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漱石、张云逸指挥新四军北撤和调兵入鲁

《张云逸传》:

指挥新四军北撤

194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同意你们提议,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此事已在重庆谈判中当作一个让步条件提出,且有好影响。”“估计江南、皖中可以撤出四五万人,以此加强苏北、皖东,则苏北、皖东主力应即迅速向山东开动。关于南面撤退计划及北面进兵计划,望你们决定电告。陈、饶到山东后,将来华中分局的名单亦望你们提出,或即以谭震林、邓子恢等同志负贵。”“南面撤兵是公开的,但北面进兵是完全秘密的。望在内部讨论及动员时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针既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将新四军苏浙军区和第七师安全撤至新四军的基本阵地。

中共中央发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正向淮阴搬迁。9月19日上午,军部由江苏吁胎县的千裸柳出发,当晚到达岗村,20日经中渡、蒋坝到达高良涧,21日进入淮阴城。

22日上午,张云逸等连续召开会议,讨论部署江南新四军和第七师主力的北撤问题。

当时,苏浙军区共6.5万人,第七师共2万余人(不含由谭希林带走的主力)。在国民党军已经开始对这些部队实施分割包围的情况下,指挥近10万人的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不亚于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战役。对此,张云逸等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组织新四军各部交替掩护后撤;二是部署南方各地留下必要兵力坚持原地斗争。

关于组织苏浙军区部队的北撤,张云逸等于22日作出部署:浙东部队(第二纵队)撤退的方向是经苏南到江北,其步骤为“首先以极大部分主力及高级千部为第一批转移,除弹药、经费、冬衣外,力求轻装,愈快愈好;第二批以少数主力掩护一切可能撤退的武装、地方干部及可能随带的资材撤退”气苏浙军区主力的撤退步孩为:粟裕率领第一、第三纵队迅速集结,立即出动;叶飞、金明率第四纵队及江南全部可能转移的部队和地方干部,作第二批转移,时间在浙东部队转移到苏南安全地区之后。

由上可以看出,这一转移计划的主旨是要求每个纵队自身和各纵队间都实行交替掩护,即在每个纵队中以第二批掩护第一批转移,在苏浙军区部队中又以第四纵队掩护第二纵队转移。这样就可使各部队在转移时互相关照,首尾策应,避免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

第七师的转移也是如此。张云逸等发布“即刻集结部队,准备安全交通,候令出发的命令后,位于江南的沿江支队和皖南支队,在第七师江北部队的策应下,渡江北上,向师部靠拢。

在指挥部队北撤的同时,为保留江南和皖中等地的革命斗争火种,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张云逸等以华中局的名义就如何坚持原地斗争作出全面部署:“胡明地区如能生存以不撤退为原则”浙东应留下短枪百支、长枪数十支及电台一部,“以四明山、会稽山为基地分散坚持”气苏南应留下相当于三个营的力量、皖南除胡明部外再留下相当于三个主力连的兵力、皖中也留下相当于三个连的力量.以山地、湖泊为基地,向国民党薄弱区开展游击战争。

在张云逸等的精心部署和指挥下,苏浙军区和七师部队发表了由华中局起草的‘告党员书》和《告别民众书》。挥泪告别了用鲜血培育的一块块抗日热土和解放区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转移的征程。

在北撤的过程中,七师的转移最为顺利。

接到撤退命令后,曾希圣迅速收拢和含、沿江支队,准备船只,布置开展大别山游击战争和就地坚持。皖南支队原打算经苏南转至江北,但由于日伪军封锁了去苏南的道路,被迫改由皖南渡江北上,向师部靠拢。这样,第七师要转移的部队和地方党政干部共计2万余人,利用所能搜集到的船只北渡巢湖,一次运3000人需要往返8次。而桂系国民党军李本一部准备于10月1日向皖中解放区的汤沟、三官殿、无为等地进攻,同时准备封锁长江,以阻止皖南支队北上。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张云逸等根据曾希圣的请求,第二次派出第二师第四旅伸出接护。皖南支队于9月29日北渡长江与和含支队在白茹洲会合后,10月3日晚第七师开始北渡巢湖,5日晚全部到达湖北岸的西山异地区,之后在第四旅的接护下安全到达淮南津浦路东地区。

