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大涨500点,央行的底线暴露了?

上次央行动用宏观审慎条件参数工具,恰逢人民币贬值恐慌情绪最浓厚,汇率连续跌破重要关口,7.2、7.3,眼瞅着7.4关口就要守不住了。

7月20日,央行和外汇局宣布: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结果是什么呢?

人民币汇率直线大涨400点,日内涨逾500点,远远大于近期200-300点的波动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理解这个政策,以及对市场的影响逻辑呢?

之前企业境外融资,需要得到央行和外汇局的审批,效率有点低。

2016年4月份,央行决定,企业海外融资,不需要批准了,你们有本事融到钱,你们自己花。但是,我央行对你企业融资的最大规模,有个限制。

即,用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控制跨境融资上限。

公式是: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有一个问题是,当年为什么放开企业海外融资呢?

一方面,为了方便境内企业融资;

另一方面,从汇率的角度考虑,当时人民币汇率刚经过“811汇改”的风暴,外储下降的厉害,且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较大。

放开企业境外融资,就能够补充国内美元储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汇率。

当时由于这是个新政策,市场理解不是很充分,人民币汇率也仍处于贬值趋势。

因此这个政策并未起到太大作用,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从6.5一直贬值到6.98。

但是,从后面几次操作来看,这个参数调整,能够很大的影响汇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3月份,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首次”变动,央行和外汇局将其由1上调至1.25。

当时的市场环境是,2018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就很大,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这个情况了。

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发,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经营困难的现状。

所以,央行和外管局就调整了宏观审慎参数,由1上调至1.25。

它的影响是什么呢?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境内企业跨境融资的规模调升了。

也就是说,境内机构可以从境外获得更多的美元。

对汇率的影响逻辑是,国内美元潜在供给增加,导致人民币相对减少,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

从结果来看,也确实符合逻辑,人民币汇率很快扭转贬值趋势,开启大幅升值之路,由7.2一直升值到6.4。

第二次调整宏观审慎参数是,2020年12月份。

央行和外汇局,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回调至1。

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跨境融资的规模,一方面,提醒企业管控外债风险,另一方面,就是遏制人民币汇率升值。

再看当时的另一个动作:央行和外汇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

什么意思呢?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满足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这两个参数调整,一个对应的事,减少美元的供给;一方面对应的是,增加人民币的供给。

从逻辑上讲,这两个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向:人民币汇率贬值。

但是,整个2021年,人民币汇率并未开启贬值趋势,而是继续小幅升值,一直持续到2022年初。

第三次调整宏观审慎参数是,2022年10月份。

这次调整,没有其他理由,目的就是稳汇率,防止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

从2022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就开始贬值,贬值速度相当快,从6.3一直贬值到7.3745的最低点。

当时,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重要关口,7.2、7.3,眼瞅着7.4关口就要守不住了。

监管机构连续出台了多项稳汇率的政策,包括口头干预、逆周期因子,远期结售汇准备金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甚至指示中资大行直接在市场上抛售美元等等。

其中,调整企业境外融资宏观审慎参数,是监管机构稳汇率的一项措施。

这些措施出台后,效果也很明显,人民币汇率扭转贬值趋势,并开启了一小波升值趋势。

第四次调整宏观审慎参数是,2023年7月20日。

当下,人民币汇率是什么情况呢?

短短3个月,人民币汇率急剧贬值,由6.85急剧贬值至7.28。

央行通过口头喊话,以及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得到遏制。

最近几天,央行放松管控之后,人民币中间价不断调贬,人民币汇率又开始贬值,且单日贬值幅度有所加大,离岸汇率再次贬值到7.23-7.23区间。

再次贬值的预期刚刚出现,还没一两天,央行和外汇局就联手调整参数。

这意味着,7.3关口,可能就是这次监管的“底线”。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