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约风烟半浸湖,水晶宫殿照蒲菰”,这是明朝御史、河南巡抚淮安人潘埙对月湖天妃宫的生动描述。

天妃又称妈祖,原名林默,莆田湄洲岛人,民间有天妃娘娘蒲草化木护舟的故事,宋高宗时封为灵惠夫人,自北宋始,历元、明、清三朝,其封号由“夫人”、“天妃”而“天后”,神格渐显隆盛,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交通运输业的主要保护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安是运河水运要道,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兵家必争之地,天妃信仰在淮安地区起源较早,早在南宋嘉定年间,1220年左右,淮安就在月湖兴建了灵慈宫,用以祭祀天妃。淮安天妃宫是全国兴建时间排在第9的妈祖庙,也是除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外最早建立的妈祖庙。

宋代的妈祖具有平息海寇、护国庇民等一系列功能,到了元代实行海运,由于航海技术尚未成熟,天妃因为“护海运有奇应”而受到政府的册封和祭祀,元天历二年(1329年),政府遣使到沿海城市和运河城市祭祀天妃,淮安庙名列其中,保佑水上平安的月湖天妃宫也成为船民及其家人祈福的必去场所。

月湖古时又称万柳池,唐、宋时期这里就是淮安第一大园林,成为淮安文人雅士诗酒唱酬的好去处。其中“月映仙桥、云封鹤井、柳堤烟雨、茆茨灯光、野寺晚钟、芦汀雁集、远浦归渔、疏林霁雪”八大景观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天启《淮安府志》记载:“崇祀漕运香火。郡城佳境福区,此称最胜。先时其中崇台峙鼎,飞阁流丹,岛屿纡回,金碧掩映。池环柳树,概挹烟云。北囗三仙之楼,周遭万雉之堞。觞咏嬉游,四时一日”。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状元、礼部侍郎朱之蕃与友人酒后乘兴游天妃宫也留下了“怅望仙踪未可求,长留云水绕林丘。美人为政多清暇,狂客停桡得浪游。兴洽琴尊忘竟日,凉生萧苇恰宜秋。醉归灯火淮阴市,月彩波光满舵楼”的诗句。对天妃的崇拜不仅寄托人们对淮水安澜的祈盼,同时月湖也成为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好去处。

据《山阳志遗》记载:“昔时南门以西有一水门,凡南来漕艘到淮,俱泊舟南角楼...粮艘不畏过江,而畏过湖,西风一浪,漂溺者无算”。船员的家人们往往一路送行到淮安南角楼才能放心,他们到了淮安第一件事,就是到天妃宫敬香还愿,感恩妈祖一路上的保佑,祈祷接下来的行程,一路平安。

这时天妃宫的蒲菜也成为了平安符的象征,一时间船民趋之若鹜,吃上一顿或带上一些沾有天妃宫灵气的蒲菜,可以保佑着船民们的水上行程,天妃宫蒲菜也因此成为淮安地标性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