苏浙军区主力的撤退,还算基本顺利。

位于苏南和长兴地区的苏浙军区主力,距江北虽然只有几天路程,但转运物资需要耗费时日。这时,新四军军部准备把苏浙军区的三个主力旅即第一、第三、第四纵队,北调山东。为此。张云逸等于,月26日致电粟裕、叶飞:“你们行动在略事布置秘密工作后,最好从早出动。第一批与第二批出动部队不宜隔离太长,免受顽方截击。”“后方笨重器材(有些不能运的可不要)可陆续运至五、六分区,以便随后北运,免拖景主力行动。五、六分区部队与地方工作,仍归还苏中的领导,仰使掩护物资及浙东部队,并配合苏中坚持斗争和我争取较长时间布置党的秘密工作。”

根据军部的指示,粟裕决定10月5日率部出发。这时。国民党军已经占领南京、镇江、浦镇等地,并准备截击北撤的新四军。张云逸等于7日致电粟裕、叶飞:“镇江及其以西地区均已为顽军接收控制,你们应决心在镇江以东地区渡江北来为好,但北撤部队务须有战斗准备,以便应付任何悄况。”

正如张云逸等所料,苏浙军区主力北撤时遭到了国民党军的拦击。10月5日,粟裕指挥第三纵队从宜兴地区出发北上。第一纵队从茅山根据地出发跟进。部队到达江阴以西的申港和常州以北的魏村时,遭到伪警备第六纵队和伪税替团的拦击。第三纵队当即将其歼灭或击演,打开了北上的通道。随后,第三、第一纵队在西石桥地区渡江北上。

由叶飞率领的第四纵队,担任着策应浙东第二纵队北上的任务。10月11日当第二纵队和地方干部大队渡过钱塘江后,叶飞率部从长兴地区出发北上,16日渡江进至泰兴地区。15日.第四纵队一部在夜渡长江时,因超载和船舱进水,发生了轮船沉没事件,纵队政治委员韦一平等800余人不幸遇难。16日,张云逸等将这一情况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

如果说第七师和苏浙军区主力的转移还算顺利或基本顺利,那么浙东第二纵队的转移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遭到了国民党军重兵的围攻。

1945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十五集团军占领了德清、武康(位于今德清县西部),并向淞江前进,封锁了浙东部队通过富春江经浙西去往苏南的道路。浙东部队只能北渡钱塘江或杭州湾,经浦东、浦西、苏(州)常(州)太(仓)地区北移。由于第二纵队再加上地方干部共计1.5万人,船只又少,谭启龙和第二纵队司令员何克希要求从山东、苏中解放区抽调船只帮助转运,或直接将部队经海路运往江北。

然而,此时山东的船只正在运兵东北,从苏中调集船只经海路转运部队容易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攻击。为此,张云逸等于9月23日致电谭启龙、何克希:“山东、苏中船只另有任务,且乘船有全部被俘虏的危险。你们必须坚决迅速经海北、浦东、浦西到苏南转江北,叶副司令仍率主力在苏南等候掩护你们。你们必须坚决迅速转移,不可延误,免道桐失。至于老弱病员,则可化装到苏南或乘海船到苏中。”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清楚,时间就是胜利,要求第二纵队不要等待外援,利用现有船只立即组织渡海。但考虑到浙东部队确有实际困难,张云逸等又一面从苏中、浦东调集船只,一面致电谭启龙、何克希:“我们虽已电令苏中、浦东船只去浙东(胶东船只另有任务,不能调浙东),但可能性极小,还望你们自己到处努力设法解决,如船只过少则可分批波海。’动据此,第二纵队分三路从三北地区。向杭州湾南岸进发,准备渡海北撤。

