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捍卫战争的核心文物之一是南北双方对待奴隶制的。历史上往往把它描述为北方废除奴隶制的道德制高点,而南方奴隶主贪婪、虐待、种族残忍主义和没有人性。这种从道德角度来说更容易让人理解,然而事实可能非常严重,因为另外一个原因,与道德无关,那就是债务。 要知道,当时的奴隶作为一种财产的价格是相当昂贵的。 在1850年,一个奴隶的价格是400美金左右,相当于2021年的13,700美金。由于当时年轻的奴隶被认为是升值的资产,以及拥有奴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仅农场主购买,普通家庭也加入了奴隶购买大军再加上信贷的供应,奴隶的价格就一直在增长。在1860年全年战爆发前夕,一个奴隶的价格卖到800美金, 甚至1000美金以上。相当于2021年的34,200美金,这只是一个奴隶的价格。 很多农场主拥有十个左右,甚至30个左右的奴隶, 这就是今天的30万到100多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内战战前夕,奴隶这个价格无疑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泡沫,而这个泡沫的背后就是每个奴隶主沉重的负债。在美国经济史《Americana》中,作者生动的解释了南方坚守奴隶制的经济原因,他说,奴隶作为南方最宝贵的资产,它已经把信贷错综复杂的交织在整个奴隶制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当你想让一个当时拥有6名奴隶,欠债10000美金的寡妇把她的奴隶全都释放,无异于让屏幕前的你把贷款买来的房子捐给慈善机构,然后用余生去为这些不属于你的资产还债。想要指望一个人高尚地主动放弃自己的资产,你需要自己没有负债,没有后代,同时拥有崇高的品德。最后作者给了一句让我深入脑髓的评论,他说: debt limited action债务限制人的行为。债务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欠债还钱”似乎是我们人类 难以抵御的一个本能。 追求财务自由的我们,谁都躲不过面对债务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是挣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债务呢?既然债务限制我们的行为,我们是否应该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先彻底消灭债务呢?如果我们不得不负债,如何判断好的债务和坏的债务?多少债务又是合理的呢?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去降低债务,或者去承受新的债务呢? 每个人的财务目标,生活方式,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同,这都会导致对债务的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有没有一个 对债务的行为准则呢?这些问题也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一直没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经过几年的投资和思考,我相信我找到了自己的确切答案,一个对债务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它就是我自己总结的债务承受公式,而这个公式我认为能够帮你回答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的大部分关于负债的困惑。

欢迎大家来到数缘的最新一篇文章,我的自媒体平台会分享关于债务规划,投资理财,金钱,以及个人成长相关的知识,故事和书籍。如果你对我的内容感兴趣,请一定记的关注,并为我点个赞,这样会鼓励我为大家创作更多有趣的文章,谢谢!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实现财务自由,不代表0负债,0负债也不意味着财务自由,他们是不同的概念。被广泛认同的财务自由的定义是一个人在不需要主动工作的情况下,依靠资产的被动收入能够完全承担他的全部开支,而负债的还款是包含在日常开支当中。所以,负债可以是0,甚至可以很多。同这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样,关于债务的理解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考量实际上有债务和无债务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下面三个变量: 1. 你拥有的债务的多少;

2. 你拥有债务的种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的负债和坏的负债;

