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这是写给2022年前成为互联网公关人的职场人心理按摩,又名《互联网公关人的遥远旅途》,首发自己2022年7月。

作者|奇袭

出品|品牌公关实验室

2000年,又称千禧年、世纪之交、千年之交,是一个汇集了千个“吉祥与幸福”的年份,也是中国互联网浪潮拍岸的前夜。

千禧年之后,互联网开始全面驶向每一个中国人,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催生了一批互联网公司,成就了一批互联网公司,也淘汰了无数互联网公司。

身在其中的甲方公关人,见证了端游、页游、团购、在线教育、P2P、电商、直播、视频、社交、博客、共享出行等诸多业态和公司的兴衰流转。

时至今日,我仍然不愿意相信,互联网大爆炸和互联网公关大爆炸的时代正在悄悄结束。

互联网行业已经好几年没有让人欣喜若狂的新公司诞生,许许多多在互联网公司的公关人,不是转型就是在转型的路上,亦或在艰难向上以及躺平的路上。

早在2017年年初,我就嗅到了一丝丝让人不安的气息。

当时我短暂任职的那家公司,服务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互金在2016年4月迎来史无前例的整顿,而我刚加入公司不久,老板宣布赴美筹备新公司。

互金行业并非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变天的领域,但绝对是消极影响最剧烈之一。它的变天,让我看到了很多公关人离职、被裁、求职、换行、换岗,甚至是把辛苦赚回的工资退了回去。

到2018年,互联网公关人职业危机的味道开始愈发浓烈。

这一年距离上一次经济危机刚好十年有余,往前10年的2008年,是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里最焦灼的一年,也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

十年一旬,2018年,新的经济危机从天而降。

2018年年底, 我在个人博客上发布过一篇名为《裁员时代,共克时艰》的文章,后来被监管部门屏蔽。

再后来,我写过《甲方公关迎来职业危机了?》、《甲方公关就业指南》等多篇文章,粗浅地聊了聊互联网公关人的危险与机遇,改变与困惑。

这几篇文章中,个人情绪是相对悲观的,让人没想到的是现状更加悲观。

在线教育被整顿、大厂增速逐渐放缓、链圈币圈凉凉、独角兽企业开始数量骤降,我能预想到的和没能预想到的悲剧都发生了。

但一切又恰如2008年,新的领域正在崛起,老一批互联网公关人开始流向新消费、生物计算、直播电商、次世代社交、智能家电、出海、电动汽车。

我接触的人里,有的去了抖音、辛选、喜茶、元气森林,有的去了赛力斯、地平线、Soul。

2018年和2008年有些像,但又不那么像。

2008年前,PC互联网风头正劲,移动互联网正缓步向前;2018年后,互联网似乎被下了降头,新风在吹却始终没能迎来大风天。

前些日子,与我同出自TechWeb,现在在界面新闻担任记者的肖芳同学写了一篇《互联网公关,一个创造型工作的死去》,这篇文章让我感慨万千。

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井喷让互联网公关也井喷,现在赶上一个更新时代和旧时代全面交替的前夜,调整在所难免,说互联网公关死去了,多少有点“杀人诛心”。

互联网公关不是死了,而是跟随着行业、企业的红利期、爆发期、平缓期、专业期,一步步走向理性、专业。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公关在走向下一代互联网和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领域。

互联网公关人当下正在经历的求职难、被裁员,都是战略性迁徙的哨声。

说一个例子,可能更能让人理解。

始于2010团购元年的,互联网史上最惨烈的商业团战“千团大战”,直接带动了大批公关就业;而今千团已散,美团点评成为唯一赢家,很多公关人去了其他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比如互金、在线教育之类。

后来,互金、在线教育的天也变了,曾经春风得意的投资人、创业者、公关打工人,倒在了从天而降的风雪中。倒下的人,并不是都随风消散,而是像一颗变异中、待播种的种子,静待时机。

关于战略性迁徙,我觉得包括互联网公关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任何行业、个人、组织都要经历群雄逐鹿、兴衰交替,比如前面提到的千团大战。

对待战略性迁徙,需要补课和拥抱,有条件的话就给自己一个间隔年,没条件的就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

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这一伟大的领域会和汽车领域一样,百年不衰但饱经风霜,比互联网更大的科技行业更是如此。

所以,修炼内力,适应变化,抓住机遇很重要。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踩中风口,在业务能力和赛道匹配度上,还有一个东西叫做运气。

我把运气视作老天的眷顾。实践中,运气更多与自己的教育背景、公关之外的工作经历、曾经的领导或者客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举个例子。

发源于美国的风投,进入中国有着超过30年的历史,而真正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则在2008年以后,也是在这之后,国内外的风投开始真正重视公关。

2012年,搜狐IT写过篇报道,介绍了国外风投开始招募科技企业出身的公关人来为自己的投后赋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风投与科技企业紧密关联。

再比如,一位前产品经理,在ToB、ToC均有建树,在经历了战略研究工作后转岗品牌市场营销,后来成为了某大厂AI业务的品牌营销负责人。

还有,一位朋友从甲方加入乙方,并且服务医疗客户,尽管在医疗领域的公关服务经验、人脉都不丰富,却赢得了客户青睐,最终成为创新药企的品牌公关负责人。

诸如此类。

我知道很多人现在很灰心。从口罩事件、中西方对抗、经济放缓,到创新窘境、资本对效率的变态追求、对中年人的恶意,无一不让人感到疲惫。

可当我们回顾历史,总能找到一丝丝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