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是中华文明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大多数人认为根本就是虚构的神话。老严思索了很久,其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不过具体的情节不一样,科学理解也就不一样。

女娲补天的核心情节是,上古时候天破了洞,女娲在大荒中炼五彩石补天。这个传说中的女娲创世、女娲造人的情节没有丝毫因果关系。

关于女娲补天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对于庄子列子之类的春秋战国生造神话,老严一向是不太信的。然而女娲补天的故事例外。本文后面会讲到原因,这里先讲列子是怎么记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列子·汤问》: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大体意思是说,天地其实也是一种物品(而不是虚幻)。作为物品的天有所不足,所以那时候女娲氏炼五色石,用来补天的漏洞,把鳌的四条腿砍断用来支撑天的四极。之后共工和颛顼争当帝,(共工失败)因为愤怒而触断了不周山。

在这里,列子认为女娲补天是在共工氏和颛顼帝之前。但是天为什么会有漏洞?列子没有明确回答,只是暗示我们这是物有不足,我们可以理解成先天生成的。也就是说在天地生成的时候,天上就是有漏洞的,所以才有女娲补天。当然“漏洞”一词过于具体,“阙”字也可以理解为有一定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娲补天在不周山断裂之前这样的说法一直到西汉时代。到了东汉,时间调过来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成了女娲补天的原因。正是因为共工撞断了不周山引起天柱断裂,从而引起苍天破裂,因此才有女娲补天。这样把时间调整一下,感觉故事更完整,而且也更合理了。

至于共工怒撞不周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之前的章节中已有讲述,这里不再重复。但是还有一些知识需要补充。第一就是天。上古时候是知道地球是一颗星球的,天圆地方的说法是从周朝才开始的。那时候的天,有时候指的是天族的空间站,有时候指的天族的母星,即苏美尔人所说的尼比鲁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天柱,老严理解为天族运送金属去空间站的货运通道。除此之外,不管是《山海经》还是苏美尔泥板文书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当时地面上是有客运通道通向空间站的。如果真的是共工撞断不周山引起天的破裂,那很可能指的是天柱断裂拉扯到了空间站,指使空间站受损。如果按照地球的工业来说,在航空航天方面需要用到很多稀有金属。假如外星人的空间站跟地球人走的是一个路子,那他们的空间站也需要很多的稀有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