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关于甘肃强省会战略应该形成了共识,虽然相比其他城市晚了二十年,但是只要形成了共识就好。耽误了太久,回头来看,其他省会走过的路,兰州一步也少走不了,踏踏实实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是兰州唯一的选择。

对于兰州为什么必须强?其实前段时间东方甄选甘肃行就给出了答案,虽然我们可以用辉煌的历史和自然风光展示甘肃,但是有一个巨大的危机我们也要看到,那就是东方甄选甘肃行无货可卖,或者只能卖一点初级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背后反映出的事实就是,甘肃的工业太弱了,甘肃的品牌太少了,甘肃的省会太落后了。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河南还卖个食品和建材,安徽卖个电器和面板,四川卖个家具和电子,甘肃几乎在各个终端消费品领域,打开淘宝选择兰州发货,都是一片空白。

90年代开始,甘肃的实体产业被转移挪走,或者就地破产后,甘肃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中低端产业,传统产业也没有被重视,所以消费品工业是一塌糊涂。

五年前,德邦物流从兰州往东边某城市发货的价格,要贵过从东边某城市发到兰州的价格几成之高,可见兰州物流业攒货能力之差,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中小企业的本地货饱和发往全国,同时这些年飞速发展的中欧班列,当西安成都都能达到上千列时,兰州仅仅百列上下,这两年才有所进步。

所以在整个90至20年代这三十年的淘汰赛中,甘肃与兰州可以说是早早出局,即便是有建国初与三线建设的工业底子和城市规模底子,兰州的城市排名也从全国二十强掉到了百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这些年,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当年中国技术好,不是因为中国像俄罗斯那样有石油,不是像美国那样全球粮食出口第一大国,那时候中国的制药业也不行,新冠往前推20年,中国恐怕没法像现在一样在全球推销中国疫苗。

但中国当初比今天本国饿死人还在用粮食换外汇的世界稻米出口第一大国印度,聪明的一点就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把人口优势转换成了产能,从而坐定了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人口作为第一要素,是可以通过工业武装直接转化成消费品的。如今,中国手上有全门类的工业体系,有所有世界上能叫得出的终端消费品,或者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生活必须品,这些消费品是全世界哪怕是个穷国小国都不会拒绝的进口项。

毕竟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没有产能的国家不需要,但消费品,哪个国家会不需要?握着这样巨量的核心的国际贸易刚需进口商品,中国岂能不崛起?

而兰州,就是市场经济前三十年败下阵来,没有建立发达的消费品工业,几个工业强项也都是做中间产品。以前的兰州虽大,也只是一个东部消费品倾销地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前边说的,打开淘宝,发货地选兰州,任何商品都是大片空白,而其他城市,哪怕内陆强省会,多多少少占据着几项消费品市场,而且像四川家具那种,虽然是传统行业,却是高溢价的,小作坊孵出了多少大工厂,夫妻店育出了多少亿万富翁。

都说兰州的县域经济不行,为什么不行?这类做消费品工业的中小企业一般就是向周边郊县蔓延扩散,用来填充和提振县域经济的。不要传统行业,不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兰州这座建国初布局出来的工业大市,曾几何时,消费品供给全部靠自己生产,而不是依赖东部大城市的产品。

但是,近二十年,兰州选择了脱实向虚,而不是向自己的郊县转移产业,郊县作坊进行生产,那兰州周边的郊县(包括兰州三县,白银、定西和临夏等地)就只能是纯纯的农村,怎么会有强大的县域经济?

城市单体竞争的时代,兰州就是这样简单粗暴耽误了县域经济,要知道作坊厂虽然叫起来不体面,看着影响市容,却是远到欧洲老牌发达国家,近到中国沿海城市,都经历过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作坊厂做得比较好的内陆省会郑州、武汉、西安和成都等省会,现在经济规模都远在兰州前边。这些企业是小,但积少成多,对城市发展不是没有作用。当然,现在是产业链重塑。兰州都市圈还有兰西城市群迎来了第二次补齐消费品工业的机会。

为什么要建设城市群?城市群人口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依托于越来越庞大的都市圈人口规模,把兰州丢失的消费品生产拿回来,以后这类服务于核心产业的下游产业,就应该在都市圈的外围城市中,城市群的共富,就是这样去分工。

不过品牌竞争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中国产业链照搬当下全球产业链,那么届时可能就是跨省公司像跨国公司一样,在各个城市群设厂生产,总部经济仍然在东部,看现在各省对大型企业的招商引资,大企业全国性的生产项目布局,趋势就已经很明显了。

