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比如麦克阿瑟、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曼施坦因、隆美尔、朱可夫、山本五郎六、蒙哥马利等 今天,在这些光辉将军的名单中,我们走近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简单了解了这位传奇将军不平凡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他的成长经历

蒙哥马利(1887年11月-1976年3月25日),全名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他是英国著名军事家、陆军元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功将。英国女王授予他“阿拉曼子爵”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圣马可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乡村牧师,34岁时与小16岁的妻子结婚。在这样一个老夫少妻的家庭里,由于父亲的溺爱,年轻的母亲非常任性、傲慢,缺乏包容性。

蒙哥马利出生了,因为他太调皮,以至于他的母亲非常抓破头,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家里整天乱七八糟。他的母亲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耐心来教育他,更何况他只是父母的四个孩子之一。于是,被父母惩罚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蒙哥马利意外地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毅力。根据《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记录:

可以说我的童年是不幸的,而这个不幸完全来自于我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不过是炮灰而已。然而,我妈妈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不是我小时候受到吝啬母爱所带来的世人的嘲笑和蔑视的刺激,形成了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与生俱来的智慧,我就不会成为未来的蒙哥马利。

在校期间,蒙哥马利的文化科目成绩垫底,整天总是惹是生非。不过他的体育成绩却非常出色,而且他也对军队表现出了与日俱增的兴趣,并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军队报效国家的志向。

1907年,不被大家看好的蒙哥马利,却奇迹般地考入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成为驻印度英国陆军少尉排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先后参加了法国、比利时的战斗,差点在战争中身亡。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担任师参谋,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继续深造。 1937年,蒙哥马利调任英军第9步兵旅任旅长,次年升任驻巴勒斯坦英军第8师师长。他因镇压巴勒斯坦武装骚乱有功再次升职,调回中国接任英军王牌军第3师师长。

当时,随着希特勒的一系列扩张举动,英法两国大力推行“绥靖”政策。蒙哥马利看到欧洲已经被战争笼罩,但作为一个区区的师长,他对国家的事情显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他只能加强麾下部队的训练和准备。

2.他的二战生涯

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了帷幕。

蒙哥马利率领第3师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与法军作战。他很快就敏锐地意识到,英法联军指挥体系混乱,军事准备严重不足。因此,他遗憾地表示,“事实上,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就已经输了”。

第3师奉命加固比利时边境。由于希特勒将精力集中在东线,英法联军天真地认为德军总是会进攻东线。战场上正在上演一场“诡异的战争”。

1940年5月后,德军突然向西线发起全面进攻。尽管蒙哥马利早有准备,指挥第3师在德军侧翼取得局部优势,但号称“世界第一军”的法军却被德军闪电战彻底打晕了,以至于英法联军的防线彻底崩溃。

在此期间,蒙哥马利接任即将回国的布鲁克陆军司令一职,指挥第2集团军有序撤退,取得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胜利,受到总理的高度认可丘吉尔部长。这场战斗成为蒙哥马利在二战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为日后反攻德军提供了数十万生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回英国本土后,蒙哥马利先后担任第5军、第12军军长,坚决进行对德军事准备和作战。

1942年7月,驻扎在北非的英国第8集团军在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攻击下遭受惨重打击,被迫撤退到埃及阿拉曼地区。作为中东战区司令,奥金莱克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拒绝发动反击,被丘吉尔解职。

为了对付这只嚣张的“沙漠之狐”,丘吉尔还打出了自己的王牌蒙哥马利,任命他为第8集团军军长,全面负责北非战场的对德作战。 蒙哥马利上任后完成了他的使命。他于1942年10月下旬发动阿拉曼战役,击败了隆美尔领导的德意联军,第一次粉碎了纳粹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颓势,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士气。

英国首相丘吉尔闻讯后,夸张地称赞他:

阿拉曼战役前,我们所向无敌;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所向无敌。

从此,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编入第18集团军群,由艾森豪威尔统一指挥。在随后的突尼斯战役中,第8集团军承担了主要进攻任务,一举突破了马莱特防线,对撤退到突尼斯的德意敌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5月13日,约25万德意联军被迫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北非战争结束后,蒙哥马利几乎马不停蹄地发动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这次,他与美国著名将军巴顿并肩作战。由于同样固执的性格,蒙哥马利与美国人产生了很多不愉快,以至于美国军方对他的评价每况愈下。

成功登陆后,德军指挥官凯塞林抵抗得非常顽强,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因此,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推进速度相对缓慢,让巴顿率领美军率先进入墨西拿。

蒙哥马利在随后的意大利战役中继续与美军合作。由于道路不便,后勤保障不尽如人意,蒙哥马利第8军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组织大规模进攻。