为消灭新四军浙东部队于钱塘江口,国民党军先后调集第一二四、第七十九、第四十、第一0八师等部南追北堵。9月29日拂晓,国民党军第七十军一部和浙江保安团及伪军,袭击了在周巷集结的第二纵队第五支队。第五支队坚决反击。将其击退。30日,第二纵队先头部队两千余人由杭州湾北渡。国民党军第一二四师两个团由杭州北上,第七十九师一个团由淞江南开映石(今海宁市),进行合围。10月2日,先头部队在映石东南袁化镇附近与国民党军激战竟日,才突出重围。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云逸等于3日致电第二纵队:“在江边候渡部队,如有船立即北渡,如船不够即以一部迅速北渡,其余未渡者即转回原地游击坚持,并寻机挺进浙南或其他地区活动,切勿久停江边,致遭损失。望令未渡部队机断专行为要。”“我已经北渡部队,如遇敌阻击时,应分路努力向苏北或与叶部会合后再北上。”“无法北渡部队,应该公开宣传国民党背信弃义,一面向毛主席〔表示〕允许我军北撤。一面集中大军阴谋歼灭我军,以激公愤,争取同情。”

张云逸等一面指挥第二纵队北渡,一面向中共中央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3日,张云逸等以华中局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浙东部队向海北、浦东撤退,因缺乏船只及遇风雨,只有一部约两千余已渡钱塘江。如果风向有利,苏中大批船只可如期赶到,则北渡钱塘江不成问题。”“我浙东部队战斗力较弱,转移道路较远,而时间又较仓卒.在顽全力阻击下可能遭到损失,请中央考虑可否转毛主席向蒋方抗议制止。”“我们已令谭何警戒及破坏沪杭铁路阻顽前进,如遇顽军进攻,除以一小部与顽纠缠、牵制与迷惑顽军外,其余应取捷径北进,必须时可分成三四或五六路北进,使顽目标分散。”同日,张云逸等又致电朱德、刘少奇“我们拟向全国人民控诉国民党,高呼企图歼灭浙东部队,因恐时间来不及,请中央代为起草发出广播。”

4日,中共中央向中共谈判代表团摘要通报了张云逸等3日的这两封电报。但鉴于国共和谈正在进行,通报时只提到“请考虑向蒋提抗议”,并未提及“向全国人民控诉国民党”的内容。

在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第二纵队何去何从必须尽快抉择。为此,张云逸等一面向第二纵队通报国民党军的调动部署情况,一面给以切实指导。5日,张云逸等致电谭启龙:“前电顽情来自密谍,不一定完全可靠,盼你们根据当面情况决定行动。如果当面情况并无重大变化即应尽量北渡,只有在万不得已毫无办法时,未渡江部队始可转回原地坚持或分向浙南开展局面。”

事实上。在国民党军第七十军已经占领余姚、周巷的情况下,第二纵队已无退路,只能向前。4日拂晓,第二纵队另一部北渡至海盐橄浦登陆时,遭到国民党军第七十九、第一O八师共7个团的围攻。第二纵队血战16小时,伤亡213人,才杀出重围。6日,第二纵队全部渡过钱塘江,分路向北挺进。由于情况紧急,第二纵队从6日16时开始中断了与军部的电台联络。9日,第二纵队与浦西部队会合。直到这时,其与军部的电台联络才得以恢复。此后,第二纵队主力在张云逸等的指挥下,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拦截,于IO月20日在常熟东北地区渡江,次日进人南通、海安地区。

第二纵队是苏浙军区出发最早但到达江北最晚的部队。随着第二纵队主力北渡长江,张云逸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10月29日,张云逸等致电中共中央并新四军军长陈毅:“谭启龙到军部。浙东部队除最少数尚未渡江外,苏南、皖南、皖中、浙东约七万部队、地方武装与干部,均已胜利到达江北、皖东地区。”“由于长途行军,部队多感疲劳。又由于转移仓促,多未装备冬衣,一时解决不易。故北上计划在时间上大部感到困难,现正尽力使几个主力旅提早人鲁。”

从重庆返回延安的毛泽东得知新四军北撤成功,备感欣慰,10月31日起草了中共中央致张云逸等电报:“庆祝七万部队胜利地到达江北、皖东。这些部队必须穿上冬衣,恢复疲劳,向他们解释形势任务.鼓励士气,整顿纪律,不必仓卒出发。几个已经恢复疲劳、士气高涨的主力旅,则应提早人香。”。

