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题目:

了解苏轼作品的人,一定比吃过东坡肉的人多。

东坡肉,本就是攀附苏轼之名产生。是现有苏轼之旷代大名,后有东坡肉。

李渔《闲情偶寄》说得很明白:食以人传者,东坡肉是也。

他还开玩笑,说乍听之下,以为不是吃猪肉,是要吃苏东坡的肉呢!——“卒急听之,似非豕之肉,而为东坡之肉矣。”

苏轼作品与传奇,当时脍炙人口。

冯梦龙《三言》,市民小说,面向大众。

《警世通言》第三卷就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醒世恒言》索性有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是个完全虚构的人,完全靠苏轼才存在的。

类似于,历史上没关索,大家喜欢关羽,才编出了一大堆关索故事;历史上没穆桂英,大家喜欢杨家将,才编出了一大堆穆桂英故事。

这就是苏轼的名气。

苏轼作品,在当日极流行。《宋史》所谓: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水浒传》里有个细节:武松到张都监家里干活,这都不是文墨之人。中秋佳节,张都监会让玉兰给武松唱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就是苏轼的流行程度。

回过头来,东坡肉。

我有个小小的猜测:现在的东坡肉这道菜,很可能不是宋朝时的形态了。

李渔提到东坡肉,是明末了,做法怕也和如今不太一样。

苏东坡《猪肉颂》写: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说白了:洗净锅,少放水,燃柴草,控火无烟慢炖。

这就是苏轼炖肉的全部秘诀。

如果单是慢火炖肉,那大家该也吃了很久。

现在馆子里的东坡肉,配料则绍酒酱油、冰糖八角、砂锅五花肉——苏轼没怎么写过。

我很怀疑,是后来哪位名厨创制了这道菜,攀附在了苏轼身上。这不奇怪。中国许多名菜都爱攀附名人。只是按此猜测,相比起宋朝时期就名闻天下、诗词文章脍炙人口、甚至大家还要虚构出苏小妹的苏轼来,东坡肉的历史,要短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我最想说的——或曰本文的真实目的——在下面。

2021年的一篇报导: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猪肉,而且每人最多就吃两三片肉。”来自安徽滁州的吴仕英老人说,小时候能吃上猪肉极其奢侈。 在75岁的吴仕英老人记忆里,凭票吃肉的日子印象深刻。 她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买肉要用肉票,一个月一张票,一张票能买二两到半斤肉。由于每人每月只供应三两油,所以就多买点肥肉,熬成猪油留着做菜用。

1950年代,吃肉都如此难得;在此之前呢?

能放开吃东坡肉的,有多少呢?

齐如山先生考证过华北民食,描述干饭馒头花卷银丝卷千层卷窝窝头糍糕枣糕蜂糕扒糕黏糕包子团子烫面饺烧麦散蒸糕稀饭粥白粥菜粥糜糊茶汤面茶嘎嘎面条面片棉花籽面疙瘩和落饺子馄饨元宵熬菜冷淘烙饼烙合子烙馅饼火烧烧饼锅饼锅炸锅贴褡裢火烧镬饼煎饼贴饼卷子炉糕——没几个人比他更熟悉民间饮食了吧?——对于肉,他说过一段大实话:

他说千余年来,北方的民食,可以说是没什么大变动,总是在杂粮米面中想法子,菜蔬次之,肉类则极少见

他说肉类难得,所以民间要设法切片、切丁、切丝、切末等等,以便配合菜蔬;及变换烹饪法,某种宜于切片或切丝,某种宜于烩或烹,某种宜于慢成或速成,种种变化,越来越多。而这种种变化的根由?

“肉类是人类最喜欢吃的,不能足吃,便要想法子解馋。”

如今的时代相对丰足许多;但历史上,普通人能大块吃肉的日子,相对难得。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们豁出性命不服管的理想,也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

所以我敢说,历史上了解苏轼及其作品者,多过东坡肉的食用者。

不只是因为苏轼确实名闻天下脍炙人口深入民间。

不只是因为东坡肉是攀附苏轼之名才名传后世。

也因为大块吃冰糖、酱油搭配的足块五花肉,在历史上,对平民而言,都是件奢侈的事。

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口吃过东坡肉的人,在人类历史上,都算少见的了。

以前提过不止一次:

人类有资格谈论“这肉不让吃,那肉不让吃”的历史,其实颇为短暂。

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蛋白质与肉类都如此珍贵,普通人也没有挑选的余地:延续至今的绝大多数民族,那都是但有便吃,一路吃下来的。我们吃口肉,是真的不容易。

所以啊,别在吃肉上矫情:

普通人,能好好吃肉的时光,那才多短暂啊……

最后,用莫小贝的名言收尾:

《武林外传》里,莫小贝明明饿得不行,还只能配合佟湘玉打肿脸充胖子的作风,故作悲愤:

“天天红烧肉顿顿女儿红,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嘛!”

——其实心底里是:

“明明是神仙过的日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