夺取桑格罗河地区的战役是蒙哥马利在意大利组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然而英军的连续进攻未能成功,双方陷入僵持。为了减少损失,蒙哥马利不得不下令第8军退出战斗,这成为他唯一的一次失败。

1944年初,蒙哥马利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直接参与了“诺曼底登陆”的准备和实施。6月6日,在充沛的海空火力掩护下,盟军越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6月18日,蒙哥马利指挥盟军攻克卡昂和瑟堡,计划以这两个地方为支撑,向德军发起全面进攻。为了扭转英军在意大利战场上不善于打硬仗的印象,蒙哥马利给自己留下了一块硬骨头,负责主攻卡昂,同时交出防御工事相对薄弱的瑟堡。德国军队,美国军队。

结果,美军几乎没有遇到德军装甲部队的顽强抵抗就攻占了瑟堡,而英军则遇到了等待工作的5个德军装甲师,在付出了50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进入卡昂。

1944年8月31日,蒙哥马利在前线得知自己已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和盟军第1空降军继续攻击欧洲腹地,目标直指阿纳姆。结果,战斗再次受阻。

事实上,诺曼底登陆之后,英军在与美军的协同作战中日益暴露出攻击力的不足。甚至,还不如苏联在东线对德军的压倒性气势。

1945年3月,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军终于渡过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开始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在与美军的各种争执和各种尴尬下,他继续率部与德军作战,甚至希望直奔柏林,但没有得到盟军最高统帅部的批准。 按照艾森豪威尔的命令,蒙哥马利开始东进,一路攻占波罗的海的维斯马和吕贝克,并封锁丹麦半岛,俘敌五十万余人。

希特勒自杀后,邓尼茨继任德国元首。他很快下令德国投降,从而结束了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3。他的爱情和婚姻

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蒙哥马利的军事天赋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在个人情感上却很迟钝。以至于蒙哥马利38岁了仍然孤身一人,甚至有人戏称“英国军队是蒙哥马利的妻子”。

1926年1月,三十九岁的蒙哥马利在瑞士度假。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贝蒂,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瞬间让他感动。可惜蒙哥马利实在不擅长与女人打交道,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带着遗憾回到了英国。

一年后,蒙哥马利忍不住再次来到瑞士,希望能找到那个令他念念不忘的女人。或许,他竟然在同一个地方遇见了那个女人,真的是天赐良缘。

贝蒂是一位寡妇,抚养着两个儿子。蒙哥马利这次没有犹豫,疯狂追求,终于在1927年7月27日喜结连理。结婚第二年,儿子大卫的出生给一家五口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然而,贝蒂因意外被虫子咬伤而患上败血症,最终于1937年10月19日去世。妻子去世后,蒙哥马利再也没有再婚,独自抚养儿子。

丘吉尔不止一次劝蒙哥马利重组家庭,都被他拒绝了。对此,蒙哥马利曾说过一句响亮的话:

作为一名军人,我将永远忠诚于我的祖国;作为一个男人,我会永远忠于我的爱情。 4。他的中国情结

蒙哥马利很早就对神秘的中国产生了兴趣,并且这种兴趣一直伴随着他。二战爆发后,他对中国利用落后国力遏制日本法西斯势力表示深切敬佩。

二战结束后不久,随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讲”,东西方冷战开始。就这样,英中两国的交往几乎陷入停滞,两国官方交往也几乎中断。

1960年,蒙哥马利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访问了中国。抵达北京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不仅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连毛泽东主席也亲切接见。

蒙哥马利对毛泽东的名字非常有名,他非常欣赏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蒙哥马利会见毛泽东后,终于提出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问题:“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意义深远,您对哪一场战役最满意?”

让蒙哥马利没想到的是,毛泽东回答说:“我一生中最满足的事情就是早年的‘四渡赤水’。”

访问期间,他更加佩服毛主席的领导魅力,更加崇敬毛主席。回国后,蒙哥马利于《泰晤士报》发表文章《我与毛泽东的谈话》,文中热情赞扬了毛泽东本人和他领导的国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中国被侵略,那将是一场噩梦”!”

1961年,中国的困难时期即将结束。蒙哥马利再次访问中国,希望能够真正解答他心中的诸多疑惑。此次访问,除了参观考察中国军队外,他还就国际政治、殖民地归属、意识形态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和看法。

周总理专门安排蒙哥马利到中国各地考察,让他对新中国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临行前,毛泽东再次接见他,赠送给他手写的《致蒙哥马利元帅》——《水调歌头·游泳》四个字。

回国后,他将各国出访的成果编成多本书。其中,在《三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旅行记》中,他特别提到:

中国将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国......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她正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