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主力北撤后,留在原地坚持的部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苏浙军区主力转移时,留下了约两个营的兵力,成立了苏浙皖新四军留守处(兼中共苏浙皖工作委员会)。由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熊兆仁任留守处司令员兼工委书记,下辖茅山、太(湖)福(湖)、郎(澳)广(德)、浙西分工委。第二纵队转移时,也留下了少数武装,由中共浙东区四明地委副书记刘清扬等人领导,在四明山等地分散坚持。第七师主力转移时,成立了由胡治平任主任的第七师留守处,由杨明率两个主力连重返皖南,联络胡明部一起坚持皖南斗争,同时派桂林栖赴大别山,与钟大湖部会合,成立了由桂林栖任书记的中共皖西工委。

这些部队除少数损失外,大都坚持了下来。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及时改变斗争策略,同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不屈不烧的斗争,牵制了国民党部分正规军,直接配合了江北解放区的斗争,并在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和渡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局面的形成和成绩的取得,与张云逸等在组织撤兵江北的同时高度重视坚持原地斗争是分不开的。

调兵入鲁

杭日战争的胜利,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先机控制东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进而把东北建成稳固的战略基地,打破国民党的长期战略包围,中共中央于1945年9月19日决定从山东抽调六万兵力进人冀东和东北,从华中新四军(第五师除外)抽调八万兵力北上山东和冀东,同时决定林彪去热河,j、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植到东北工作,新四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等到山东工作,由谭震林、邓子恢等组织华中分局。

根据这一战略决策,张云逸等一面组织新四军北撤,一面调兵北上,并把调兵北上逐步作为新四军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时,争取东北既千载难逢。又十万火急。9月10日战略部署调整的指示刚刚发出,中共中央获悉美国海军将在天津登陆,准备帮助蒋介石夺取北平、天津并争夺东北。为先机夺取冀东,控制国民党军从陆路进人东北的门户,中央军委于20日命令山东军区“以不少于三万基干兵团,限电到一星期内到乐享、秦皇岛(该处尚有敌两千)一线登陆,协同冀热辽军区扫清冀东伪顽军。”同时命令新四军“立即抽调三万五千基干兵团,限电到后廿天内到达鲁南之蒙阴地区待命。”

出兵冀东,这只是“向北发展”的第一步。根据中央军委的出兵要求,张云逸等首先考虑到了刚刚打完两淮战役的新四军第三师。该师不仅位于苏北,距离山东近,而且是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第三四四旅等一些老部队发展起来的,人数多,装备好,战斗力强,由该师担任北上山东的任务是再合适不过了。23日,中央军委根据张云逸等的意见,决定调第三师北上。28日,黄克诚率第三师第七、第八、第十旅和独立旅及3个普卫团共3.5万人,陆续由淮阴地区出发。

战略部署的调整,不仅涉及兵力的大规模调动,还涉及罗荣植等去东北与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等问题。由于出兵东北主要靠山东,罗荣植将以主要精力调集部队向东北进发,并准备随时与部队一同前往。另外,由于国民党军何柱国部和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部,准备由徐州沿津浦路北犯,新四军必须派兵北上山东接防,山东军区才好抽兵向东北进军。为此,罗荣植和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于9月22日提出新四军先抽调三个团到陇海路以北之鲁南地区接防的建议后,一再要求陈毅、饶漱石、张云逸等速去山东。以便完成工作交接。

然而,此时陈毅正在由冀鲁赚军区赶回华中的路上,张云逸、饶漱石等正在组织部队南撤和北进。一时难以抽身。无奈之下,张云逸等一面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通知陈毅由单县直赴山东,一面提出“如果罗即须起程,可以不必等候,一切请黎玉同志主持”,并派中共苏北区委组织部长向明、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和华中局财经委员会委员朱毅等,前往山东接洽。应当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确定第三师北上的同时,为完成从华中地区抽调八万兵力北上山东的任务,张云逸等研究了一个新四军分四批人鲁的计划,并以华中局的名义于9月25日上报中央军委。

这个计划是:第一批由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四个旅北上;第二批由罗炳辉率领第二师的第四、第五旅北上;第三批由粟裕率领王必成旅和肉勇旅(即苏浙军区第一、第三纵队)北上;第四批由叶飞率容政国旅(即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和由苏中军区部队编组的三个旅北上。

