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豫了很久,到底要把一篇写马陆的游记式文章叫作“虫子游”还是“动物游”。之前的《且随风游》系列,我只写过“楹联游”与“昆虫游”,本来,马陆也算是一种“小虫子”的,但是又怕叫“昆虫游”别人误会,以为我分清楚“昆虫纲”与“倍足纲”,所以,这篇写马陆的文章就被归入“动物游”的范围之内了。

小的时候,我是一直分不清楚马陆、蜈蚣和蚰蜒的,对于这些多足动物亚门的生物,我把它们统一称作为“蜈蚣”。直到写本篇文章,我才学习了,原来马陆是倍足纲的动物,蜈蚣和蚰蜒是唇足纲的动物,虽然亚门相同,但是它们马陆和蜈蚣却不是“一家子”。

在北京,我所常见的马陆有两种,一种是黄缘条马陆,一种是燕山蛩。相信很多朋友都见过这两种小虫子,相对来说,黄缘条马陆在市区也很多见,个头也更小一些;而燕山蛩则要在一些人类活动少一些的区域才有,比如在北京周边爬山,就会在合适的季节遇到很多燕山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认知当中,在野外生存的马陆,是和蚯蚓一样,被算作“土壤动物”范畴里面的,马陆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是植物或腐烂植物的分解者大军的第一梯队,虽然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马陆有可能啃食植物的幼苗,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在尽心尽力的通过自己的消化系统让一方的生态系统更加平衡。所以,我认为马陆虽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益虫,但是却并没有危害到人类的生活环境,也绝对算不上害虫。

我是很喜欢燕山蛩这个名称的,在学习当中,我知道了山蛩是一类马陆的统称,除了燕山蛩之外,还有浙山蛩,在我看到的说明文件当中,燕山蛩的条纹是明黄色的,而浙山蛩的颜色则是红色。我是没有胆量用手去拿山蛩,但是在网上看到不少人拿燕山蛩、浙山蛩当宠物养,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相对另类的兴趣爱好了吧。

认识蛩字,源于岳飞的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因此在少年时期,以为蛩字指的就是蟋蟀,如今知道了还有山蛩这种小虫子,觉得这个名字真的很酷。山蛩,听上去并不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虫子,甚至让我觉得这种虫子有一种“山精”的感觉,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种生物,能够长期地存在于一个地区,说明它对于这个地区的环境稳定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我觉得马陆也是如此,作为本土生物的一员,他们在分解植物、保持土壤肥沃方面一定起到了无法描述的作用,另一方面,马陆本身又是一种“食物级”的存在,虽然我并没有看到有鸟吃马陆,但是我确实看到过一堆蚂蚁围在死去的马陆四周。

不琢磨,会觉得马陆就是那种天气暖和时很常见的虫子,虽然号称千足虫,但是它们爬行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真的因为见到过去查阅资料,发现这个大自然真的是非常有趣的,太多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其实我们只是知道了我们看到的那一点点,在幕后,还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