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昔深谋卓识,今黄土半堆
那还是三十多年前,去昭化古城,随便到乡间走走,在一片农舍旁,沿一条小路漫无目的闲逛,竹林边,几株古树下一个很不起眼的坟茔引起了我的注意,两块不大的墓碑上写着几个字,一为“汉尚书令费公敬侯墓”,一为“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乡敬候费祎之墓”。
旁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按当时不懂的字读半边的习惯,想当然地读作费伟,但又总觉得不踏实,及回家查字典,果然读错,这个字读作yi,平声,衣音,释意为美好,珍贵之意。
自认为是熟读三国了,不仅这《三国演义》反复地看过几遍,就是那《三国志》也认真地看过,但说实在的,这演义还是印象更深些,以至于常常左右着读正史的思维,这三国时期的精华怎么说都在其前半部,到了后来这蜀汉后期的一些事,总不是太留意的。
费祎,《三国志》有传,我对他的印象只是在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中的那几句话,问:丞相之后谁人可为相?答:蒋琬,又问:蒋琬之后呢?答:费祎。看来在诸葛亮的眼中,这费祎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
但细想一下有些不明白,诸葛亮死于北伐征途上,按说能继承他遗志继续攻魏的最佳人选是姜维,为何要选择蒋琬、费祎一流的人作接班人呢?从大概的分类来说,他们都属于鸽派,而姜维则是鹰派,只有姜维才能接替诸葛亮,继续高举蜀汉以攻为守的大旗,以实现恢复大汉的宏愿。然而,诸葛亮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隐言吗?
我觉得,这诸葛亮自六出祁山,全部无功而返,自知来时无多,想以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实现自己为之努力一生的目标,那姜维如果接任,怕是更加的无望,所以,还是休养生息,还蜀国一片宁静,不再作无谓的努力了,这也许是对自己内心的反省,还是对姜维的不放心,我不敢臆测,但从诸葛亮对自己死后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他的无奈和放弃。
费祎原本是河南人,他的姑姑是当时益州刺史刘璋的母亲,他幼年父母双亡,随叔叔来到四川。刘备称帝后被选为舍人,长期侍奉太子,深得诸葛亮信任,其后被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乡侯、益州刺史等要职,是蜀汉政权丞相位的第三代领导人。
费祎并不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他可能如同汉初曹参一样,行萧规曹随之事,在蒋琬接过诸葛亮的衣钵后,蜀汉就再没有同曹魏交战,而是行休养生息之策,从而使蜀汉的经济得以发展,费祎接任后,继续保持这一战略方针,蒋费两人的这一政策的实施,共计十九年,成就了蜀汉的稳定和繁荣。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蒋琬是“方整有威”、费祎是“宽济而博”,但是在费祎之后的姜维接掌蜀汉大权后,立即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六次兴兵伐魏,但依旧是无回天之力,反而使蜀汉劳民伤财,元气一衰再退,直至亡国。
那么费祎是如何死的呢?这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谜,他是被刺杀的,是被一个姜维在陇西战争中收服的魏国降将郭修,在正月初一,乘费祎在昭化大会诸将时,在宴席上给刺杀了。
《三国志》对此语焉不详,反倒是在《魏氏春秋》中有记载,说这郭修被迫降汉,却一直有不臣之心,总想找机会刺杀刘禅,但一直没有机会,于是,改为选择了刺杀蜀汉权臣费祎。
《资治通鉴》载:“修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虽然他没能刺杀刘禅,却也杀了费祎,对曹魏来说,也算大功一件,被追为长乐乡侯。
我对此是大为不解的,郭修被姜维收服后,官运亨通,直做到了左将军,他同姜维同为陇西人士,有乡土之谊,说他为报姜维的知遇之恩可以说得过去,但说他为旧主的魏国来刺杀蜀主,好像有些说不过去了,更何况还能从成都远赴昭化,改变刺杀目标来杀这费祎,这个是怎么说也说不通的。
那么,报姜维知遇之恩既然说得过去,那姜维的处境有什么难处吗?当然有,正是这费祎挡住了他北伐的道路,费祎在一天,他就如闲人一天,光复汉室的宏愿就永远不能实现。
所以,按照谁受益最多,谁嫌疑最大的推理原则,杀费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姜维,那么他的嫌疑最大应该是毋容置疑的。
这是推论,有证据吗?当然有,费祎在执政期间,秉承防守的原则,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保境安民。但他的这种政策却遭到姜维的反对。
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姜维每次想大举北伐,都被费祎裁制,只不过给他一万人。
这自然招致了姜维的不满,姜维其实并不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其实他心有城府,颇有心计,《姜维传》裴注里有载:“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姜维一心执着于功名,暗中招募死士。武将想建功立业,就必须上战场。可以说费祎的保守政策,限制了姜维的一展雄才、建立功业的野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费祎被刺杀后,姜维获利最大。“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也就是说费祎在春天被刺,当年夏天姜维就率数万人北伐,注意不再是一万人了。短短一行字,似乎不难发现姜维那迫不及待北伐,以求建立功业的心情。
费祎死后的第十年,蜀汉灭亡。可惜了费祎,你至死也没明白,你并不是死于魏国的恐怖主义,你是死于姜维之手,尽管这个是正史无据,但我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