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网易号

关注
9.0万粉丝
0关注
1606被推荐
IP属地:浙江

知名作家

1枚勋章

文艺体育、历史旅行等的文字源

  • 我认识位阿姨,跟我抱怨说:空花许多钱,孩子的马术钢琴高尔夫,却无进益。我问孩子喜欢马术钢琴高尔夫吗,阿姨说不知道;只是她自己看着好,所以给孩子报名去学。我说您自己喜欢,自己去学就好嘛。阿姨说她年纪大了,又没空,学不会,所以就砸钱,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再者说了,她社交时,看别家家长,也都给孩子烧钱,让他们学这学那;越看越紧张,还是得让孩子学!我心想:您这是把自己的社交焦虑,把自己在社交场感受到的同侪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吧……当然没说出口。我有个同龄的朋友,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但他喝醉后,私下里跟我说过:现在是对孩子有感情了,“癞痢头儿子自己好”;其实孩子刚生时,他独自开车带儿子出门时,偶尔侧头看看,想,“我喜欢你啥呀?也不是很可爱,还吵,还花钱……我对你好,是因为我想当个好爸爸。”他承认许多花费,都是自然而然的,没多想。“该花花,这钱也不能省。”许多决策,也是自然而然的,随大流的。他并不特别爱孩子,但大家都说要个孩子,就要个孩子;大家都说该当个好爸爸,就当个好爸爸;大家说要当好爸爸得舍得花钱,他就花钱;自己抛弃了许多爱好,让孩子学这学那。这样,在父母那里,在妻子那里,在自己的社交圈里,他成了一个众口称赞的好爸爸。至于他开始从亲子关系中获得乐趣,是稍后一些年的事了。“终究是自己的儿子,有感情了。”开头提到的那位阿姨,出现在各种场合时都腻着孩子,她先生在一边坐着,略有点距离。看朋友圈,也都是她和她的孩子,她先生是缺席的。我那位朋友说,好多家庭都这样:一方负责挣钱,然后天然获得一点豁免权,不用太关心家庭事务,“我尽力了,家里交你了”;另一方拿了钱,投注于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古怪的情状:“让孩子学东西”,成了许多家长的生活的目的,成了生活方式本身。经常是这样:“孩子自己想学的爱好”没那么多,多的是“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学来给自己长脸的爱好”;当然更有些,是“家长觉得可以用来向另一方要钱的爱好”。我有另一位长辈,按说也是退休之年,该享清福了,却时常焦头烂额:他嫁出去的女儿,频频他要钱,以便给自己的孩子、我那位长辈的外孙,报许多论小时烧钱的课。那些课千奇百怪,说起来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暗暗觉得,许多强调起跑线的,实则是巧立名目地,要钱。有多少家长是这样的呢?因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是天然的政确。许多人,比如我那位同龄朋友,是随着大流,没有细想:大家都在卷孩子,自己也不能免俗;宁可苦一苦自己,也要在孩子身上烧钱:这是绝大部分善良好家长的选择,他们如此在社会里,扮演着好一个“好家长”的社会角色。有些人,比如我开头说的那位阿姨,是将自己的社交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让孩子去学一大堆可能没啥用、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这是许多焦虑型家长的挣扎。