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盛顿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公司对中国量子计算、半导体和某些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投资。据美媒报道,“限资令”不仅涵盖三大领域直接投资,也禁止其他形式的针对性投资和交易,并要求在华美企和投资者更广泛地向美国政府报告在上述三个领域的投资和交易,以免构成特别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美企违反规定将面临罚款并被迫撤资。

这一禁令,给本就不太乐观的中国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如今的局面,我们又有哪些应对手段,今天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

中国经济现状

总的来说现在就是中国经济的至暗时刻,可以用增长乏力、预期不强、信心不足、资金外流来形容,这么多数据在一个季度内集体下降,也是前所未有,用几个常用维度的数据即可简单说明。

1、投资大幅度下降。

我们用更为敏感民资、外资和支柱行业房地产作为代表,内部投资方面,上半年民间投资下降0.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外资方面,新增外国直接投资(FDI)二季度下滑至1990年代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斯·诺德维格展示的FDI数据

2、二季度进出口额负增长

近三年,我国二季度进出口额度保持在10万亿左右,2023年Q2增长率最低,为-1.6%,不仅是首次负增长,更低于2022年疫情期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年第二季度进出口情况

3、消费恢复有所放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且消费是一个与预期相关的相对稳定的数据,但因三年疫情因素波动较大,我们对比来看,2020年为疫情第一年社零负增长,2021年疫情缓和社零同比增长12.5%,2022年因疫情反复社零再次负增长,2023年无疫情后社零同比增长8.2%,速度有所放缓,且存在投资与消费此消彼长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统计局数据

4、资本市场承压

拜登的禁令一出,上证指数直接向下,从3250点左右跌至3120点,比这更严重的是近五日沪深股通净流出约350亿元,成交量更是冰点。汇率方面也不容乐观,7.3已经突破,年内突破7.5并接近8是大概率事件,资金也会随着汇率变化移动。

面对低迷的经济,降息是很好的刺激手段,虽然央行三个月内两度下调 MLF降息,但短期内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而且中美存在直接息差(2%以上),如果大幅度降息,将进一步导致资金外流。也就是不刺激不行,刺激太大、太快也不行,两端承压。

5、爆雷不断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头部房企和金融企业的不断暴雷更是直击的冲击,恒大、碧桂园、中植系等天量的债务规模震惊了所有人,更何况还有悬在头顶的各种地方债、城投债,这个规模可能高达近百万亿规模,如果处理不善那就是灭顶之灾。

应对方法

1、保民生

面对上述企业的不断爆雷,我们面临着保企业还是保民生的选择,从目前来看很庆幸我们选择了保民生,也就是各种暴雷之后政府一再强调保交楼,否则极易引发楼市到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降息的道理也是一样,逐步降低如存量房贷的利率是有益于民生的,但太大幅度快速的降息,可能直接引发金融风险。其实这几年做的教育、房地产、医疗行业的调控,都是在保民生的方向上,民生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2、加大幅度投资民生

但目前的局面仅仅是保民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加大幅度的投资民生,减少铁公基等乘数较低的投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老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方面,只有免除了这些后顾之忧,消费才能再次复苏。近日人口学家梁建章先生的提议给予多孩家庭每月每孩2000元补贴至20岁就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加大对外开放和交流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后发优势”,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即基础产业链完整高效,但创新严重不足。简单来说就是面对世界最新最前沿的高精尖的技术时,我们存在直接的差距或代差,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直接利用最新最前沿的技术,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利用我们的产业链优势快速形成量产规模,从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

但这里边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要时刻紧盯高精尖,并主动与这些前沿技术国家保持交流,这样才有可能落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坚决不能做闭关锁国内循环,这里举一个朝鲜和韩国的例子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优化国内营商环境

类似的政策和意见最近密集发布了很多,影响因素有市场准入、保护产权、简政放权、降低经营成本等等,与此同时各级管理机构也需要向服务型转变,最终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但如何把这些问题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

最后

现阶段既要战术层面小心应对各种危机,又要发展民生基石,形成未来的战略优势,这是很考验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