张云逸等认为,将这12个旅在华中补足9万人,按途中减员I万人计算,到达山东时也能保证还有8万人。在这些部队中,除苏中新编组的3个旅以外,基本上都是新四军的主力部队。

接到这个电报后,中共中央于次日复电华中局:“江南撤退,但江北必须保持,不可放松。如我在苏中、苏北、皖东不能击退顽军进攻,则对全国战略形势将受影响。你们北上部队除三师四个旅以外,第二批二师两个旅,是否再令九旅北进,因九旅原在山东行动。粟裕两个旅可作为北进预备队,看山东形势,须要时即调赴山东,不须要时可留华中工作。叶飞一个旅必须留苏中、苏北,因华中须仍留必要的主力部队。如果将来山东方面须要更多兵力,可从华中派些次要的部队北上。因目前谈判已无结果,大的内战可能姆发,那时苏北、皖北在全国战略上仍居很重要的地位。”

中共中央在这封电报中主要讲了两层惫思,一是华中地区必须留下一部分主力部队,二是第二批人鲁的部队不是两个旅而是三个旅,即除第二师的第四、第五旅外,还增加了第四师的第九旅。

根据中央的第一层意思,张云逸等研究后于10月6日提议粟裕留华中,帮助谭震林、邓子恢,任军区司令员,第一师(苏浙军区主力)北上部队由叶飞统率。

8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叶飞率江南部队北上”。

中共中央建议调九旅到山东也是很有道理的。一是因为第九旅是由韦国清等领导的山东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等部队发展起来的。对山东特别是对鲁南的情况比较了解,便于部队行动和作战;二是第九旅位于淮北,到山东距离近;三是第九旅既是第四师的主力部队,也是新四军的主力旅之一,能够胜任北上山东接防的任务。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梢神。张云逸等于9月26日命令第九旅由第四师副师长韦国清率领,到鲁南归陈毅军长直接指挥,担任鲁南防务。

要第九旅出动的命令刚刚下达,9月28日中央军委根据美军将在烟台、威海、秦皇岛登陆和国民党军由徐州已开始北上的消息,一面要山东军区加快从海上向东北运兵的速度,一面电告张云逸等:“除令三师去冀东外,请再令三个旅迅速到鲁南接替山东部队防务,参加津浦战役。”

北面的情况紧急,南面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第七师准备北渡巢湖,曾希圣多次致电新四军军部,请求派有力部队接应。为不使第七师在北擞时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张云逸等于29日致电中央军委:“二师在七师部队未到达路东前,只能抽调五旅会合九旅共两旅到鲁南。”已令五旅10月1日由六合出发,九旅10月3日由永城出发,“四旅须候七师部队到达路东后,方能出动。" 10月1日,中共中央复电华中局:“同意五旅、九旅即去鲁南,四旅暂缓北上。”

的确,中共中央要新四军军部派三个旅迅速北上,是当时山东形势的需要。

10月3日,国民党军霍守义部及骑二军、吴化文等部先头部队五千人到达膝县,准备待其主力到达后继续北上。在此情况下,如果不能阻止国民党军北进,“向北发展”就难以成功。为此,中共中央于10月6日致电罗荣桓、黎玉、张云逸、饶漱石等:“目前切断津浦路充州至徐州段非常重要,望罗、黎妥加部署.张、烧令华中部队速调山东参战。否则顽军北进到济南、天津,即将妨碍我军北调及战略计划的执行。又为指挥熟悉便利计,罗荣桓暂留山东,饶漱石暂留华中,待各方部署妥善后,再按中央决定调动。”

据此,张云逸等命令第五、第九旅兼程北进,陈毅于10月5日到达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后,迅速组织津浦前线野战军,发起津浦路徐济段战役,阻止国民党军北上。

为阻止国民党军北上,张云逸等于10月4日致电第二师、第四师:“彻底破坏铁路。迟滞蒋军北进,具有全国战略意义,已如军委九月三十日电示。我华中对津浦、陇海铁路破坏无大成绩,军委三日六时电已提出批评。”“为彻底破坏陇海路徐场段、津浦路徐浦段铁路,以迟滞蒋军东进北进,决使用二、四师大部主力(除执行新任务部队)执行此战略任务。”