有些家长,尤其是身处不那么齐心协力的家庭之中,会将“卷孩子”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婚姻中各忙各的夫妻,尤其容易如此:事实上也已从爱侣,变成了合力养孩子的搭档;将大部分情感慰藉,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那些朋友圈里见不到伴侣的影子、只有孩子和自己的家长,许多都是如此。更有一些家长,是把“让孩子花钱”当成一种名正言顺要钱的手段。孩子爱不爱学,是否有必要学,无所谓;但“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政确,所以你们快把钱拿来给孩子吧!以我狭隘的接触范围,似乎常见这样的情况:那些真爱孩子的家长,会一边抱怨“烧那么多钱,最后啥都学不成,有时候看着也憋气,怎么我们夫妻俩读书时也挺好的,孩子就读不出来呢?”一边感叹,“算了,就说好好读完书,读到哪儿算哪儿;最后能找个不吃苦的工作,就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吧。”他们爱孩子,他们随着大流烧钱,终究是希望孩子不要吃苦。倒是每天两眼放光,吹嘘自己孩子拿了这个那个成就的,会很认真地跟我科普那些成就和奖项重要意义的家长,我会怀疑一些:因为日常接触这类家长话里话外,提孩子本身的少。吃得好吗?身体好吗?睡得好吗?大概,更在乎孩子在起跑线上位置的,相对不会太顾及孩子累不累吧?之前的秋天,我听一位老来得子的长辈说,他对自家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很爱,所以,“不鸡娃咯!”放任自流。说,孩子挺有天分,老师让她描述气球,她说“瘪了的气球像老人的肌肤,吹起来的气球像年轻人的肌肤。”但是厌学,“不想上课。”老师哄她说,好好学习才能克服障碍,孩子说,“我最大的障碍就是学习。”于是他都听孩子的:孩子不想上课,他就给老师请病假,自己陪孩子玩。孩子很快乐,正疯狂锻炼某两个小众体育项目。我问长辈将来孩子怎么办,长辈说:将来能成运动员就当运动员,不行就当教练。再不行,也就不想那么多了:孩子爱干啥干啥,快乐就好。我活着,尽我所能养她一辈子,她会一直爱我;等我死了——我都死了还想那么多干嘛!
  • 掘金没有约基奇和穆雷。面对莱纳德、哈登、乔治和威少的快船。第四节打了个36比16大逆转。全场得分最高,是快船旧将雷吉·杰克逊的35分——他曾是威少的替补,今天得分胜过对面四大巨星。更离谱的是:小乔丹得了21分——他上次得到这个分数时,杜兰特还在勇士,勒布朗还在骑士,乔治还在步行者,莱纳德还在马刺。小乔丹今天5个空接,全是吃祖巴茨延阻后,快船无人轮转补位。当然咯,快船防得KCP和波特两个冠军翼侧27投6中,“我们锁死外围,内线就尽着小乔丹和雷吉打去吧,从没听说过雷吉·杰克逊和小乔丹打得死人”。结果就真被打死了。第四节掘金17投12中,基本就是小乔丹空接、沃特森弱侧突破,以及雷吉的持球单打。单一却有效。这是防守。快船四大巨星,第四节17投4中,这是进攻。莱纳德顶着小乔丹不中,空位跳投不中,单吃波特不中,接威少传球篮下吃饼不中——可以理解,他基本撑全场了。掘金用波特和小乔丹们遮在他面前,逼他高难度投篮,也是正确的选择。乔治直到最后一分钟前,阵地战没有投篮机会,只一次反击上篮,打了篮筐下沿。鲍威尔三个跳投不中,其中两个还是空位定点篮,有一个投篮还迟疑了一下,自己晃了自己。哈登第四节没投篮。威少给莱纳德分了两个空位篮,但莱纳德都没中。快船第四节只有2次助攻,即,只打成两次配合:一是威少底线空切接泰斯上篮,一是威少弱侧移动接莱纳德传球突破上篮。所以:掘金第四节,坚决地雷吉持球打,小乔丹抄后门找空接,沃特森们弱侧。快船第四节,乔治阵地战没机会,哈登一球不投,鲍威尔射丢空位,莱纳德持球单打;威少在跑。于是四大巨星快船,就这样被缺了两大王牌的残阵掘金大逆转,被两个快船旧将——雷吉·杰克逊和小乔丹——打翻。不是雷吉和小乔丹多不可阻挡,只是……第四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掘金要走雷吉启动挡拆了。而快船则是:在球没推进到前场时,他们似乎有无穷多选项;可是落到半场就会发现,现实立刻坍缩到只有一个选项,可他们依然要磨叽到24秒只剩那么一会儿了,才选那个选项……#掘金vs快船#
