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闲游。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现金为王”的一些看法。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啊这个“现金为王”的说法非常具有周期性,甚至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当牛市的时候,你要跟人说”现金为王”,人家会觉得你傻,甚至会觉得你不怀好意,在阻止人家发财,让人家少赚了一个亿。在熊市的时候,“现金为王”的说法就会变的越来越多,但是讽刺的是,很多人这时候没有现金。而且如果你去花钱买股票,别人又会嘲笑你傻,说你接飞刀做韭菜,其实这个现象代表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现金为王”所代表的的真正含义。 2022年投资者大会上巴菲特又强调了一遍,说他们任何时候都会持有大量现金,而我最近也正好刚读了一本书叫做 The Great Depression, A diary,中文叫《大萧条日记》。 这本书里作者反复提到的一个结论就是时刻保有现金的重要性,这本书是一名律师在1929年到1941年大萧条期间记录的所见所闻,和他做出的思考。这本日记的特殊点在于他是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做记录的,作者总结了很多的关于投资的思考和心得,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的总结十分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Value Investing价值投资,这本书我十分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因为你能从里面找到很多和我们当代类似的地方,你一定能够有很多启发。那我今天就借这个机会, 结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心得以及我这些年的思考,来分享一下我对“现金为王”的四点看法,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认为,”现金为王”这个说法不仅仅适用于熊市,甚至夸张一点说,“现金为王”的概念在牛市的时候反而更加重要,我们仔细回顾一下过去两年牛市的经历,我们老听到有“Cash is trash现金是垃圾的说法,如果你在牛市的时候说自己在积累现金,很多人会嘲笑你,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现金的积累应该发生在牛市的时候,因为到熊市的时候你可能没有能力获取现金,这个道理要是放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会很容易理解,比如秋天丰收了就应该屯点粮食过冬,因为冬天是一定会来的,冬天是没办法屯粮的,这个道理小动物都懂,但是很多人在牛市时候选择ALL IN, 手上不保留现金,到了熊市的时候,他突然发现“现金为王”, 但是这时候就已经晚了。在熊市的时候,经济不好,股市情绪不好,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英文有个说法叫When Shit Hits the Fan就是排泄物打到电扇上,你想想那个画面。 我们中文有句话叫“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它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没能在牛市的时候积累到现金,这大概率就意味着你会错过熊市所谓抄底的机会,现金的积累是一个逆周期的行为,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你让别人在牛市的时候去卖掉一些股票或者数字货币变成现金简直是太难了,我2021年的时候卖掉过一部分特斯拉股票,当时就遭到了好多朋友的批评,但是我的做法的目的就是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用卖掉的钱去投资了一部分能获得现金流的房地产;另外一部分就作为了我的现金储备。 到现在,这个房子已经升值了超过35%, 更重要的是,它的现金流十分充足,源源不断得为我积攒现金储备,可以保证我在经济衰退,市场崩溃的时候没有压力,并且能够投资。所以,当别人越是鄙视现金的时候,越是我们应该积攒现金的时候。 “现金为王”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但是现金的积累更应该发生在牛市。

第二,我想说一下如何看待通货膨胀和所谓机会成本与”现金为王”的关系。 我知道,很多人不敢持有现金是因为担心通货膨胀会让它贬值。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看,我们应该把手上持有的现金看成是自己买的一个保险,这个保险的费用就是通货膨胀,和所有的保险一样,平时让你交保费的时候你是不愿意的,但是真出问题了,保险能救你命,那点保费是完全值得的,我们可以算一下,就算极端的情况下通胀是10%,但是当熊市的时候你有现金去投资,那你未来的回报会很容易远远超过通胀的损失,就算你不投资,这个保险也能在危险的时候救你命。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而巴菲特老爷爷也经常说,” 现金就相当于氧气, 平时不缺,但是一旦断氧几分钟,你就Game Over了”,所以这个现金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险,既能救命,又能让你抓住投资机会。那你可能会问,这个机会成本怎么算,我在牛市不All-in的话,不就是错过了发财的机会了吗?