根据张云逸等的部署,第二师以三个主力团、三个地方团及民兵,由淮南军区政治委员莆望东统一指挥,于10月7日开始破坏津浦路蚌埠至浦口段铁路。第四师则以四个主力团、三个地方团及各县区队及民兵,于8日开始破坏津路徐州至蚌埠段;由张爱萍指挥十一旅两个团并配合民兵,破坏陇海铁路徐州至杨山段。至10月中旬,仅第四师破坏津浦铁路徐州至蚌埠段就达一百多公里。新四军的破路行动,对迟滞国民党军北进、配合由陈毅指挥的津浦路徐济段战役起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决定罗荣桓留山东及新四军军部暂留华中,无疑对山东向东北进兵和新四军主力北调山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完成出兵山东和坚持新四军江北阵地这两项战略任务,张云逸等一面调兵北上,一面编组部队。除黄克诚的第三师和地方部队外,张云逸等于10月中旬计划编组21个旅,即:浙东旅;江南王必成、陶勇、廖政国、钟国楚4个旅;苏中刘清松、陈玉生、胡秉云、张属东4个旅;第二师的五旅、六旅和罗占云的独立旅;第四师的第十一、第十二旅和张震球的独立旅;盐城谢样军旅;已经北上的第四师第九旅和准备北上的第二师第四旅;第七师的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旅。每个旅编7000至7500人。

在这21个旅中,头等旅7个,即王必成旅、陶勇旅、启政国旅和第二师的第四、第五旅及第四师的第九、第十一旅;二等旅7个,即钟国楚旅、刘清松旅、陈玉生旅、胡秉云旅、第四师第十二旅、罗占云独立旅和第七师十九旅;三等旅7个。即浙东旅(原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张展东旅、张展球旅、第二师第六旅、谢祥军旅和第七师的第二十、二十一旅。至IO月16日,有的旅已经编成,有的旅正在编组中。

另外,抽调大批干部北上山东也是张云逸等的一项主要工作。

当时,出兵东北主要靠山东,因此山东有大批部队和千部向东北进发。为此,罗荣植和陈毅多次致电华中局,要求派大批军政干部到山东工作。10月8日,张云逸等复电陈毅:准备将皖中、苏浙、浙东3个区党委约1500名干部抽调山东,其中区党委的干部有金明、向明、李步新、刘顺元、谭启龙等,地委级干部20名。此后,罗荣植、黎玉、陈毅又提出从华中调15个军区的副司令和副政委北上山东。

为此,10月13日张云逸等以华中局的名义致电罗、黎、陈:“我们为了便利了解双方情况与需要,前派各干部前往接洽。现陈军长已到达,上述千部请山东分局于其了解情况后另行分配工作。”“黄克诚临走前,我们已要他向你们建议,对华中干部到山东后,一般的先任副职或暂时作较下层的实际工作,以便了解情况,搞好各方关系”,“延安派返华中大批军事干部均已转派东北工作,华中军事干部亦不多,从华中抽调十五个军区副司令、副政委很困难,抽宣传及党政干部则较容易一些。”“华中能抽调到山东干部多少,须待苏南、浙东、皖中全部转移到江北后始能详告。”

正当张云逸等一面编组部队,一面与陈毅等讨论如何调动千部时,10月13日,中共中央根据粟裕已到江北,第七师已到皖东,浙东部队已开始北移,苏南部队不久也可以全部北移,胶东部队已大批渡海的情况,致电陈毅、罗荣桓并张云逸、饶漱石等:“请你们立即定出第二期北进计划。”“除前期已决定出冀东(山东三万人,黄克诚三万五千人)和东北(山东出三万人)之部队外,中央决定第二期再向东北出兵五万人,主要由山东部队中抽调,新四军能去一部分亦甚好,在十一月十五日前出动完毕。”“关于第三期出动计划及山东、华中的部署与作战,请你们妥为筹划电告。不论华中和山东,均必须保留二、三个主力旅,出东北的部队中亦必须有几个老的主力旅。”

中共中央这个电报的精神,是要华中尽可能再出兵东北,又要留下一定数量的主力旅在华中就地坚持。这不仅涉及出兵东北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坚持山东和华中的问题。张云逸与饶漱石、曾山、谭展林、邓子恢、赖传珠仔细研究了中央的指示精神后,于10月17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