  • 上世纪最繁华时代的日本,如何将年轻人赶回老家呢?有个地产老板。他指着窗外1980年代的东京,说这是地产的黄金时代,要淘汰旧的,开辟新的。地价飞涨,物价飞涨,旧楼收不到高房租,租客数量也日益减少:是旧楼主付不起税,被迫卖掉,搬去郊外,甚至回了老家。新开发商买了地,甚至屯了地,盖新房,标高价,随心所欲:买不起也租不起新房的年轻人,也只好回老家去了。当然咯,这些老板也不是凭空能呼风唤雨。他们有向下的一手,和向上的一手。向上的一手,是成立幽灵公司,向上头输送利益:上头当然也会还给他们利益。向下的一手,是寻找帮派,强买地块。——以上剧情,见于村上春树的一个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在村上春树另一个小说《舞舞舞》里,讲述了一个旧旅馆老板的具体命运:他的地段被看上了,却他不肯转让。于是帮派找人天天上门骚扰,甚至走进店里坐着,瞪视每一个上门的顾客,吓跑为止。久而久之,生意自然没法做了。老板也试图去求告,但求告无门:毕竟输送给上头的利益,也不是白拿的。最后老板只好让步,(以低廉的价格)出让土地,自己离开大城市,回老家去了。以上的现象当然不是村上春树凭空虚构的,而是1970-90年代日本真实的社会现象,比比皆是。类似被赶走的人们,比比皆是。话说, 有个叫《如龙0》的游戏,打过的诸位,一定知道这个剧情:1988年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帮派为了凑一块黄金地段的产权,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追杀地段主人、你争我抢、软硬兼施,最后就是为了抢到那块地。帮派们也不是笨蛋:凭什么好处都是老板们沾?除了做做脏活,帮着啃点难啃的地皮,他们也想直接吃点好处。要抢好地,当然也不是无目标乱买:他们输送利益的上头,会提前告诉他们,哪些地段要修地铁了、要搞公共建设了,地价一定会飞涨。帮派们就开始搞产业一条龙了:拆旧、建新,建筑和建材都自己包办。一条龙。这是1980年代,日本山口组的大业务。实际上:1980年代,日本建楼卖楼的,许多有帮派背景为之背书。秋叶良和的《日本地下经济》一书中估计,在1970-90年代,日本建筑年产值30万亿日元。一般估计,到1990年代,帮派可以将这产值的2%到3%收入囊中。2007年,日本3000家建筑公司受调查,其中34%的企业承认:受过帮派威胁。以至于2008年,承建东京天空树的东武铁道和东京大林,要专门搞个反帮派委员会,以免被帮派染指。反过来证明,日本帮派的风格就是如此:嘴里说的是道义,事实上追逐利益。比如1915年,山口春吉组织五十来个码头装卸工,成立了著名的山口组;但他儿子山口登觉得,搬运行业不赚钱,还是要搞娱乐业!帮派本质逐利,不挑三拣四,哪行最赚钱,他们就去干哪行。反正他们可以用暴力驱逐竞争对手,对付不听话的。利益驱动暴力,暴力保证利益。强行收买地皮,搞定平民。让那些在大城市努力的人们,无由得到土地,低头回老家;让那些付不起高房租的年轻人,离开自己血泪拼搏的大城市,低头回老家。创建全新的城市,打磨出璀璨闪亮的外观:诱惑着日本的其他年轻人,一代又一代,前来大城市,贡献新的血汗。这就是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灯红酒绿之后的幽暗。
  • 76人破湖人,44分:“大人,时代变了”

