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因为一些原因就怀恨在心,做出一些损害别人的举动。别人帮助自己是因为别人的善良,因为不能一再的要求别人为自己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互陪伴

周某和向某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女孩,因为两个人的年龄相差的不大,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直都互相陪伴在对方的身边,是对方最好的闺蜜。

在大学毕业之后,周某和方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期间两个人一直都分享了彼此的生活。向某当时在交往的男朋友经常可以看到她们两个人手拉手在说话,称呼也非常的亲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之后,向某凭借着一些关系进入了一个比较大的公司,开启了自己的职业道路。而周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法官。两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一路向上走。

虽然两个人不经常在一起,但是他们的习惯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关系还是很亲热的。这些年来,周某因为工作能力杰出获得了很多表扬。向某也因为自身能力出众,获得了很多的专利。

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变动,向某的工作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她的公司因为多次变动,对公司人员的岗位进行了调整。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不能忍耐,于是有一批人就申请了离职,各自寻找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找到了合适自己的道路,甚至做出了一些成绩。向某的妹妹也想让向某离职去自己的公司帮忙,但是向某执着于自己的身份,拒绝了妹妹的提议。

她挑选一直待在自己的公司里面,即使这个公司一直对向某的岗位进行调整。最后竟然把向某的岗位调整到了一个与向某的专业毫不相干的地方,这让向某不能忍耐。

于是她挑选给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希望领导可以帮助自己争取到一个职位。但是领导在看到向某的信之后,不但没有帮忙,反而把向某的岗位调整到了最低的位置,这让向某很是愤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到不公

向某认为是领导有意在给自己下绊子,她就是看不惯自己。觉得受到了羞辱的向某在上班的时候拿着棍子进入了领导的办公室,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将领导给打了。

拘留结束之后,原本要去上班的向某感到有一些无法面对自己之前做的事情。想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等这件事的风波过去了再去上班,于是向某决定请假一段时间再去上班。

但是向某做出了那样的事情,公司的领导都对向某印象深刻。看到向某要休息那么长的时间,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开除向某,还扣了向某的工资。这简直是戳中了向某的雷区。

如果向某想要离开这个公司,在一开始公司开始进行调整的时候就离开了,何必在之后面临调整的时候去找领导求情。向某的妹妹给向某开处了几万元的工资让向某去上班,向某都拒绝了。

而且这个公司自从向某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工作,已经在公司待了将近十九年的时间,有了很深的感情,公司的做法简直寒了向某的心。向某当时想辞退就辞退吧,自己也不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时候公司的人却找到向某,要和向某进行协商。根据公司的说法,只要向某写检查道歉,并且加倍赔偿领导的损失,公司就可以不开除向某,让向某回去上班。

向某经过思索过后,同意了公司的要求。但是在向某做完单位要求的事情之后,单位还是将向某开除了。向某觉得单位就是在戏弄自己,给自己做出了一个虚假的承诺,愤慨的她申请了劳动仲裁。

但是劳动仲裁却不支持向某的请求,无可奈何的向某将单位告上了法庭。经过法院的审理,判决单位将向某的工资和福利补齐,维护了向某的权益,但是对于向某要求重新去上班的请求却不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向某最希望的就是可以回到公司去。在这个时候,向某想到了自己的好闺蜜就是在这个法院上班,于是便经常联系周某,希望她可以帮助自己,并且给周某送了一些现金和金手镯作为礼物。

但是周某坚守着自己的底线,拒绝了向某送的这些东西,告诉向某一定会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理,并且将向某的行为报告给了自己的领导。等到法院再次开庭审理之后,向某的希望还是没有达成。

蹲守杀人

于是她便对周某怀恨在心,认为是周某不对自己提供帮助才会让自己失去了这份工作。此时向某的内心已经被仇恨和愤慨给填满了,她将所有的怒气都对准了周某,要报复周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向某却没有想过,是自己动手殴打领导在先,违反了公司的规定,法院基于这个事实也没有办法帮助向某达成她的希望。周某身为一个法官,也知道在法律方面向某的希望是达不成的。

可是向某却想不明白这个事情,一份工作即使自己投入再多的情感也只是一份谋生的工具,何必执着于一份工作,做出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到了蛮缠不休的地步,甚至还做错了事情。

但是向某却没有没能想明白这个事情,一心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是周某没有找关系导致了自己败诉,失去了这份工作。于是她特意找了一份周某小区的保洁工作,找机会杀害周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几天的观察之后,向某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趁着没有人发觉自己,向某来到了周某家的车库进行蹲守,发觉周某出来之后,立刻拿起手中的刀刺向了周某。

因为周某没有预防,很快就被向某得手了。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周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她给杀害。因为自己的一份执念杀害和自己从小长大的好朋友,向某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理智。

警方很快就将向某逮捕归案,根据向某的犯罪行为判定了有意杀人罪,并对她的行为进行处罚,经过审议之后,判处向某死刑。因为不服这个判决,向某提出了上诉,但是被二审法院驳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分析

有意杀人罪是指犯罪行为人有意使用非法手段夺取受害人的生命。对于这种严峻的犯罪行为,《刑法》也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进行处罚。一般情况下,犯罪行为人会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无期或者死刑。

犯有意杀人罪的犯罪行为人是否要判处死刑,除了要看犯罪行为人有没有造成死亡的犯罪结果,也要看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最后结合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要分析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是直接有意杀人还是间接有意杀人,直接的有意杀人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对受害人死亡的结果抱着放任的态度。 间接有意杀人对被害人的死亡并没有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情节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属于量刑情节,是对犯罪行为人从轻处罚还是从严处罚的基本依据。如果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恶劣,有没有其他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应该从重处罚。

在司法实践的过程当中,很多犯罪行为人既有从轻处罚的情节,又有从严处罚的情节。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根据有关的规定在全面考察案件的基础之上,结合犯罪行为人的态度进行分析判定。

向某在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之后就将自己的报复心转移到了自己朋友的身上,但是造成这一切的不都是向某自己吗。因为不想把原因都归咎在自己身上,就拉了一个无辜的人当作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去埋怨别人,宽待自己,这样的行为真的让人不齿。向某也是一位有学历、有能力的人才,不应该执着于那一个工作。去外面走走看看,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有很多。

不能一直都在同一个地方呆着,间或换一换环境也会让自己有不同的收获,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外面的世界还是很辽阔的,远离消耗自己的人和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无论怎样,都要接受事实,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