第一,华中抽调部队人鲁计划:第一批为黄克诚师4个旅及第二师的第五旅和第四师的第九旅,计6个旅约5万人。第二批为王必成旅、容政国旅、钟国楚旅、浙东旅、七师3个旅,计7个旅约6万人至7万人。在以上部队中,除黄克诚师的4个旅外,以王、廖、钟等3个旅编为叶飞纵队,以第五、第九旅及浙东旅编为罗炳辉、韦国清纵队,以第七师3个旅编为一个纵队。

第二,留华中坚持的部队,计有陶勇旅、第四旅、第十一旅3个头等旅,5个二等旅,4个三等旅共计9万人。在这些部队中,拟以陶勇、刘清松、谢祥军3个旅编为新的第三师,归苏皖军区直接指挥,担任华中机动任务;以苏中3个旅编为新的第一师;新的第二师以第四旅及其他2个旅组成;新的第四师以十一旅及另外新编成的旅组成。

第三.如果华中人鲁部队豁保有三四个主力旅。在山东作为突击力蛋.则华中只能从次要旅中抽调几个团到东北。如果目前从华中派次要部队人东北无大作用,则我们主张第二期派到东北部队,均由山东抽调。如果中央认为可从华中入鲁部队4个头等旅中,抽上2个头等旅配一二个次要旅派往东北。请速示,以便准备。

18日,中共中央复电张云逸等并告陈毅、罗荣桓、黎玉:“同意你们第二期部队人鲁计划,但望先头纵队能迅速起身,以便山东部队亦能迅速出动。”“华中所留部队除以新三师三个旅归军部直接指挥担负机动任务外,应再从各师抽调三个旅共六个旅四万到五万人,组织华中野战军,由粟裕、谭展林组织野战司令部指挥之,作为突击力童。其他各师各编两个正规旅,再加地方部队担负守备任务。在鲁中、鲁南亦应组织一个五万人的野战军。将来这两个野战军并配合冀鲁像野战军,即可担负平汉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的作战任务。”“派赴东北部队,请陈罗黎就山东及华中部队情况提出计划电告,但山东的正规军应留二、三个师在山东。如此则可从华中派赴山东的三个纵队中派一个纵队到东北,最好派叶飞纵队到东北。但王必成旅可留山东,另从罗韦纵队或七师纵队中抽一个旅编给叶飞。”

根据这一指示,山东军区此后则将其八个师中的六个师全部调往东北,只留下第四、第八师。张云逸等则命令第七师第十九旅首先由淮南向宿迁出动,该师其他各旅完成整编后向淮阴集中,随后眼进;叶飞部渡江后速开淮安;浙东部队渡江后速到涟水一带集结。

10月 20日,中共中央决定罗荣植等立即去东北,由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以山东分局副书记黎玉代理分局书记。22日,陈毅、黎玉致电中共中央并华中局,就华东地区如何组织野战军提出建议:第一,由于山东将来的作战方向一是鲁南津浦线,二是胶济线。津浦线所需的5万至6万人的野战军拟由新四军人鲁部队组成,并编成4个纵队,计8个旅24个团5万人;胶济线则以山东第四、第八师为骨干,3个月内可组成5万人至6万人的野战兵团。第二,华中除叶飞纵队3个旅北上及再有8个旅人鲁外,尚余10个旅,可集中5个旅成立3万人的机动兵团,并陆续扩充至5万人。第三,由于黎玉需要协助陈毅组织津浦路战役,请饶漱石、张云逸、曾山、赖传珠、张鼎垂诸同志,分几个人先到临沂工作。