    16小时前
    21跟贴
    图片
  • 那些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

    16小时前
    2跟贴
    图片
  • 费城赢了湖人44分。恩比德三节就拿下本季第一次三双。费城全场22个三分球,赛季记录。湖人成全了费城的记录,也顺便展示了一下两种理念的对决:时代不同了。湖人今天,三分线内没输:湖人二分球55投32中,费城47投25中。——的确,湖人本季防守联盟前六,联盟第二的后场篮板、第五的封盖,每场只让对手罚18个球。禁区保护一等一。但湖人三分球28投7中,费城46投22中。时代不同了。恩比德今天下半场打到4分钟,已经11个助攻,简直化身约基奇:他生涯达到11助攻,这是第二次。湖人就这么成全了恩比德和费城的记录:攻防风格,都被纳斯教练针对了。恩比德今天第二节没有一个禁区内投篮,但费城第二节三分球13投8中。下半场湖人一度追到63比74时,恩比德弧顶,面筐看浓眉。湖人上一个夹击,恩比德已经找到翼侧梅尔顿,放出了三分。下一回合,还是找梅尔顿,恩比德第10个助攻。之后浓眉再弧顶打浓眉,小王子夹击,恩比德给内切的巴图姆扣篮,第11个助攻。“我知道湖人要保护内线,打的就是这一点”。费城瞬间又拉开了。快船来的锋线群们,今天得其所哉:巴图姆7个投篮10分,内切扣篮、外线远射;莫里斯8个投篮16分,三分5投4中。如果加上贝弗利这个老快船的4个三分球,今天四舍五入,就是快船老几位把湖人给打了,也算洛杉矶同城。科文顿没投进三分,但他有别的妙用。浓眉单扛恩比德,一如之前单扛约基奇和小萨似的难受;可恩比德并不总防他。今天第三节,科文顿单扛浓眉,恩比德乐得清闲,出去晃荡。——上季湖人用八村对约基奇,浓眉游弋;本季森林狼用唐斯对对面中锋,戈贝尔游弋。今天费城,类似的思路。费城大用换防+施压,湖人除了勒布朗,没人能把球转到弱侧,只好试图单打,钻进费城的长人森林。贝弗利在角落里掐死了里夫斯那个回合,尤其典型:费城的脚步站位,就是集体锁中路,放底角,把湖人往人堆里驱赶,队友夹击;里夫斯在翼侧被压,科文顿再上夹击,恩比德轮转对位浓眉,梅尔顿保护篮下,于是里夫斯被断球。大体就是如此:——费城防湖人,大用换防、施压和锁中路,逼湖人走翼侧,大用恩比德游弋补位:知道除了勒布朗外,湖人缺少能把球给到弱侧空位的传球手:传到也投不进,比如第四节巴图姆预设局部夹击,被勒布朗看破,小王子却投丢了。——湖人防费城,优先保护内线,被恩比德和马克西各色弧顶启动引诱湖人夹击,角色球员们一溜远射;第四节初有个球极明显:湖人已经收缩两底角来保护禁区,贝弗利利用内切搅乱抓到了篮板,不等湖人轮转,莫里斯一个三分球。如此马克西带二阵,第四节初把勒布朗+里夫斯给打了。空间,以及角色定位,费城清晰多了。一个题外话。勒布朗本季三分率39%,很高;罚球率69%。很古怪:他的罚球和三分,经常只能挑一样准。早年还比较正常,像2008年找了克里斯·简特教练,2008-09季三分率34%,罚球率生涯最高的78%,第一个MVP。在迈阿密最后两年,三分率41%和38%,罚球率75%,稳稳的。之后就有点怪了。回骑士第一年,35%的三分率,罚球率71%。第二年,31%的三分率,罚球73%。下一年,三分率到了36%,罚球率跌到67%。2020夺冠赛季,三分率35%,场均投进2.2个三分球,算很好了吧?——罚球率69%。话说回头。为啥费城打起来这么成竹在胸?也可以说是身体相克:浓眉遇到小萨约基奇恩比德,都会比平时累一点;里夫斯今天的3个失误则很明白:他知道该怎么打,但他的身体,扎进人堆里,就是不靠谱。但我有个小想法。本季,湖人让对手投中底角三分次数联盟第11,第十就是雄鹿。封盖对手袭篮,前四的球队:雄鹿、费城、灰熊、湖人。护筐,可以牺牲一点翼侧三分球,湖人和雄鹿都有这倾向。纳斯教练很明白:那就投湖人的空位三分吧。纳斯教练在猛龙时,就很会打这路防守:上季猛龙虽然没进季后赛,但打湖人1胜1负,合计还赢了3分。上季猛龙打雄鹿,1胜3负,包括一场加时输了3分。2021-22季,猛龙对雄鹿索性全胜。再往前一季,1胜2负。今天纳斯教练打湖人,和当年他在猛龙打雄鹿,许多差不多的思路。哦对了:为啥湖人防守风格有点像雄鹿?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湖人的主教练哈姆,当初在密尔沃基当助教,跟雄鹿的布登霍尔泽老师傅练下来的……如果现在猛然撤掉三分线,湖人这个打法依然可以有效:稳守,护筐,轮转返位,长篮板反击袭筐,弱侧突破抛射。但纳斯教练今天演示了一下:三分球时代了。要主动提前换防结合夹击、翼侧夹击、快速弱侧转移,以及山呼海啸的三分球了。哪怕是得分王巨人,也要去弧顶面筐启动找空位了。时代不同了。#湖人vs76人#
  • 年轻人如何被赶回老家去

