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还有影片,都多次陷入侵权风波,并且不少剧组出面道歉。此类侵权事件频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创作者不是第一次重蹈覆辙,我们看到的也不是最后一次。

所以,一开始隋唐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影片方道歉,只当作一件稀松平常的八卦看待。猫炒明白史学家的苦心,但并不会产生强烈的义愤填膺之感,因为影视改编是有存在的需求的。

我们也应该等等《长安三万里》剧方的说法,然而一直没等到。今天反而看到了官媒针对这种讨伐的评价,这才突然产生了一种不适感,感觉有必要讨论一下“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讨论不能越界成骂战”这个观点确实没有错,但猫炒还是不赞成央广网评《长安三万里》的内容。

首先是文章整体偏向电影方,这样就好像显得人家史学会在无理取闹似的。然而事实上,人家指出的史实错误并无不对,如有不同考证观点可以进一步讨论,你觉得它在蹭流量,这样又何尝不是在继续制造矛盾?咱们都是第三方,拿出官方的态度,去顺势推动一些历史知识的传播,难道不应该成为更好的选择吗?

其次,也无关地域荣誉之类的。仅仅只是谈观点本身,我们不能只用一个表面正确的观点去应对所有具体的情形,这样就跟打着爱国的幌子就去随意网暴他人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个观点具体到现实,你就应该看到人家在讨论什么,而不是有了一个正义的观点,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完事了。当你拿出观点压人的时候,可能本能地就有一种处于敌对而防御的姿势,而实际上,很多事情,也有许多网友并非想要去计较一个对与错。

反而我们想要讨论的,正是他们一开始想要讨论的一个切磋的碰撞。让“讨论”回归“讨论”,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情。

如果我们一直引申到其他作品,又或者是仍然浮在表面地去谈一个观点,诸如这种改编都接受不了之类的。那等于就是车轱辘话在一直循环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根本就不是反对改编,只是夹在这中间想要呐喊,难道希望了解影片为何如此改编的观众,真的没人在意吗?

2

作为吃瓜群众,一个并没有看过成片的观众,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到底有什么情节的设置,会需要影片去置换掉原本的发生地?首先是有这个必要吗?是真正的地名有什么敏感点无法过审吗?如果不是,改变了杜甫的生活发生地,就能让改编更精彩吗?这样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猫炒本人对改编影视接受程度很高,也相信自己有能力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也不想拿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判断当说辞(虽然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就像前文解释的一样,这除了能反过来让史学会赢在表面外,并不能将自己真正想讨论的问题落在实处),因为我是站在一个欣赏改编的角度,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其实,一直不懂大家为何将道歉看得那么严重。平常我们不小心碰到了别人也会说一声对不起。还有,《千安三万里》剧方站出来发声,也不一定就是要道歉,哪怕只是具体说明一下,对于不了解内情的观众,也是一种正向推销影片的方式不是吗?同时,史学会想要让大家知道的史实,也得到了推广,这难道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吗?

所以,为什么不呢?如果解释得当,大家自然接受。如果确实并不能为改编增色,仅仅就是想改地名,那接下来的剧组,也应该引以为鉴。

大部分观众并不是不能接受改编,也不是所有观众都会胡搅蛮缠跟片方过不去。而且也希望编剧在改编的时候,也能相信一下观众的口味与智商,你不能光改个地名就叫改编了。如非必要,尊重真实地名也是必要的。整不出花活的时候,历史它原本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故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