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9年11月,广东战役打了胜仗的消息,迅速通过报纸传遍全国。

12兵团46军的战士们互相拥抱着欢呼雀跃,军营里一片激动。

角落里,有一个年轻战士拿着报纸,哭得满脸都是泪水。

连长看他不对劲,忙关心地上前问他怎么了。

战士指着报纸上的人,哽咽着说道:“这个是我失散22年的父亲,我终于找到他了!”

连长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不由得失笑,他拍拍拍战士的肩膀说道:“这是15兵团的司令员,怎么可能是你的父亲,你太想念父亲了吧!”

战士摇摇头,从衣服里层翻出一张照片,坚定地说道:“父亲的照片,我每天都拿出来看,绝对不会认错,他就是我的父亲!”

连长接过来仔细端详,那张照片历经年代的洗礼已经泛黄,而且照片中的少年显然没有邓华将军现在的庄重感,连长不能确认。

再抬头一看,倒是觉得这名战士的眉目间和邓华将军有几分神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斩钉截铁地说道:“是我父亲,没错,我父亲叫邓多华!”

02

这名战士叫邓贤诗。

他是个孤儿,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家,母亲后来也因病去世。

从小,他对父亲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母亲的讲述。

母亲说,父亲在他刚满半岁时,因为党员身份被敌方通缉,只能抛下妻儿,加入战争。

那一年,是1927年。

父亲走了后,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他回娘家避难。

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虽然邓贤诗的脑海里并没有父亲半点记忆,但母亲的话总让他对父亲充满崇拜。

“你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离开我们是因为国家需要他,人民需要他。”

“不能看着你长大,你父亲的心比你还要痛上百倍,但他没办法。先有国,才能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10岁的邓贤诗第一次收到父亲从远方寄回来的信。

父亲在信中说,自己刚刚率领部队参加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

邓贤诗满身热血沸腾不已,恨不能告诉全世界:自己的父亲是打退侵略者的大英雄!

然而没多久,战场上却传来了邓多华牺牲前线的消息。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击垮了母亲。失去精神支柱,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哭过之后,邓贤诗毅然决定跟随父亲的步伐去从军。

一方面,他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为国而战的英雄;

另一方面,他期盼着有一天可以和父亲在部队里相遇重逢。

03

没想到,他竟在报纸上找到了父亲。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邓华率领15兵团打响解放华南的最后一战。

历时34天,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解放了广东绝大多数城市。而邓华和几位司令员的照片也以英雄之姿登上报纸。

邓贤诗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己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长说,司令员叫邓华,你父亲叫邓多华。

邓贤诗更加激动,仅一字之差,这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这分明就是自己的父亲了!

连长仔细一瞧,发现邓贤诗确实和邓华将军长得有几分相似,他心里存疑,于是便答应帮他向上反映一下。

04

很快,事情就有了眉目。

部队里有两位司令员听说了此事,特意过来找邓贤诗。

他们和邓华是几十年的旧相识,知道他的原名就叫邓多华,也知道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走失了的儿子。

一见面,他们几乎就能确定这是邓华的儿子无疑了。

后来,邓贤诗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他们帮忙转交给邓华。

就这样,失散22年的父子俩通过一张报纸又重新联系在一起。

05

很快,邓华来到12兵团和儿子相认。

两父子抱头痛哭,邓华含泪倾诉自己对妻儿几十年来的亏欠和愧疚感。
原来,这么多年来,邓华也一直在努力尝试和家人团聚。

刚参加战争的那几年,他不敢跟家里人联系,后来,直到平型关战役大胜,邓华打探到老家那边的情况,才给妻子写信报平安。

那时,抗日战争爆发,四处战火纷飞,他没法把妻儿接到身边,没多久,就听到了妻子病逝的消息。

他马上想到儿子孤身一人的无助,当即就想将儿子接到身边,偏偏那时候,局势异常紧张,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邓华全心投入在战场上,根本有心无力。
一直到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邓华激动地飞奔回老家接儿子,但那铺满灰尘的屋子里早已空无一人。

村里一个老人告诉他:“那孩子早就走了,母亲不在了,他只能去流浪了吧。”

这句话,让邓华心都碎了。

他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儿子了,却没想到原来儿子一直就在身边!

父亲的话,让邓贤诗泪如雨下。

他和母亲都没有怪过父亲,尤其当他知道父亲这些年来打下的战役、立下的战功,他只为父亲感到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他告诉父亲:“妈妈临走时说,您是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她从来都不后悔嫁给您。”

邓华一听,再次红了眼眶。

那天,他们还说了很多很多话,劫后余生的重逢让父子俩都倍感珍惜。

06

当年,邓华将军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抛妻弃子”,踏上征途,这其间多少辛酸和眼泪只能独自苦咽。

幸运的是,他还能在晚年和儿子团聚。

但在那个战乱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邓华将军一样的无名战士们,舍弃家庭的温暖,奔赴冰冷的战场。

生离死别,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如今,我们站在和平岁月里,绝不能忘了那些曾经为国舍家的先辈们。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抚今追昔,让感恩之心开出灿烂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