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粮食究竟有多重要?强大无比的苏联,因为粮食问题被美国彻底压垮前些天,敬爱的袁隆平院士离世了,他的离世,全国人民都在悼念,能够深刻理解,粮食对我们国家安全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才特别感恩袁隆平院士,正是他的杂交水稻,让我们真正能够把握住国家的粮食安全命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那么意味着你控制了所有国家,但如果你控制了粮食,那么就意味着你控制了所有人。”利用石油和粮食打击对手,美国深谙其道,最大的成果就是搞垮了苏联。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俄罗斯有一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脑子!”在1967年10月,勃烈日涅福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演说中,首次提出了要将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到1975年,苏联宣布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1971年的国际石油价格为1.8美元/桶,到了1973年初就涨到2.95美元一桶,在当年的年底突破了12美元一桶。到1975年,苏联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到了1978年,国际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20美元一桶,当时苏联有一半外汇是出口石油赚回来的。1982年的时候,苏联处于鼎盛时期,达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巅峰。基本实现了免费教育医疗住房、休假和养老制度。很多排号了十几年的国营职工也有了体面的住房,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苏联的零售生活用品采取计划生产和国家补贴,到1985年的时候,苏联国内的各类消费品补贴已高达730亿卢布,占到国家预算18%,比军费还高。当时苏联每10户人家拥9台电视机,6台冰箱,4辆小汽车。那时候,仅首都莫斯科市就有80万辆私人小汽车,这个数量,北京好像在2000年以后才达到。在80年代初,苏联手握巨额石油美元,经济实力飞涨,走上了国力和军力的巅峰期,膨胀地不行不行地。苏联国民经济也极度繁荣,整个国家的钱多得需要全世界乱扔。夸张一点说,那时候苏联基本上就是躺着数钱玩,楼上楼下,电视电话,郊外有别墅,拉达、尼瓦小汽车,每年的全薪休假和全民医疗福利。但是苏联缺粮食,缺食品,缺日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1953年3月5日,俄罗斯开始进行了农业改革政策,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但是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使苏联粮食状况,及畜牧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是苏共时期农畜牧业产品状况最好的时候。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以后,不仅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计划遭到破坏,苏共执政阶层彻底特权化,并开始发生更加严重的质变腐化进程,使刚刚有改观粮食状况开始迅速恶化。更为糟糕的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苏联和美国展开了全面的军备竞赛,并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农畜牧业更是沦落为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日后爆发粮荒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和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祸根之一。

自古至今都是民以食为天,如果违背此项自然客观规律,再强大的军队,再先进的军事装备,也无法挽救其政权灭亡的命运。苏联可以说就是一个最活生生的例证。这于苏联重视工业化发展大有关系,加之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而言就是新生的一个怪胎,不能任其的发展,必须及早将其扼杀,试想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苏共中央及政府必须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当然农业也就排在其次了,虽然土地辽阔,但是因气候条件原因粮食产量很低,由此导致了部分粮食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原因,丰收年基本能自足,欠收年则需要进口,灾荒年則需要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是前苏联或者当下的俄罗斯是最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