对,你当然会损失一些机会成本,但是如果你ALL-IN了,你会损失在熊市里投资获得超额回报的更大的机会成本,以及在危机时刻救你命的机会,所以无论你怎么算,把现金当成一份保险来对待, 都是十分合适的。 在这里关于通货膨胀我想多说两句,2022投资者大会上有个小姑娘问巴菲特,什么资产是安全的,能够抗通胀。巴菲特的回答是,你的技能最能帮你抗通胀,如果你是你们地区最优秀的医生,那么通货膨胀无法把这个技能给你带来的收益给夺走。其实巴菲特的这个回答还隐藏着这两个含义吧:

第一,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 你的投资标的本身就应该在长期内是抗通胀的。所以,临时去考虑什么东西防通胀,更加是一个投机者的焦虑,这个问题对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巴菲特手上持有的现金,是真的现金,不是任何类现金的资产,他并没有去所谓的防通胀,人家不觉得那些钱在手里烫手,其实这就和我刚才说的那个道理是一致的,因为这些现金是一个很好的保险,支付一些通货膨胀上的保费是非常值得的。

那我对现金为王的第三点看法是现金为王不代表你不投资,很多人错误的以为,现金为王就代表卖光一切,手里拿着现金。当他们认为“现金是垃圾”的时候,就会把所有现金投进去,一分不剩。 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投机心态,一种尝试预测市场的行为。“现金为王”的意思是,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应该拥有一定的现金,但是同时你也应该保持投资,永远不要全进全出,那手上存有多少现金是合适的呢?这个显然见仁见智,我这里可以分享我的做法,我的现金储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为生活的应急资金,保持在6个月到1年,具体是6个月还是1年,取决于我对未来一段生活的规划和投资的机会,我的这个应急资金所覆盖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我没什么正经工作,收入不稳定,但是如果你工作相对稳定,可以选择3个月到半年的这个区间,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就好,那在应急资金之外的部分, 就是我用来准备投资的现金,这个现金我会尽量保持在我除去自住房以外的总投资资产的10~20%左右; 比如假如我只投资股市,在股市里有80万的话,那么我的现金会在9万到20万左右,这个数字其实是灵活掌握的,在实在找不到投资标的的情况下,我宁愿持有更多的现金,而当股市波动厉害的时候,我也不会去刻意地通过买卖,去精确调控这个所谓现金的比例,其实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 制定一个具体的金额更有意义。比如你要时刻保持有5万或者10万的现金可以用来投资,这样会更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对”现金为王”的最后一个看法是,现金为王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你对现金的态度直接反映了你的投资逻辑,而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一直持有现金,则反映的是这个人整体财务上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的潜力,那咱们分开说啊。 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眼光足够长,耐心足够久,时刻保有现金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做法,因为你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能够长期投资的条件,而现金是里面最重要的一环,你根本不会纠结到底要不要保持现金;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讨论是否要保有现金的时候,他多少其实还是在做投机的打算,因为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想要做到时刻现金为王,需要一种特定的投资哲学的转变,需要从一个短期投机者,变成一名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而人是很难改变的。另外,即使投资态度改变了,想要做到保有现金,还需要具备另外两个素质:第一,你真的敢在牛市的时候忍痛割爱卖掉一部分获利的股票来增大资金池,或者能够保持拿着钱看着所谓赚钱的机会飞走,真正做到别人贪婪你恐惧,我相信,经历过这两年牛市的人都知道,想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第二个素质则是我们需要有优秀的个人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就是比较强的场外赚钱能力, 以及能够控制的负债和消费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场外赚钱能力直接决定了他在投资上能够获得回报的上限,而这个人能不能掌控自己的消费和负债则决定了这个人的安全边际和风险程度,当经济危机的时候,最先倒下的就是那些高支出,高负债,赚钱能力低的人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认投资的成功与否绝对不单单取决于 在股市中的操作。它更涉及到了我们每个人整体的财富观和价值观的某种改变,所以,真正能够做到“现金为王”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想要达到这个状态可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甚至是痛苦的改变和积累的过程,但是你一旦到了这个状态,想要长期维持下去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那以上就是我对 “现金为王”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给屏幕前的你有些启发,如果你对现金为王有什么见解,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