3.你的财务目标是什么。

这三个变量综合起来,你就能判断你的债务水平是不是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在限制你的行为,导致你无法实现财务目标。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刚才说变量太多,太过于抽象。那现在我就要给出我的债务承受公式,这个公式能够包含上面提到的全部变量,给你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参考标准。我马上要把自己的看家秘籍传授出来了,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点赞, 那你在等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OK,我们上公式: 收入*(1-目标储蓄率)-非债务类支出≥负债支出(I*(1-S)-C≥D),对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公式。其中债务支出就反映了债务的总量;目标储蓄率代表你的财务目标。储蓄率越高,你的财务目标实现越快,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变量;债务和收入以及非债务类支出的动态关系代表了债务的种类,也就是好的债务还是坏的债务,这个我会在最后解释;最终这个公式是否成立,就代表了你是否能够承受这个债务。而这个公式再进一步演化,我们得到收入*(1-目标储蓄率)-非债务类支出/负债支出=负债承受力系数,如果这个系数≥1,代表你可以承受现有债务。而且这个系数比1越大,你的安全边际越高;反之,如果这个系数小于1代表你无法承受现有负债,这个数比1越小,代表你安全边际越低, 你越身陷债务泥潭。所以,我们有同一个公式,两种形式。注意,这个公式里的“收入”代表所有的主动和被动收入。 因为我们的公式是面对那些想实现财务自由,正处在财务积累状态的人,并不是代表财务自由之后的状态。 那现在我们就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第一个形式,我的大部分粉丝都有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那我们就拿这个群体做例子。在FIRE群体中,大多数人都在资产积累阶段,追求的储蓄率是50%。当然,你也可以有不同的储蓄率目标。为了简单,我们就按照50%来计算。我们采取一个倒逼的算法,先把收入的一半减掉作为储蓄和投资。那么剩余的一半就是我们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必须要足够覆盖我们的全部费用,包含债务支出。所以,如果你一个月收入是5000美金。减去50%的储蓄之后就是2500美金。假如你一个月的非债务支出是1500美金,那么你能承受的债务支出最多就是1000美金。如果你消费的多,每个月非债务支出是2000美金的话,你能负担的债务支出最多就是500美金。注意,这个债务支出包含任何种类的债务,包含房贷。 同样的,这个公式也可以反过来通过你现在消费和负债支出水平来计算你应该达到的收入。我现在手上可支配的现金可以还清房贷余额实现0负债,但是我依然保留着房贷。虽然说现在房贷的低利率是一个考量,但是它不是决定性因素。 我的公式是我的决策标准,那理解了这个公式的基本形式。

我们就可以继续探讨它的第二个形式: 负债承受系数。 当负债承受系数≥1的时候, 就代表你能承受债务,能实现你的目标储蓄率。 数字越大,代表你的安全边际越高。 反之,系数小于1,代表你无法承担债务,无法实现目标储蓄率,数字越小,你的安全边际越小, 代表你越身陷债务泥潭。我个人认为这个公式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来判断能否负担得起现有或者新增的债务,或者能否实现你的目标储蓄率。 每当你的公式的任意的变量发生变化的时候,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行动。 比如,因为我是自雇,收入不稳定。 假如我们家收入降低无法负担起我的负债,我就得要么减少债务,要么继续减少消费,要么降低储蓄率,或者去增加收入。无论怎么做,都是一个综合考量妥协的结果。对于我来说, 50%的储蓄率在短期内是我严格的目标, 不可改变。所以,我就需要进一步降低消费, 或者想办法增加收入, 或者去使用我手上的存款来降低我的债务。实际上,我过去几年做过这样的事情。 我把车贷一次性还清了,开辟新的业务增加收入,为房贷额外还款10%, 并且把每个月的还款额度增加10%,然后把每个月还款调整成了每两周还款一次,同时进一步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费。 这几项操作下来的最终结果让我的债务承担系数大于1,依然保证了50%的储蓄率。实际上,我的负债水平相对很多加拿大人是较低的。我知道很多在多伦多生活的人,每个月房贷金额都能达到3000加币,而且还有车贷,很多人如果希望实现50%的储蓄率,那么最后算出来的债务承受系数远远小于1的,这就意味着50%的储蓄目标不可实现。 换句话说,债务在拖他实现财务目标的后腿,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选择搬家的最主要原因,我们这里其实不用提什么自住房的升值。因为那不是收入,甚至不是真正的资产,我们以后文章中会聊这个话题。屏幕前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计算一下, 看看自己的债务是否在限制自己的行为和目标。 截止到现在,我们说的都是这个公式的数字演算, 但是刚才还提到, 这个公式其实还包含了对负债种类的判断, 即好负债和坏负债的考量。 那它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先举个例子,假如想要去增加负债的话, 比如,我想通过贷款投资房地产获得现金流收入。 这个行为主要会让公式的两个变量发生变化,收入增加,负债支出增加。如果我这个房地产投资带来的现金流收入和负债的增加依然能让我的这个负债承受系数>1, 甚至增加, 那么这个负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好负债,一个好投资,反之就是一个坏负债, 或者这个投资需要进一步优化。 对,没错,我判断一个负债是好,还是坏,不是简单的看它是什么种类的负债。比如,大多数人认为投资带来的负债是好负债。 但是根据我的公式并不一定如此。当然,这里的存款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能因为某个投资会去增加或者降低你的存款率。但是结论是一致的。 那就是如果我们购买一个东西需要负债, 它最终导致负债承受系数增加, 那代表它是好负债,我们能承受得起, 它本质上是一个投资;如果购买这个东西导致负债承受系数降低,代表这是一个坏负债, 或者说是一个不好的投资,我们本质上是承担不起的。按照这个规律,我们来判断几个常见的负债。

