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祖师在《太极拳论》中提到:“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我们在练拳中如何做到节节贯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要学会敛气之法。敛气出自于《五字诀》中的第三字“(气)敛”,原文讲到:“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在《太极拳论》中也多次提到过敛气的方法要领,比如《打手要言》中“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气贴背,敛入脊骨”。但仅凭寥寥数语,对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来说很难入手和掌握。那到底该如何练习?要想学会敛气,必须先从身法入手,身法是练习太极拳入门的基础,也是贯穿太极拳练习始终的,但因为是基础,所以被很多练习者忽视了,甚至有的人练习多年,却对身法一窍不通。练习身法的过程实际就是敛气的过程,通过“尾闾正中”和“吊裆”,将臀部前送,同时尾骨向前收束,并向上托起丹田,使丹田上翻。同时“涵胸”和“松肩”,两肩向下松沉,胸部往下松,同时两肩微微往里合,这样后背呈现圆而且饱满的状态,再配合松沉,使气贴背往下行,慢慢注入腰间,腰部有力,继续将气由尾闾上翻至丹田。丹田上翻的同时,“涵胸”之气往下降,两者交汇在横膈处,丹田继续后翻,此时后背会微微鼓起,谓之“拔背”。然后“三气”汇聚继续下沉,横膈下移,两肋放松里合,气降到丹田。这“三气”之一为后背之气,气贴背下行,与“拔背”身法结合会将气敛入脊骨,继续往下注于腰间;之二为涵胸之气,涵胸时气往下松与丹田翻起之气合到一起继续后翻,与贴背之气汇聚一起下行,沉到丹田,之三为丹田上翻之气,被涵胸之气下压,不使上浮,继续后翻下沉到丹田。如此身法循环不断,久而久之,自然能掌握并精通敛气之法。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长期坚持练习,直到身法产生变化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精妙之处。初学者可以从身法入手,从松沉做起,只要坚持练习和用心体悟,相信也不是难事。

二、要懂开合。开合是武派太极拳中最具特色的身法,所以后世也有称之为开合太极拳的。开合虽然这里说是身法,但又不单是身法,而是在身法的基础上,通过神、意、气、力的协调配合形成的整体“开合”。在《太极拳论》中也反复提到开合二字,李亦畬宗师直言:“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所以开合就是太极拳的核心,练习开合是先有“合”法再有“开”法,敛气之法练的就是“合”法,“开”法是在敛气的基础上做到“合”身法后,再通过丹田运转而将身法展开,无论开合气都在丹田保持不散。当敛气使丹田聚气充足后,丹田往下翻转,气往后走,此时的关窍是仍要收束尾闾,这样气才会贴背随着脊骨上行,身法也跟着展开,这就是“开”法,一开一合就是一势,也就是一个阴阳变化。后来也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起、承、转(开)、合”四法,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早年为来访的俄罗斯友人表演武派太极拳

三、气要贯通到脚底。当掌握了敛气之法后,久练身法自然会产生变化,此时气会随着丹田与身法的开合不断的升降变化,但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的深化练习,将身与腿连通起来,也就是身法与步法的连通,此时就要将气往脚底贯通,在前面讲的“三气”向下松沉的基础上,一部分气通过尾闾上翻到丹田,一部分气要通过后腿继续向下松沉到脚底,此时后腿应该如何做呢?后腿通过胯根与脚跟作为支点(弓的两端),膝保持弧形且通过尾闾上翻使膝盖有上升之意,形成五弓之一的“腿弓”。一旦“腿弓”形成,气从胯直接贯通到脚底,而尾闾上翻则将作为“弓弦”的“委中大筋”拉起,也将落到脚底之气提起,此时气就形成了两个循环,一是在身法的循环,二是身与腿的循环,此时后脚脚底沉实,随时蓄势待发。

四、如何节节贯如果能做到前面三点,节节贯串就比较容易了。此时气已经落到脚底,脚底非常沉实,节节贯串如同是地底下的一颗将要发芽的种子,将泥土甚至石块等重物一点点顶开,钻出地面一样。武禹襄祖师在《打手要言》中形容:“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就是节节贯串的道理。具体到练法,可以分三部分:一是步法的节节贯串,二是身法的节节贯串,三是拳势的节节贯串。步法的节节贯串就是从后腿到前腿的劲力贯串,劲从后脚脚跟起,一点点从后腿往前过渡到前腿前脚,同时还需要“开”法中讲到的丹田和身法的配合。武派太极拳家刘常春先生常言:“如同坦克履带一样,一节推着一节走”,即此意也。身法的节节贯串则是劲从后脚脚跟起,经过后腿到胯到腰,沿脊背上行直到头顶,这同样是身弓的“开”,所以中间也需要“开”法中讲到的丹田和身法的配合,总的来说则是腿弓与身弓的整体贯串。拳势的节节贯串在武禹襄祖师《打手要言》中讲的很直白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是腿弓、身弓和臂弓的五弓合一的“大弓”的“开”劲。只有同时做到了这三部分的要求,才能体会到节节贯串的深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早年与恩师武派太极拳家刘常春先生练功后合影

懂得了“开”法的节节贯串,“合”法也符合此理,我在文中基本上已经讲出来了,所以不再赘述,有心的朋友可以细细体悟。开合的节节贯串之理正如李亦畬宗师在《身备五弓解》中讲到的:“大弓张,四弓张;大弓合,四弓合。总须节节贯串,一气呵成,方能人为箭,我为弓。”(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丁宁,1980年生,山东莱阳人,现居北京。自幼好武,遍访名师,先从名师学习(李存义传尚云祥系)形意拳、(郝为真传阎志高系)太极拳等内家拳法,后经友人介绍拜于山西祁县戴家心意拳田如文先生门下,得师耳提面命,传授心意真功。近年来经恩师授意广传心意拳。在传习的过程中,本着求真的态度去探究拳术的原理和核心。秉承着符合常理,符合拳理的原则,以自身实证与师传印证,与拳谱拳论印证的方式去研习和传承。并对心意拳、械等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传授中善于用传统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还原内家拳真义。擅长讲解丹田功,心意拳谱,易筋经贯气诀(又名《苌氏武技论》等),内功四经,太极拳论等核心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