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部)一个程姓老头,六十多岁高龄,素来不相信鬼神之说。

在古代,四十岁就算步入了晚年,能活到六十多岁就是高寿了。不过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往坏空。

像他这个年纪,一怕重病不起,二怕踣不复振,一旦发生其中一个情况,随时可能一命呜呼。

虽说其家人都小心翼翼伺候着,程某还是生病一卧不起,四十多天来食不下咽,只能吃下少许流食,身子变得虚弱无力,瘦得骨瘦嶙峋,看情形是朝不保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程某有气无力地对妻子说:“近日常常梦见已故亲友,我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

妻子安慰道:“别胡思乱想,大夫说,只要你每顿多吃几口饭,病就能好。”

程某牵强地笑了下,说:“还当我三岁小孩子哄呐,活到这岁数已经够本了。”妻子眼里含着泪花,默默看着程某,心里五味杂陈。

程某又说:“两孙儿婚期近在咫尺,我只怕我熬不到他们成亲之日。倘若不能见一见两位孙媳妇,必被人笑我没有福分。何不将婚事提前办理,以宽慰我这将死之人的心。”

其妻子点点头,随后领着儿子儿媳,陆续去了两亲家商讨提前办理婚事,索幸两亲家都是明事理之人,为了让满足老人心愿,皆同意提前办理。

婚后,两位孙媳妇到程某的床前拜见,程某喜形于色,心满意足地说:“明日我便能安心去了,可于明日早晨扶我起来,将寿衣穿上了。”

第二天早晨,其家人拿着蟒服走进程某的房间,欲给程某换穿,程某一见蟒服,立即命其拿走,并说道:“我并没有做官,若穿此服,还不给群鬼耻笑?给我穿常服即可。”

(蟒服:又称花衣,古代官员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上面绣蟒,非龙,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所以四爪(趾)龙为蟒。妇女受有封诰的,也可以穿。)

家人依照程某的意思,随即给他换上了常服。程某躺在床上,过了很久说:“有两个人在门外等着我,你们烧点纸钱,弄些酒菜先招待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诧异地问:“等你的是什么人?”程某说:“是俞龙和江辛。”

其妻一听,面露怖色,听闻二人舍身做城隍神的役卒,是已死之人。

程某说完话,就昏昏沉沉地睡去了。睡了快整整一天时,忽然醒来说:“扶我起来,暂且帮我把寿衣脱下,城隍夫人大寿,宾客来来往往,忙得无暇点名。俞龙、江辛暂且放我回来,后天才去听候发落。”

言毕,程某依旧跟此前一样喝了些梨汁、清茶,又合眼睡去。

过了两天,程某醒来,叫家人给他穿上寿衣,说道:“此番我是真去了,不会回来了。但是家中子女如果多向城隍烧香,借寿给我,城隍或许愿意给我减五年,说不准愿意给我减十年也不一定;

虽然这种做法能彰显他们的孝心,可我恰恰觉得好笑。人的寿命,各有定数,不比其他事情,还可以通融挪借;

只是我看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个素不认识的妇人,哭着替我向城隍说情,恳切求请城隍放我还阳,城隍摇头不以准允;

我疑惑不解,便询问两位身穿黑衣的差役:'这是谁家妇人?'

差役回答我说:'此妇乃唐李氏也,你忘记三十六年前的事了吗?李氏嫁唐某后不久,丈夫就死了。

李氏新婚丧夫,却仍然奉行孝道,一心一意伺候其婆婆终老;

后来又替死去的丈夫过继了一个儿子,也算为唐家延续了香火。一切事物安排妥当后,李氏到其丈夫墓前涕泪祭拜,随后自缢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敬重李氏品行高尚纯洁,便托人教唐家的小叔子向官府递送请求旌表的申请,一切费用都是你包揽下来的,你居然不记得此事了?'”

程某这才恍然大悟,细细回忆,就像昨日之事,一幕一幕印入眼帘。见城隍摇头不许,心里知道人的寿命皆有定数;

就如昙花一现,蜉蝣一昼,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枯荣定有安排,非城隍所能减增的。

程某说完,又喝了几杯梨汁,遂与世长辞。

这事乃程某的儿子,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别号石泉,亲自向袁玫先生说起的。

选自《子不语》声明:本故事内容皆为虚构,文学创作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切勿信以为真。