    1天前
    1跟贴
    图片
  • “吴某安排吴某某复读,要求必须考取985高校,并自2022年暑期开始居家教授吴某某知识”——这种爸爸,还“居家教授知识”,怕只会适得其反吧……?
  • 过去两场,杜兰特没在,布克带太阳二连胜。不算今天这场:本季与杜兰特搭档时,布克每100回合得38分,真实命中率61%;不与杜兰特搭档时,布克每100回合得52分,真实命中率68%。本季与布克搭档时,杜兰特每100回合得38分,真实命中率75%;不与布克搭档时,杜兰特每100回合得43分,真实命中率63%。——所以他俩还是各自侧重启动与终结。分开带队时,布克自己策动也能做许多事。一起在场时,杜兰特有人帮着持球,攻击效率就所向披靡。说到释放攻击效率……本季埃里克·戈登在场时,真实命中率:杜兰特71%,布克69%,阿伦74%,努基奇57%。他不在时,全队主力,真实命中率基本得跌个10%。也算是登有引力了……#凤凰城太阳#
  • 两个很会写的人。甲,史书评价:嬉笑怒骂之辞,都能书而诵之。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寥寥无几。甲评价乙:论道像韩愈,论事像陆贽,记事像司马迁,诗赋像李白。全才。人问乙怎么写。乙:没啥,就多读,多写。乙吐槽说:人都懒得写又懒得读,还每写一篇都想要好,少。写多了,毛病自己知道。甲认可了乙这句话,记了下来。甲是苏轼,乙是欧阳修。我觉得,没有比这更靠谱的意见了。“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东坡志林》
    网易读书
  • 西安有个活动,12月2日周六:15:00-17:00,西安市莲湖区老城根G PARK,西安方所·书塔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玩
  • 前几天打卡鲁索40分时,我觉得SGA快要成长为全NBA不叫掩护时最好的单挑手了——卢卡和塔图姆毕竟还得叫掩护,杜兰特得落位到三分线拿球才舒服,吉米常规赛习惯性摸鱼,就SGA打对位后卫,一打一个准。但今天费城下半场,用巴图姆和哈里斯对位SGA那几个回合很有效:他似乎还有点忌惮大型前锋。又,今天切特打恩比德,33分对35分,他俩对位那几回合,(体型上)有点像当年姚明初战鲨鱼……大概恩比德也是罕见地感到:“真有比我高、比我快、投得还比我准的小孩啊?!”最后吉迪去对位恩比德的回合,让我浮想联翩。“我们看你精神太旺了,要不然多消耗点也好,免得出别的事……”
  • 战火虽已寂,英雄心未熄:S13,让我看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2023-11-25
    8跟贴
    图片
  • #林黛玉风雪山神庙# 林黛玉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颦丫头,亏你每日家锦心绣口,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黛玉只抿着嘴笑,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黛玉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黛玉含笑道:“难为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
  • 今天杜兰特休战,但他本季总得分,暂时还是联盟领跑——471分。他上一次单季总得分联盟第一,是整整十年前了,那是他的常规赛MVP赛季,是他连续第五个赛季总得分联盟第一。后来他就不用担负这么重的责任了——直到本季。以及:杜兰特迄今为止,失误联盟第二。他上次到这个位置时,还一次总决赛都没打过。无独有偶:本季总三分第一,库里。本季封盖第一,浓眉——十年前,封盖王也是他。兜兜转转,十年过去了:得分还是杜兰特,三分还是库里,封盖还是浓眉。也都到了该常规赛摸鱼给季后赛留力的年纪了,却都得顶着上。"家里这一摊子事儿,你看这,退了退了,倒比上班儿还忙……”——《我爱我家》36集
  • 有朋友小圈子里吃过许多明枪暗箭,常找我吐槽;我之前附和之余,常劝她放下,现在一转念,觉得跟她一起骂骂也好。一来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二来越发意识到,不同人处理淤积的方式不同。有人心里存不住事,想起来就脑仁疼,那劝其放下比较好;有人就是得骂出来才痛快,让其忘了,等同忘本,那还是有仇必报来得爽脆。毕竟人生一世那么短,想太多将来也未必实现得了,当下的爽快当下就能得到,也好。
  • 篮球是可以很快乐的唷

    2023-11-24
    14跟贴
    图片
  • 日本1980年代的房地产繁荣,背后有上有下。房地产企业向上则成立幽灵公司以纳贡献金。向下则利用帮派,收买地皮,搞定平民,甚至把平民赶回老家。村上春树《舞舞舞》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都揭露过这类表面璀璨背后的阴暗。
  • 小区里每天有个人,白天引吭高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得极好。我问我妈,她说,小区里都说那是个痴子——本地话说一个人疯,就是痴。说那人五十来岁了,也没班上,每天在家大嗓门唱歌。我问有多痴,我妈说也没多痴,小区里遇到时,那人说话斯斯文文的,很有条理。我说既然有条理,就不是痴子啊。我妈摆摆手,说那人说话直得很,一般人不这么说话;又不上班,说话又直,又每天高高兴兴唱歌,所以都说他有点痴。我之前沪渝京宁杭地跑,上周回来,我妈说那人出了事:自己在阳台上挂条绳,绑着腰,荡着玩,摔了;就是尾骨受了点小伤,人没大事,“痴人有痴福!”今天阳光好,又听见那人唱歌了,大概,身体不碍了。我听着他嘹亮的歌声,想:要当个大家眼里看来都正常的人,真是不容易啊。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