首先,车贷。当你增加一个车的贷款的时候,如果是家用车,你收入的提高跟车的种类和价格大概率无关,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你的贷款支出增大了,同时,你的非债务支出也增加了。比如保险,油钱,维护的费用,以及带来的附带消费都会增加,这时候,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负债承受系数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公认车贷是一个坏负债,并且是你一定要减少或者消灭的负债。那为公司贷款买车或者租车呢?我知道肯定有人说,我租车是为了给公司抵税,这种想法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合理。首先在我们公式里体现出来大概率你的负债承受系数会降低其次,你抵消的税款没有你增加的费用多,最终导致你的净收入还是下降的。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无论是个人贷款买车,还是为公司租车, 或者绝大多数的为消费产生的贷款, 本质的原因就是我们负担不起,其它的都是借口。 那学贷呢?学贷显然会导致未来收入的增加, 但是那是未来的事情,我该怎么判断呢?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用未来的可能工资, 以及未来学贷的还款金额来计算就好了。 这样你就能知道你可以负担的学贷。 当然,你也要控制因为学贷带来的这些资金可能产生的额外消费。 那贷款投资买房呢?我们刚才其实已经给出了结论。你需要用这个公式来控制你借贷的规模, 判断投资的好坏。 那加杠杆儿买股票呢?首先加杠杆买购票的行为大概率属于失去理智的赌博行为,或者对自己极度自信的人,人家根本看不上我这个公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给出结论,加杠杆买股票大概率也不是一个好的负债。因为加杠杆买股票即使最后股票升值了,你不卖掉的话你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即使你有分红收入,那些收入相对杠杆的费用相比甚小,但是你的费用在增加。你的安全边际在减小。 那你说如果我判断对了,股票大涨,我卖掉了呢,这不就符合这个公式了吗?对,但是这个公式对每个变量的判断要求高概率高准确率,但是买对股票的概率就已经很低了,那加杠杆最后成功赚钱脱身的概率就更低了, 不符合这个公式的重要前提。同样的,当我们发现,我们的负债承受系数降低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公很自然的去首先减少不良负债。不良负债的减少往往意味着还款额和非债务支出的同时减少。这比增大收入其实更容易。现实例子就是摆脱消费贷款,摆脱开始计算利息的学贷,消灭车贷,换便宜的车,或者换便宜的房子。我知道,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做到的。 那么你就需要靠本事增加收入,或者主动放弃财务目标,降低储蓄率。其实,如果一个人实现不了负债承受系数大于1 不代表他意志薄弱或者能力低。通过公式的几个变量我们能得出,你做不到是你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做出了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往往会限制你的行为,代表你无法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以及陷入某种固定的生活方式。我分享这个公式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做有意识的选择,而不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糟糕的妥协,却不知道自己和命运签订了一个什么样的条约,最终去抱怨生活的不公。

我们需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债务限制行为。也是这个原因,我大概率会在未来5年房贷续约前彻底消灭房贷,实现0抵押,让我的抵押承受系数远大于1,最大化我的安全边际。我更不会很容易的增加负债,这是我根据我的公式做出的有意识的选择。那么屏幕前的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你有没有自己的公式呢?如果有遇到0负债的粉丝,也欢迎您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这将对我们的所有人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您也希望解决复制,实现财务自由, 欢迎您观看我在这个话题上写作的文章,并保持关注我的文章。 好了,这就是本篇文章全部内容啦,感谢您阅读,我们下篇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