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学术成就的情况关乎着高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只有不断培养出人才,才能让社会进行良好的运转。但是并不是所有被贴上“人才”标签的人都有真材实料,有的人空有很多头衔,通过各种手段在期刊杂志和研究项目中署名,但实际对科研的贡献却少之又少。

高校需要研究成果的加持,同样也需要对外宣传,因此是否可以培养出优秀学生对学校而言非常重要。一些学生将自己的成就加以包装,高校也默许了学生光鲜的履历,但是如果包装太过浮夸,那么宣传出去只会被人加以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学历担任中科院研究员?“天才”丁家一火了

近期一位名为丁家一的学生火了,他就读于湖北科技学院,在自己学校的专访当中,他罗列了自己的“成就”。

在接受采访时丁家一正在读大二,但是其头衔已经数不胜数。丁家一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并且还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简历中丁家一还提到他是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要知道能进入巴斯德研究所的人都是业内的顶尖专家,但是丁同学在担任研究院时还没有完成大学学位。丁同学只有高中学历,就拿到了研究员这个和正教授一个级别的正高级职称,让人不禁好奇他到底是取得了什么巨大的成就。

同时,丁同学还表示他获得了法语b1等级,还在SCA咖啡师大赛当中获得了三等奖。丁同学表示,他在高中时期的目标是去到帝国理工大学读书,但是因为防控原因没有成功,于是进入了湖北科技学院读书。即使如此,丁同学也没有忘记强调他依然和帝国理工的教授们保持着联系,并且一起合作有关蛋白质的课题,还逐渐在研究中担任了主要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才还是小丑,学术表演何时休

丁家一同学仅仅在大二就已经是正教授,还成为了重要研究所的研究员,完成了很多大学老师一生都没有办法达到的成就,这不免引起了大家的怀疑。究竟是天才还是小丑,经过多方搜索调查,终于渐渐有了眉目。

有网友向以上机构发了邮件询问,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美国血液学会回复称他们机构内并没有丁家一这个人。网友在2020年SCA举办的咖啡师大赛决赛名单当中也没有看到丁家一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同学在采访中还透露自己获得了2009年中科院十大生命科学进展项目的推荐。经过时间推算,2009年丁家一只有7岁,何来科研能力,又如何在项目当中获得推荐呢?

个人观点

想必大家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丁家一的所谓成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学术表演”,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杜撰而来,并没有实际证据。并且,他的采访是由湖北科技学院安排进行的,也是发布在学院的平台上,对于这件事学校目前没有做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靠虚构简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真实能力。他所虚构的头衔比如国家实验室负责人、中科院研究院、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等等都是需要深厚学术积累和通过严格程序才可以实现的科研成就。这样分量的成绩被轻易拿来为自己贴金,对学术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

希望这样的“学术表演”可以停止,还学术圈一个干净的治学环境。毕竟真实的成就和贡献,才是一个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