按照这一建议,从华中抽调人鲁的部队,就不是包括叶飞纵队3个旅在内的7个旅,而是除叶飞纵队外再调8个旅共1个旅。这一考虑是基于华中已编成了2个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张云逸等以华中局的名义于10月23日致电陈毅、黎玉等并报中共中央:“一、华中原拟编二十一个旅,但已组成的仅十七个旅。除第一、第二批人鲁九个旅外(黄师在外),华中留下共十二个旅,能执行机动者最高七个旅。因此,第二批目前只能按前电抽调七个旅人鲁。二、如抽调叶飞纵队到东北,则十一月十五日到达登船地点已来不及。为免延误时间,妨碍任务之执行,我们提议到东北五万部队应由山东抽调。三、江南、浙东、七师部队北撤后,部队疲劳并须编组,冬衣大部未解决。我们尽可能先将王旅、廖旅及十九旅提早出发。赶到鲁南参战(十九旅最早十一月东日(旧)由宿迁出动,王旅须东日到达宿迁,廖旅须灰日(10日)由宿迁出动)。其余至少要推迟半个月,因为部队编组及准备冬衣等麻烦甚多。张饶曾赖须陷日(30日)华中局扩大会议后方能人鲁。”

次日,中共中央复电陈毅、黎玉并华中局:“华中部队大调动之后,可能影响人心动荡。又华中可能为蒋介石最先向我进攻之地,如华中现有地区不能确切保障,不独影响山东局势,且对全国形势及国共谈判均极不利,故必须首先在华中组织一个强大的野战军。华中抽调到山东的部队,除黄克诚部及叶飞三个旅外,暂以五个至六个旅为限,不宜抽调太多。”

由于叶飞纵队担任进军东北的远征任务,关于该纵队应如何组成,使张云逸等颇费了一番脑筋。10月25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叶飞远征军组成情况如何?”10月31日以前能否出发?“中央希望该军十一月下旬到达胶东并准备开始渡海。望令已编好之旅立即出发,其余续进。”

张云逸等原打算由王必成、廖政国、钟国楚等旅组成叶飞纵队,但王必成旅又要留山东,钟国楚旅多新兵,难以远征,从第七师抽调部队又怕拆散了其建制,最后决定从浙东部队中抽调何克希旅补充叶纵,但另一个旅从哪里抽调还在商量研究。另外,按照中央编成一个旅出发一个旅的要求,廖政国旅最早于12月初才能到达胶东,浙东旅由于尚未完全渡江,冬衣尚未补充,则至少推迟半个月。

根据这种情况,张云逸于10月26日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就叶纵出动问题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改调第七师全部到东北,如此则其先头部队11月1日可出动,全部于11月底可赶到蓬莱;二是由叶飞先率廖旅出动,浙东旅跟进,但时间推后;三是如果上述两个办法都不行,则最好由山东增调部队去东北。

为了协调东北、山东及华中各地的需求,中共中央于10月28日致电华中局及罗荣植、陈毅、黎玉等:山东除留第四、第八师作基干不外调外,竭力争取出足五万人,分陆路、海路到达东北,愈快愈好;“华中叶飞纵队仍照前议去东北,出足三个旅九个团及一个直属团共两万人或再多一点,其中至少要有三个至四个主力团。出发时间可推迟十天至十五天,衣服装备均须办足(但须轻装,不要笨重),恢复疲劳,鼓励士气,整顿纪律,带足政治工作及地方工作干部,以叶飞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取黄克城路线去东北。”“华中调赴山东之野战军,须调足六个旅十八个团约四万人。”

根据中央的指示.张云逸等一面加紧对第七师的整补,一面迅速研究叶飞纵队的组建工作。经过协调,最后决定把由刘飞率领的苏中军区教导旅补充叶纵。

11月10日。叶飞纵队在涟水完成整编并改称第一纵队,其所辖廖政国旅、刘飞旅和何克希旅依次改称第一、第二、第三旅,全纵队2.2万余人。

此后.张云逸等还根据中共中央10月29日的指示,将原第二师的第四旅调归山东罗炳辉、韦国清纵队,将原第一师的王必成旅调归华中野战军,以尽量照顾原来部队的隶属关系,进而增强部队的团结,提高战斗力。

就这样,张云逸等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除黄克诚的第三师外,北调山东的部队计有:由叶飞、赖传珠率领的第一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旅;由罗炳辉、韦国清率领的第二纵队,下辖第四、第五、第九旅;由谭希林、曾希圣率领的第七师,下辖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旅,共计8.5万人。如果加上黄克诚的新四军三师3.5万人,共计12万人。至1945年12月,随着这些部队和大批干部先后北上山东,调兵人鲁的任务胜利完成。12月6日,叶、赖纵队奉命留在山东.此后也加入了山东野战军的战斗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