对兰州来说,这二次机会,很难是品牌复苏,只能是产能回归。但是兰州现在产业集群还处于培育初期。而且说真的,兰州的人口太少了,距离中东西部一些核心都市圈主城区2000万,甚至3000万级人口,距离还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兰州都市圈人口还不足以形成把消费品产业拉回到本地城市群的规模效应。笔者认为至少要到1000万级人口,才能摊低人均经济成本,让消费品生产来到本地,开始兰西城市群整体,包括都市圈外围地级市的人口膨胀。

这也就是笔者为何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兰白合并和移民搬迁的重要原因,借助陇中生态平原建设,加快人口向兰白都市圈集聚是核心原因。这一波强省会,必须加快作坊厂在兰州都市圈的外围附近集聚,创造条件,鼓励各类作坊厂在兰州都市圈生存下去。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这就是一个固定的顺序。先膨胀兰州,地市定然受到影响,有所萎缩。其实这也不是哪个领导或兰州人策划出来的,是地铁、高铁、城铁、高速、机场、市政路网、桥梁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发生的规律。

人类只是要顺应社会和自然规律去进行更高效的引导,所以现阶段只有不顾一切地强省会,让兰州都市圈膨胀起来,甘肃才有希望。然后兰州都市圈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更大范围和幅度虹吸周边要素,城市群内的地市自然也会跟着膨胀,只是需要等。

而现在,先做大兰州都市圈人口,争抢产业高地,截流资本,培育产业集群,把核心产业先捂住,攒起来,是当前的关键。所以对兰州来说,想要拿到城市竞争的入场券,拿到门票,就必须不顾一切将人口膨胀到800万,甚至1000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后面的竞争,将是历史级的,竞争肯定激烈,考验还很多。这一局接不住,可能建国初的底子就没前三十年那么生效了。因为过去是东部吸中西部,中西部都不好过,兰州离都东部还算最远的。

但未来,中国大陆中东西部是一个链条式多点开花,多区域多中心春笋涌现崛起的过程。到时候雄安要吸,成都要吸,重庆要吸,郑州要吸,合肥要吸,济南要吸,西安要吸,他们不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远离兰州,而是围在兰州周边。

兰州再不聚拢人口,甘肃可能就干了,甘青宁也要干了,从河湟谷地开始就大西北化,甚至圣罗兰化了。对兰州来说,国家把政策和方向给了,是考虑到局面复杂的西北稳定,让兰州承担国家的战略任务,是一种敦促,是一种保护,是一种提点,是一种偏向,但甘肃和兰州如果自己走不好未来这几步,依然走错路,仍会是坐以待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想象,未来如果没有能源技术革命,中国主导的全球格局和国内格局大抵也就这样了,毕竟国家也没能力直接给各省平分人口、城市资金和GDP,那时候,追赶超越何其难,对兰州来说再无希望。其实,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国外,近几十年欧美有没有突然逆袭崛起的大城市案例?

如果建国初是阵痛不断的从无到有,改革开放是摸石过河的从有到大,那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时代,就应该是全局动员的从大到强。兰州需要找准位置。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天无二日,中国体系不建立,别人也要把有潜力的你彻底打残才放心。因为,对于国家来说,这次是最后的冲刺,冲到了,就是真正的汉唐盛世,将奠定至少数百年的国际秩序。这个形势最终能不能成,要看国家的成败。但国家现在也正在努力。遭到的围堵越厉害,就说明越在努力。

跟随这股大势,甘肃和兰州千万不要再犯方向性错误了。中国的广域型市制本身是一个大城市带一群小城市的行政圈型小型城市群,因此有些地级市的行政分解与地理山川形便原则不符,更显犬牙交错,是会耽误本应顺从地理规律的经济发展的。

过去没有都市圈的形态,带区的市,即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是把行政圈当做腹地,但现在是在向都市圈与城市群引导发展,当行政圈与都市圈范围出现不重合甚至抵触时,行政壁垒,该推倒就要推,否则,无法统合区域内各个利益主体,山头林立的结果是内斗内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人事半功倍,甘肃是事倍功半,最终还是要被比下去,而比下去的下场,就是恶性循环。如果甘肃和兰州还是不能醒悟,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小算盘,还是不敢啃硬骨头,还是遇到困难绕着走,那么在未来产业格局彻底抵定的全国经济版图中,兰州再难爬出来,甘肃也将注定没有希望。

强省会,应该是甘肃或者兰州最后一次机会了,这也是兰州必须要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