长春的。这又是一场苦战,从1946年一直持续到1948年,却没有结果。

我们都知道,解放战争是底层群众团结起来建设新社会的战争。解放军战士凶猛如猛虎,郑洞国在长春打得越久,形势对他就越不利。

蒋介石当然知道这一点。说实话,他并不想保护郑洞国。他总是善于赢得人心。他经常称呼郑洞国“小智动之有情,有理有据”,劝郑洞国要战斗到底,战斗到底。长春。

但与此同时,他对郑洞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逐渐断绝了长春的粮草,想要明目张胆地放弃郑洞国的棋。

日复一日,郑洞国的未来越来越不确定。从某一天起,郑洞国就吃不饱饭了。他的下属劝他投降共产党,但他拒绝了。

他和之前对蒋介石说的一样,确实是抱着死心留在长春的。不过,大局已定。眼看着共产党就要攻城,郑洞国想到了自己作为军人的尊严,甚至想杀掉一切,最后在关键时刻被救了。

陈碧莲远在上海,心始终被牵挂。她曾给郑洞国写过一封家书:“你被困在这座孤独的城市里,这有什么关系吗……你不关心你的名字,那是为了什么?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因为你一直都很优秀。”与人为善,你的心就更好了……”

然而,陈碧莲等待的却是报纸上“郑洞国牺牲”的消息。这对她来说真是晴天霹雳。她整天在家哭,茶饭不思,体重很快就下降了。没有人说服她。

其实1949年,郑洞国就已经率部投降共产党了。是蒋介石觉得自己无耻,在报纸上发表了假新闻。

幸运的是,没过几天,就有报纸刊登了真实的消息。陈碧莲见状欣喜若狂,急忙赶到长春迎接。这一次,郑洞国并不像在印度那样高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败将”。

战争尘埃落定后,陈碧莲和郑洞国在哈尔滨度过了一生中最寒冷的冬天。两人的生活并不像在上海时那么热闹热闹,变得冷清了。

陈碧莲,再多的情趣,也被接二连三的战争和不断的变故所磨灭。

她喜欢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而不是那么冰冷、死板的。在北方的日子让夫妻俩之间产生了裂痕。

1951年,郑洞国患了胃病,申请回上海治疗,与陈碧莲一起出发。陈碧莲回到上海,就像鱼回到大海一样。她恍惚地觉得,有可能回到过去那些美好的日子。

不幸的是,1952年,郑洞国被派往北京,担任水利部参事。这一次,他独自出发。

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陈碧莲的来信:

“北京太冷了,我不习惯,所以我不去。”

此时的陈碧莲在想什么?郑洞国眼见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也无可奈何。

第二年,陈碧莲给郑洞国寄来了一份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郑洞国接到后整个心都落入了冰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果断签了字。

二十年的夫妻生活就这么匆匆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碧莲能因为“北方太冷”就跟结婚20年的丈夫离婚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一方面,郑洞国作为前国民党军官,在新中国的地位十分尴尬。他现在的处境,和他之前想象的一帆风顺,肯定是有差距的。不过,新政府已经对这批军官做好了妥善安排,今后他们将衣食无忧。如果陈碧莲是一个名人,她早在战争爆发时就可以选择再婚,但她没有。

作者觉得她累了。和郑洞国这样沉默寡言、多变的男人在一起,她既没有生活的浪漫,也没有“不愁未来”的承诺。

这二十年来,陈碧莲一直在努力冲向郑洞国,为他担心,为他分担压力。郑洞国是一个斗士,他不能像她所期望的那样给予她同样的爱,和她一起生活。

也许,当郑洞国向蒋介石发誓要为战争而死时,陈碧莲心中的一盏灯熄灭了。如果她不能这么大度,她根本就不会成为他的妻子。

晚年相见,恍如隔世

陈碧莲和郑洞国离婚后,他们都进入了下一段婚姻。郑洞国认识了一位杭州女子,名叫顾仙娟,气质温柔,与他堪称绝配。

在一起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但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到生命的尽头。1972年,顾贤娟因病去世,郑洞国独自度过余生。

陈碧莲的处境比郑洞国差很多。

离婚后不久,她就嫁给了南方一位姓钟的富商。

她以为做商人的妻子就不会再像军人那样动荡,但在20世纪60年代,商人被捕,投入大监狱,之前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出狱后,陈碧莲和他只能靠之前攒下的小钱生活,很快就在上海住不下去,搬到了苏州。最终,钟姓富商因病去世,陈碧莲在弟弟的帮助下独自返回上海。

二十年的婚姻,加上近二十年的分别,陈碧莲和郑洞国已经成为两个孤独的老人。这时陈碧莲问郑洞国,

可以再婚吗?

郑洞国的儿子远在东北,平时没办法照顾他。他支持父亲与陈碧莲复合——他看得出父亲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仍然是她,但郑洞国却从未为之感动。

他断然拒绝了陈碧莲的提议。

他是一个“认死”的人。对他来说,既然陈碧莲一开始就主动了,那就是永久的离别。道德行为。

20世纪80年代,陈碧莲生活艰苦,

郑洞国帮她以“郑洞国前妻”的名义在上海文史博物馆找到了一份工作,让她每月有固定工资。

临终前,陈碧莲说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就是和郑洞国离婚。

而这个遗憾来得太晚了。

在人生最动荡的时刻,他们对彼此表现出了无尽的关怀,但最终还是一南一北,再也没有见面。

无论过去多么美好,一旦心中有了不可磨灭的隔阂和痛苦,婚姻就会走到尽头,再继续下去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