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咱们来讲一讲关于男性的金银装饰品。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冠饰和带饰了。

【冠饰】:

即冠帽上面的装饰品。古代男性二十岁时用冠,行“冠礼”。古代汉族的冠饰主要是冕、弁和 幞头。古代少数民族的冠饰在北魏以前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少数民族的头领才能佩戴冠饰。这些冠饰的形制都不复杂,造型比较粗犷、大方,一般是用黄金制作的,因为它对于族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谁戴上了它, 谁就是这个民族的首领。

比如这个:战国鹰形金冠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出土于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冠饰是由鹰形冠顶和冠箍共同组成的。冠顶下部为用厚金片捶打成的半球形的顶盔,顶盔表面用阴线錾刻出狼噬羊的图案,顶上部为一只黄金铸成的鹰,其头部用青金石镶嵌而成,青金石的蓝色与黄金形成鲜明的对比,十分美观、显眼。冠箍是一个金圈和半圈金圈通过十二根小金柱焊连在一起的。冠箍外侧铸刻着三条金丝带组成的编织型图案,两头还铸有怪兽的形象。根据它的出土地点,及当时此地活动的人群,以及冠饰中的鹰,是匈奴人的图腾,且冠顶下部刻有狼噬羊的典型图案,所以断定它为匈奴头领的冠饰。其中“狼噬羊”的图案揭示了草原上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展现了匈奴人彪悍的民族性格及对于勇猛者的崇高敬意。

再比如,匈奴金冠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匈奴金冠饰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交河沟西墓地,属于匈奴男子的冠饰,主要使用锤I艺,整体由三条扁平的管状金片拼接而成,在管状金片上下方各焊有一组虎噬动物图案作为冠上的装饰,此冠实际为一金箍卡,佩戴时卡套在额头上, 类似于今天女子戴的发卡。但当时此冠为匈奴王所带,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又比如:金翼善冠

它是出土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中的定陵地宫。它是明代万历皇帝的一顶金冠。

它以当时乌纱冠帽为蓝本,用纯金丝编织焊接而成,工艺极其精细复杂。金翼善冠主要由前屋、后山、角三部分组成。其每个部分都由金丝编结而成,前屋、后山之间由粗金丝连缀焊接而成,外面用双股金丝编结成辫形条带压缝。两个折角也由金丝编成,下部插入长方形管内,后山上面镶嵌二龙戏珠的浮雕图案。后山下沿还围绕一周卷草纹花边。冠口略呈椭圆形,嵌有金口圈。这顶金翼善冠在制作时采用了传统的掐丝、累丝、码丝、焊接等一系列的精细工艺方法,工艺技巧登峰造极,充分反映了明代黄金细工工艺的高超水平。

【肩饰】:

肩饰即是戴在肩膀上的装饰物。男子的肩饰较为大且样式简单,不具有代表性。后来只

有菩萨和武将身上有肩饰,其他情况下都不用肩饰。不过,西周时期的男子肩饰是非常精美的。

比如下图的西周晚期的金肩饰,它是纯金的材质,并且采用对称的纹路,并且镂空的穿孔,方便固定衣服针脚。如此华丽的饰品,非常有可能是周王舆服上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期,咱们讲带饰,会给大家呈现更多关于各朝代带饰品的精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